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素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的徐家汇

对于从小在徐家汇长大的人来讲真是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当年弄堂口叫传呼电话的阿婆,看到了弄堂外面的菜场小商贩,看到了小哥俩在南货店里买纸袋三角包的半话李,看到了拿着热水瓶去老虎灶泡开水的阿姨,看到了早上拿着筷子去买油条的小朋友,看到了夏天搬着躺椅到十一百货商店门口吃西瓜、冰霜、乘风凉的老老少少……”这是专属于老上海记忆中的徐汇弄堂旧景,“当年一条华山路从徐家汇到虹桥路(今广元西路)一百多米长,两边的店面,一家接一家,一家挨一家,尽管只是二层楼,有的还是平房,但商铺林立,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街面的背后还有多条老弄堂,如同仁街、树德坊(2210号)、亲仁里(2122号)等。徐家汇华山路头。看到光明家具店吗?隔壁就是稻香村,而其中工商银行的金字招牌是最显眼的。”原徐汇支行人力资源部经理刘强,从小居住在天钥新村,后来搬到了龙三新村,一直生活在徐汇区。“小时候逛食品商店多一点,那时天钥新村储蓄所就设在天马食品商店内,因此,总能看见一位银行老先生,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算盘打得很溜,严谨不失风度,我总想着长大以后也要像他这样。”1981年初,刘强以练习生的身份进入了梦寐以求的人民银行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他先后在衡山路分理处、衡山路第一储蓄所(简称衡一所)、肇嘉浜路培训所(又称青年培训所)、衡山路第二储蓄所(简称衡二所)、宛南新村等储蓄所工作过。对彼时徐汇区银行的情况可谓了如指掌。一张老照片,让他回忆万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80年代工商银行衡山路分理处

“照片里拍摄到的工商银行,已经是1984年以后了,准确的地址应该是华山路2256号,我记得非常清楚。以前衡山路分理处本部在楼上,楼下则是衡二所。徐汇区的网点属于全市内比较多的,一条华山路上就有三家,有交大附近华山路2014号的华山路储蓄所,华山路2256号的衡二所,两家储蓄所一头一尾,中间是华山路2028号的华山路分理处。”刘强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徐汇区以分理处为格局,一共有七家网点,分别是三家对私的储蓄分理处:衡山路分理处、陕西南路分理处、零陵路分理处;三家对公的企业分理处:华山路分理处、淮海路分理处、建国路分理处,其中对公分理处还有两个企业派出柜,建国路分理处下面的东安路派出柜,华山路分理处的裕德路派出柜。

到了1986年,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开工建设,农行有一家分理处合并过来,即综合型的习勤路分理处。到了1988年,刘强从复旦大学脱产读书返岗,做了分理处辅导员时,徐汇区网点增加到了11家,“像是本部的衡二所,衡一所,肇嘉浜路储蓄所,天钥新村储蓄所,宛平南路储蓄所,裕德路储蓄所,虹桥路储蓄所,徐虹路储蓄所等。”

当时储蓄所的客户对象主要是周边街坊居民,刘强回忆道:“像是衡二所,属于徐汇区比较大的网点,客户也多。而且又是两班制,营业时间很长,从早上7点半一直营业到晚上8点半,尤其受到附近交通大学师生的欢迎,极大地方便了他们办理业务。在那个年代,储蓄存款的大户并不多,但衡二所是徐汇区最早存款量上十亿的网点。”刘强表示,“那时衡二所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忙。像这张老照片,我们熟悉的银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当时的客户等在工行门口排队买有奖储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高安路的荣德生旧居

因为地段好,刘强同样工作过的衡一所客户则多为“高资”,也就是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和资本家群体。大概距离最近,当时上海滩显赫的民族资本家荣氏家族就曾开户在这里。“他家每个月不定时会来提取两次日常开销的费用,一次2000元。那时的钞票票面大多是十元的,偶尔会出现金库存不足的情况,荣家人就改去乌鲁木齐南路建国路口的零陵路分理处网点办理相关业务。”刘强对此印象颇深,“荣家人来得多了,熟悉了,也会同我们聊家常,非常平易近人。有一次,大概是在1982年初,他谈及总共花费了5万元在家新修了一个玻璃花棚。这笔钱款对我们而言,真是个天文数字。那时我还是人民银行练习生,一个月工资才29元。”另外让刘强比较感动的是,“过去的客户和我们关系都很亲近,亦友亦邻,比如到了中午, 弄堂里如果有人家吃饺子,他们就会端一盆饺子来同我们分享。平日里,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都跟我们讲。甚至有一位女客户,基本每天准时报到,来储蓄所坐坐,如果有一天她没来,我们反倒要惦记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而逢年过节,家有喜事,她还会来请我们的柜面人员帮忙题写红包上的贺词,并且一直夸银行人写字工整漂亮。”而这样的客户还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裕德路支行旧影

“当然也有艰苦的时候,”刘强说,“和现在相比,以前大多数网点都没有煤气和卫生间,需要使用煤炉烧水喝茶,午餐时间,员工也是自己带饭,靠煤炉来加热。”据说,在原漕溪北路的绿化隔离带中,还有着徐汇区最小的网点,“这条路上,靠近裕德路口有一家储蓄所,靠近零陵路则是裕德路企业派出柜。这两家网点都租用了铺面房,一个开间大概十几平方米。”但其房型较为拥挤,被行里人戏称为“二两羌饼”,刘强解释道:“羌饼是上海及苏州一种历史悠久的面点,源自于回族人。形状是圆形的,然后从30度锐角切出一块来。利用这个尖角的位置,就安放一只马桶,没办法做门,只好拉一块帘子,属于网点里的女性员工专用。外头的柜面则并排坐两名柜员,业务量大的时候,一旦要增加第三名柜员,就将柜台的翻板翻上来变成一个位置。”工作环境也较简陋,冬天没有任何取暖设备,而夏天只能在脚边放台落地扇。刘强举例道:“又如衡一所,当时是在永嘉路高安路口,租了一幢大楼下面的汽车间,朝西北向,冬天是刺骨的阴冷,天热时又犹如蒸笼,有时轧帐到晚上八点半下班,出门后,一下子空气流通了,明显感觉一阵凉爽,也是很特别的体验。”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行里逐步上了微机,因为电脑对温度有要求,电脑房首先安装上了空调,此后办公条件也越来越好。

随着改革开放,文艺活动也相对丰富起来。“那时候,是做六休一,每到礼拜六晚上,我们就将徐汇区办事处办公室楼上的食堂打扫干净,撒上滑石粉跳交谊舞,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行内扩建,有了一个大会堂,更经常组织舞会,像是圣诞舞会、迎新舞会等。”刘强表示,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徐汇区也是素来“追求卓越”的。“我们非常注重对外的形象,如宣传上标识的统一,制作户外广告,再到积极开展‘早训’,以及后来的独家全业务质量认证等。徐汇区内的网点虽然硬件基础不一样,但对外展示的形式是一致的。”1995年,刘强被调到陕西南路分理处做主任,彼时,他已经在徐汇区工作了整整15年,感情颇深,尤其是同事之间的那份信任和默契,是他最为珍惜的。如今,刘强已正式从银行退休,他感慨道:“我们这些老员工都觉得徐汇这块土壤是很好的,要离开这里,心里究竟是舍不得的。”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