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是我对《乡土中国》这本书表达的歉意,读了《乡土中国》,整个人对社会的看法,对自身的看法有不同的思考,接下来就说说《乡土中国》给我带来的改变。

这是一本可以全文摘抄读书笔记的书籍,没必要做笔记,因为书籍本身就是笔记,再做笔记虽然必要,但不是必须,若非要做笔记,那就读相关作品后,为其补充拓展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思考,这是唯一值得做笔记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笔记说这么多,纯粹是这本书本身质量过硬,语言简练,读起来不费劲,且切合实际,思想上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可读性强,容易理解。

  • 费孝通先生在书的后记提到了一些关于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补充,他说回顾自己几十年的研究路程,回头一看还是没有摆脱“见社会不见人”的缺点。我着眼于发展的模式,但没有充分注意具体的人在发展中是怎样思想,怎样感觉,怎样打算。

社会和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的发展必有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体现在社会层面上。

何谓费孝通先生所谓:“见社会不见人”。他自己说了,见社会是着眼于社会发展模式,没有充分注意具体的人在发展中是怎样思想,怎样感觉,怎样打算的。

可见,人在社会的发展中有关键性的作用。人是具体的,人的思想、感觉、打算都是未知和不易觉察的。这点相比于着眼看社会发展要难。因为思想、感觉、打算不能用肉眼观察,它是感觉上的存在,要么来自感同身受,要么身处其中的环境,感受人在社会模式发展下,人是怎样思考,怎样感觉,又是怎么打算的。

❶、看完此书,人对社会的看法

费孝通先生以宏观角度探讨中国的社会结构,其中以乡土社会为主。毕竟我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乡土是中国的底色,也是探究乡土社会的必要条件,其中乡村社会就是很好的一个条件。

乡土社会里离不开乡村,乡村又是最接近乡土社会底层特质的。

乡村社区包括其文化、道德观念、社会制度、权力结构、男女关系、社会变迁。费孝通先生从这些方面深刻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特色。

  • 从基础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社会学里,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没有具体目的,只因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中国社区的单位是村落。村落的特质是人口不多,聚居在一起,家和田地距离近,靠近水源,有很强的家族观念。

从今天的视角看过去,这些特质慢慢在淡化,一是社会的发展,其次每个社会上具体的人的思想在发生变化,最后就是信息化的普及使每个人接触信息更加便捷。

淡化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家族成员关系的减弱,由以前的合作互助变成现在既不合作也不支持,甚至还有点敌对。这是社会发展下人的思想的转变,但不是特别好的转变,是一种“看不得”你比我好的转变。

出现这些现象很难理解,不容易解释,给人的直观感受是:越是和家族亲密的,越容易敌对。家族之间互动来往除了在红白喜事外,很少走动。

这是社会发展下,每个个体独立且不再依赖家族的原因。

以前依赖是需要互帮互助,现在田地变少,这是一个原因。田地多而广,可以使用机械化管理和生产。对田地少的村落来说,放弃耕地外出务工是一种选择,在外来经济收入模式变多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在互相需要上会逐渐淡化,尤其是经济互助。

现在的态势是,经济不能外出,只能缩回。

就村落发展而言,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加强,和村落之间的互助关系在减弱。社会发展下人的独立发展,家族成员的自立门户,外出务工时间变长,邻里之间联系变少。这是人和社会关系加强之后,个体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明显在下降。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发展离不开人。

但人更要重视社会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村落里每个单位之间的联系,家族间减少猜疑和敌对,增强交流的空间。因为社会发展的时候每个村落也在发展。

宏观上整个社会在稳步前进,微观上,大社会下的每个以村落为单位的社区也在发展,也在步入发展的前列。人也如此。

❷ 、社会发展下,自我的审视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

社会高速发展下,个体应该如何与发展的社会相互合作。

个体的合作不是直接与社会的合作,个体是参与到为社会贡献的团体当中,贡献出自己一部分力量,使自己和社会发展挂钩。

人只要还在社会上,你的每个举动都和社会发展有微妙的联系,小到去外面吃顿饭,拉动实体经济,大到参与社会贡献力量。都是个体从不同方面间接或直接参与到社会的体现。

社会是陌生人之间的合作,从陌生到亲密,是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注入时间、多方面经常接触的结果。

现代社会更是陌生人之间的合作。各人不知各人的底细,所以需要签订合同,需要第三方的证明。

不是不信任人,是社会发展下,现代社会高效率运转的一种现象。

人和人的信任不是一下就产生的。这时候个体的合作就需要第三方或者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加持。

社会如此发展,个人该如何进行自我审视和变化呢?

个人最好的审视就是学习,与世、与时俱进。

所谓的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学习,简单点来说,我们在很多时候有前辈的经验和走得通的模型可以模仿和学习。你可以依据你的那套方式嵌入到前人的模型走一遍,看哪里合适哪里不合适,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慢慢琢磨慢慢改。

其次是学习。学习的本质是“习”。学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理解,习是反复做,在时间积累下反复练习,让自己惯于一种新的做法。

这就是个人在社会发展下的自我审视。

自我审视包括与社会之间的合作,与陌生人之间的相处,还有就是个人的与时俱进。这需要时间和精力,需要个人在社会发展下沉得住心。

❸、
《乡土中国》对个人的影响

阅读完此书,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还是太过无知和浅薄,对社会的看法,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下的个人变化,对这些都只是表层粗浅的理解。

直到遇见《乡土中国》,看到了大社会之下的底层逻辑,看到了乡土社会的本质和构成。

感受到原来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还能有不一样的理解和看法,以前只是觉得人与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直到费孝通先生说出在社会发展下,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关系会越来越强。虽然没有直接说这句话,但读完此书给人的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隔阂正在扩大。

我们每个人,每个时刻,都在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走,人的判断来自于自己的学识经验和高人的指导。判断是为了更好地选择,好的选择会让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偷得一时闲,用来喘口气,不至于被各种声音打扰和吵闹。

社会越是发展,思想文化水平传播和普及跟不上,人的思想精神会留有空隙,空隙的口子打开后,会有许多不良思想影响个人身心发展,这是在现代社会有目共睹的。

文化钻空子入侵,试图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

个体本就在社会发展下不断被迫发展和前进,个体需要不断努力才能在社会有立足之地、容身之所。顾不上个人和后代思想的身心发展。

顾不上的时候有人会替你照顾,这些照顾就是钻空子的入侵和吞噬。入侵大脑改变认知,吞噬好的观念输入不好的观点。

与其说这是《乡土中国》对个人的影响,倒不如说这是读完此书后的一些思考及感悟。

书是启迪人的,一本好书往往能够引发人的思考,对世界的思考,对社会发展的思考,对个人思考。这种思考没有多大力,至少对个人还有大有裨益的,因为你从书中获取了思想的力量。

要知道,思考在快文化时代下是极其稀缺的。能够静下心来,思考的人不多了。

最后借用费孝通先生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单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也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

文字和语言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是工具就有缺陷,这种缺陷就是能够传达的非常有限。

世界语言文化如此丰富,但每个国家自己的语言都形成了一种传递的堡垒,无法做到毫不保留原意地传递。

作为个体,需要不断学习,需要独立思考,需要观察社会和生活。这是《乡土中国》教给我们的,它不仅教给我们一些新的概念,更多是教会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如何学习。碰到问题时如何解决。书读完了,隐形的思考和概念增多了,你需要补充更多知识和材料去理解里面你没有完全理解的内容,等你消化了补充的知识,整理好了收集的材料,再去翻看时,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上头。

每个人喜欢那种感觉。就像开头有多难,结束时的轻松感,会让人惬意一阵子。仅仅只有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