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皮、切片、蒸煮、烘干……11月4日,在位于象州县中平镇中平社区仁义村的象州县爱当年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里,返乡创业的公司负责人吴钊雄和几十名各民族工人一起正忙着生产自治区非遗产品——象州红薯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正在削红薯皮

“我们公司从11月28号正式开始生产,目前一天能加工2万多斤红薯,聘请60个工人,可生产红薯干成品约为6000多斤,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吴钊雄告诉我们,他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在广东一家食品加工企业打工。结束在外漂泊的生活后返乡创业,先后开过榨油坊、蛋糕店、服装专卖店等。2016年注册成立象州县爱当年食品有限公司,2021年公司成立了工会委员会,成为象州县第二家成规模的红薯干加工企业,也是象州首家给红薯干注册冠名及成立工会的红薯干加工企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削好皮的红薯进行切块

据了解,该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将企业发展与推动民族团结紧密结合起来,公司几十名工人大部分都是壮、瑶等少数民族;同时我们积极参加区内外举行的各类展销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成了网红食品,受到市场广泛好评,打响了“爱当年烤红薯”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红薯放进蒸笼里进行蒸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红薯推进烤房进行烘烤

正在工作的壮族工人冯美玲说:“我是中平社区普化村的,在这里务工有三年多了,工作很轻松,老板又大方,又好讲,每天有100多块工资,加上公司离我家近,可以接送小孩上学,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选整理烘烤后的红薯干

象州县中平镇位于大瑶山脚下,是壮、瑶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山清水秀,土层较厚,自然肥力强,非常适宜红薯生长。多年来,部分民族群众将种植红薯作为一项增收的产业;除了作杂粮和畜牧养殖用之外,还将红薯蒸煮、晒干或烤干,制成人见人爱的红薯干当零食吃,馈赠亲朋好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人们正在包装成品红薯干

“我们所产的红薯干香香的、甜甜的、韧韧的,很有嚼头,让人吃起来回味无穷。通过不断的努力,象州红薯干入选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年,我们打算在象州及金秀的少数民族地区扩大红薯种植规模,不断提高传统工艺制作红薯干的加工效率和品质,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带动周边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为民族团结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吴钊雄信心满满地说。来源:广西民族报网作者:吴永才 黄舒婷 黄隆天 陆干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