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1月23日报道:“周锐的《响堂》聚焦国粹,是一部很中国化的小说,希望它能输出到国外,把中国国粹以及书中人物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这一精神宣传出去。”近日,在儿童小说《响堂》新书发布会暨研讨会上,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说。

《响堂》是一部京剧题材儿童小说,书中展现了丰富的京剧文化知识。该书作品用精巧的故事线将一场场“大戏”串联起来,以戏台下的八口缸为线索,着重描写井家三代人的京剧梦。

周锐表示,不同于以往的自传体小说,京剧题材的小说需要从海量的资料中选择一些有意思的细节来充实自身。“为了在小说中还原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话,我只能做笨功夫,把反映老北京的电视剧拿来看,只要有几句俏皮的或者是老北京风味的话,我就一字一句、密密麻麻地记下来。”

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周锐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也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早年,他将《水浒》《三国》等古典名著以新颖的、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如今,他又把中国的京剧元素融入《响堂》等京剧题材的儿童小说,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儿童小说当中得以呈现,让孩子承继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也让孩子开拓了新的阅读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部京戏小说中,周锐采用“白描”手法,将评书、民间俗语、谚语、北京方言等民间文化熔于一炉,庄谐并重,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为少年儿童读者塑造了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戏曲世界。他不仅会写,还会画,书中插画生动、可爱,笔触质朴、生动可爱,充满了儿童画的情趣。

“《响堂》中的故事好玩又有趣,可以从头笑到尾,京剧知识以悄无声息、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到故事中,让我这个京剧外行也能看得十分开心。”儿童文学作家、《文学报》主编陆梅记得多年前,周锐曾说过:“时时处处不要容忍平庸。”“周锐作为前辈,一直引领在前,给我们这些年轻的作者以警醒与鼓励的力量,这给予我很大的启发。”

儿童文学作家谢倩霓认为,《响堂》的故事环境非常真切,写出了京剧文化深厚的传统和魅力。她也提到,这种真切的感觉有三方面的艺术加工:第一是京剧术语有意地穿插,比如戏班里有“七行七科”;第二是各种梨园掌故的穿插,比如金少山养鸟、程砚秋看电影等;第三是各种戏曲表演的穿插,直接用《游园》《惊梦》等已经存在的、而且特别有名的戏曲表演进行穿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