1979年,随着《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专题报道,家住广东中山的农民黄新文,一夜之间他的名字红遍了全国。

在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里,黄新文很有前瞻性地开始了养殖业,当时黄新文靠着养猪,一年纯收入就达到了6000元。要知道当时我国绝大多数人一年到头都赚不上几百块钱,显然黄新文成为了那个年代里的“有钱人”,他也被《人民日报》称作“新中国第一个万元户”。

当时黄新文出名后,他收到了全国各地很多的来信,他也开始作为“典型人物”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嘉奖,开始去各地进行一些创业心得分享。

可以说,所有人都认为黄新文以后一定能有更大的出息,结果没想到黄新文却并没有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成为中国有名的富翁,甚至他晚年穷困潦倒,日子过得非常拮据。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在黄新文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接下来的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关于黄新文的故事,咱们还要从他的出身开始说起。黄新文一家世代都是农民,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全家都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经济方面是很拮据的。

到了黄新文这一代,虽然他也是一个农民,但不可否认,黄新文和他的祖辈相比,他的头脑要更加灵活一些,所以黄新文便想着靠创业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当时广东可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省份,所以黄新文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当他得知了国家有了新政策之后,他便有了在家里搞养殖的念头,当然了,无论是打算如何创业,都需要一笔启动资金,当时黄新文一家的收入只够糊口,他们是拿不出多余钱的,所以全家人商量后,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申请贷款。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黄新文所在的村子也积极响应号召,当时农村信用社也推出了贷款,希望可以帮助广大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于是黄新文便去申请了贷款,然后他靠着这笔贷款买了小猪仔,也在家里盖起了猪圈,成为了村里搞养殖的第一人。

因为这些小猪仔都是贷款买来的,所以黄新文全家拿这些猪仔非常重视,在他们精心喂养下,黄新文首批购买的25头小猪仔都长势喜人,只用了半年的时间,这些小猪仔就都长到了150斤以上,黄新文全家高兴极了,当然了,眼看着小猪仔马上就可以给他们家带来一笔丰厚的财富,黄新文全家的干劲也更足了。

当时黄新文全家除了养猪之外,他们还种植了木瓜和荔枝,并为了可以增加一份收入,他们还养了不少的鸡,所以一年过去,黄新文不仅还清了贷款,他们家还剩下了近6000元的纯利润,可以说,这笔钱顶上黄新文全家过去10年,甚至20年的收入了,而黄新文也通过创业,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虽然当时我国才刚刚进行改革开放,但黄新文却成为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而且黄新文也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在过去,黄新文家的条件在村里属于比较差的,结果没想到只用了一年的时间,黄新文就成为了村里的“首富”,他们家有了钱,也是翻新了房子,并添置了很多家具家电。

说起来在那个年代里,虽然国家改革开放了,但刚开始的几年里,改革开放的春风主要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所以为了宣传改革开放对于老百姓生活的好处,也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创业,黄新文就被《人民日报》选中成为了那个时代里的“典型人物”。

当时《人民日报》用了很大的篇幅去报道黄新文,还管他叫“农民企业家”,黄新文一下子就全国闻名,而且他还有了很多的“粉丝”,全国各地的“粉丝”都给黄新文写信,其中很多都询问他是如何靠着养猪发家致富的。

面对这些来信,黄新文受宠若惊,不过他也没有骄傲,而是认真地给大家写回信,同时黄新文也决定再接再厉,毕竟他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黄新文也意识到自己名气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他便扩大了自己养猪的规模,同时他还增加了养鸭子等项目,可以说,在改革开放的前几年里,黄新文的创业之路的确是红红火火,他也的确赚到了不少钱。

然而任谁也没有想到,在2013年,随着一个记者想要采访一下当年“中国首个万元户”的现状,却让人看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黄新文,当时的黄新文仍然住在老房子里,当年他赚钱后给家里盖的“豪宅”如今已经成为了村里最破的房子,而已经83岁的黄新文坐在老房子的门口,一边抽着最便宜的水烟,一边和记者说着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在黄新文家的老房子里,早已经斑驳的墙壁上还贴着很多当年关于黄新文的报道,以及他曾获得的奖状,黄新文手腕上带着的“上海手表”,作为那个年代的“奢侈品”也诉说着黄新文当年有多么的辉煌。

当然了,一时的辉煌没有变成永久,黄新文也跌下了神坛,其实这应该是大家早就想到的,毕竟当时黄新文也只是火了几年而已。

后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之后,改革开放的浪潮早已经是席卷全国各地,当时别说是“万元户”了,很多下海创业的大老板都赚到了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身价,而黄新文作为一个在村里搞养殖的农民,他自然也就显得越来越普通了。

当然了,即便如此,黄新文若是一直在村里搞养殖,若是他能一直坚持创业,事实上黄新文的生活水平也应该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么为何黄新文会变成一个穷人呢?而且从他晚年的现状来看,黄新文是穷困潦倒的,这些又是怎么回事呢?

黄新文一边抽着水烟,一边说着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黄新文说,自己当年遭遇了意外事故摔倒了头,在那之后就落下了病根,为了治病,黄新文早年间赚到的钱都花光了,后面黄新文病倒后,家里的养殖场也没有人料理,于是黄新文后面就不再养猪了。

等到他的孩子都长大了,孩子们也都没有创业,而是去了城里打工,现在他的孩子都在城里生活,孩子希望黄新文也搬去城里,毕竟他一个80多岁的老人,家里人自然是不放心留他一个人在村里过日子。

但黄新文却舍不得走,因为这个老房子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见证了他当年成功的地方,只是辉煌落幕,一切都结束了。

当时记者重新采访了黄新文,也见证了这个老人,这个曾经中国第一个万元户晚年落魄的一面后,这个记者也曾很有感触的对黄新文进行了报道,当然了,在这篇报道里,更多的是黄新文令人感叹唏嘘的内容,完全和他当年最风光的时候不同。

而且黄新文也在采访中提到了很多当年《人民日报》没有报道的细节,原来黄新文当年家里劳动力比较多,他才会选择搞养殖,同时他在镇子上认识朋友,可以买到很便宜的饲料,因此他才能降低自己的养猪成本,让他可以卖到更多的钱。

因为黄新文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所以当时黄新文也不懂得什么是科学养殖,他自己也是采用最原始的方法去养猪,因此后面当专业化、规模化的养殖场出现,黄新文这样的养殖户自然是要被时代淘汰的,当然了,不是说个体养殖户赚不到钱,而是说黄新文思想的局限性,本身就决定了他无法一直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

可以说,当年改革开放刚开始,国家也的确需要报道一些“先富起来”的典型人物,这些人物最好是有代表性的,而黄新文作为农民,他又是在村里搞养殖,这才让他被《人民日报》选中了,说白了,当年若是没有黄新文,《人民日报》也会报道其他人,因此黄新文出名,本身也是那个年代的命运使然。

当然了,黄新文晚年能过得穷困潦倒,这也是大家普遍没有想到的,谁能想到命运兜兜转转,黄新文又再次成为了村里的穷人呢?不得不说,这也是很讽刺的事情。

好了朋友们,关于黄新文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