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是如何计算的?缴费档次是100%,平均缴费指数就会按照1计算吗?
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之后,个人的缴费年限不同、平均缴费指数不同、退休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则可计算的养老金待遇也是不同的,那在计算平均缴费指数时,大部分地区都是按照退休人员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确定的,其中也是包含视同缴费年限的。
对于部分企业退休人员来说,大部分地区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按照1计算的,少部分地区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确定的,因此,退休人员的实际缴费指数比较高的情况下,可计算的平均缴费指数也是比较高的。
比如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确定,那咱们只需要计算出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值就可以了,假设退休人员的实际缴费年限是22年,其中有5年的缴费档次是60%,有7年的缴费档次是80%,最后10年的缴费档次是100%,则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这位退休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就为(5*0.6+7*0.8+10*1)/22=0.8455。
根据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这位退休人员最后10年的缴费档次都是100%,但退休后的平均缴费指数却不是1,原因就在于他的缴费年限并不是都按照100%缴纳的,其中有5年是按照60%缴纳的,有7年是按照80%缴纳的,所以计算出来的平均缴费指数就不是1。
对于缴费档次为100%的年限来说,退休人员当年的实际缴费指数是1,但是缴费档次为60%的情况下,当年的实际缴费指数就为0.6了,而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人员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确定的,所以退休人员的实际缴费指数以及视同缴费指数都为1的情况下,退休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才为1。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说,因为养老保险是在2014年10月份开始改革的,所以在2014年10月份之前的工作工龄,都是可以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的,又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在1以上的,大部分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都是在1.5左右,在实际缴费指数也比较高的情况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平均缴费指数都是大于1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退休人员的缴费档次是100%,但平均缴费指数却不一定是1的,因为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人员历年缴费指数的平均值确定的,将所有的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相加,再除以总共的缴费年限,就可以计算出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