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布的一条新闻:“我国有三成大学生体质不合格”,引发了2081万人参与阅读、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孩子在评论区里的发言让人无比忧心:

“我才16岁,已经有颈椎病了,经常因为脖子疼头晕恶心。”

“我高三,每天坐的屁股疼、腰疼、腿肿、肩膀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独有偶,青少年研究中心表明:“超过6成的中小学生每天体育运动时间不超过1小时,甚至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不运动。

因而,他们:

身材越来越高,跑得却越来越慢;

体重越来越大,力量却越来越小;

智力开发越来越多,心理素质越来越弱......

魏旋:健康为本,体能为基

在11月17日的第六届医教结合发展论坛上,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教研员魏旋老师作了《儿童行为调查和干预策略思考》的演讲。他指出,身体活动对大脑发育成熟有着积极影响,比如有氧运动具有调节功能,可以调节与优化已经失衡的系统,增进意识状态、改善情绪、缓减压力、增强注意力、提升阅读记忆学习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当前都市环境、交通安全、家庭迁徙等因素造成儿童活动时间空间被压缩、被改变,孩子参加户外游戏活动、体育锻炼减少的情况,魏旋老师痛心疾首地表示:“父母就算难以改善家庭经济,也要鼓励孩子保持健康体魄!缺乏运动对大脑健康发育、乃至日后的生活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演讲过程中,魏旋强调——改善儿童脑成长成熟的机制,理应包含保护与促进儿童成长关键期的身体运动。

赋能儿童心理健康

2019年的调研显示,全国范围内的13-18岁中学生中有37.4%存在高心理困扰。儿童和青少年中任意一种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7.5%。

现在儿童的成长环境与父母辈不同,他们生长于信息时代的洪流中,面临更大的压力、更多复杂的挑战。营养条件的提升使得儿童身心发育不匹配的问题日益突出,即儿童心理发育和脑发育明显落后于身体生理成熟的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帮助儿童青少年以专业、科学的手段排查心理健康状况,为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排解情绪压力,由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导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及运动干预策略研究”课题,在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建立课题研究实践基地,将依托医教家共育,打造心理教育、心理监测预警、心理援助咨询、融合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面向社区,校园,家庭进行专业系统辅导,研究运动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多元化的支持体系。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及运动干预策略研究”研究基地汇聚了一批专业团队,整合多方资源,希望在治疗中研究,在研究中治疗,帮助儿童青少年解决问题,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一步步消除成长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研究实践基地致力于推动“运动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将持续推动感统训练和体适能训练,将运动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儿童的生理耐受性,使孩子进而表现良好的心理与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