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首款车型正式定名为SU7,别说这命名差点看晃眼,以为是苏霍伊的SU-7喷气式战斗轰炸机,当然这是作为一个军迷的第一反应,至于为何小米的首款纯电三厢轿跑车型要定名为SU7,实在有些摸不着头脑,即使在央视13套雷军接受采访的时候,也从未提及过命名的规则,不过个人感觉是对着华为智界S7而来,对于小米汽车而言,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不仅仅是一些新能源车企,还有更为重头的华为系的诸多新车,当然言归正传,借助普通人的拍摄视频,反而能看出一些真实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频是在昨日在福州当地拍摄的,不清楚为何挂着SU7的贴纸(不过车尾标识贴着的是SU7Max),甚至感觉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小米汽车,特意在牌照框内贴上,另外可以确定,这不是跟拍,是某车友会的车友无意中遇见的。

而从视频里就能看出,尾部的质感相当的突出,这是之前未曾预料到的,甭管技术好赖,起码从外观层面而言,还有这整车缝隙和漆面亮度而言,小米的前期投入也不在少数,别以为车壳就没技术含量了,更何况SU7也是一体压铸成型的底盘,钢铝混合车身加上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设计,并不比任何对手差上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脸也是如此,感觉还挺到位的,视频截图看不出太多细节,只有看视频连贯拍摄,才能看出整个车身确实很接近轿跑化的设定,再加上近五米的车身长度,配合较为低趴的车身高速,再路上飘逸的行驶状态与同类型的豪华品牌不相上下,小米对于外观的拿捏,还是相当到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根据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所透露的,小米汽车项目采用了“10倍投入”的策略,即投入3400名工程师和超过100亿的研发经费,以“志在必得”的心态,确保首款汽车的成功。

此外,他还强调了小米第一款汽车的研发采用了“守正出奇”的原则,即在尊重汽车行业规律、使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注意其中一个信息点,使用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句话翻译成大白话来分析,就是之前传闻的小米汽车要在价格层面大杀四方,具体而言整车尺寸与任何一个对手相比,都不发怵,但在价格层面,小米可能会使用看家本领,这也是笔者一开始提及的,仔细看那个非隐藏式车门把手,仅仅是采用内凹式设计,就达到了同样的风阻系数,最为关键的一点,大家这段时间应该关注到了北方多地暴雪,不少隐藏式车门把手的用户大量反馈,一旦冻上,直接脑瓜爆炸,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个隐藏式车门把手弹出来,毕竟不是人人都有车库的,因此个人感觉普通车门把手应该正式回归主流位置了,隐藏式的流行风真该杀一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饰目前看不到,不过这张俯视图倒是能够看出不少的信息,车顶是固定观赏天幕,尾部出现了段痕,不出意外就是有电动尾翼的配置,内饰顶端可以看到一部分,有两种配置方案,起码高配版(带有固态激光雷达的)出现了HUD抬头显示器,中低配就没有了,其它应该与现有的同类车型接近了,注意看中控也是悬浮式多媒体屏幕,仪表屏幕尺寸应该是不会太大,甚至感觉好像没有液晶屏幕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近期曝光的内饰谍照果然验证了笔者前期的分析全部对路,另外方向盘是最让人意外的,颇有点战斗机的感觉,或者说接近游戏把手的那种视觉冲击力。

整车长宽高分别为4997/1963/1455mm,轴距3米整,整备质量则是1.98吨,说明轻量化做的相当不错,驱动电机则是联合电子有限公司提供的TZ220XS000型,功率220Kw,电池组则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此外还有一个四驱版车型,相当扎眼,前后电机都是由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型号分别为YS210XY102和TZ220XY102型,前者220Kw,后者275Kw,动力相当彪悍(不过整备质量则是2.205吨),估摸着零百加速成绩颇为耀眼,另外四驱版的电池则是宁德时代的了,有意思,感觉也在寻找最佳匹配方案;据说最长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00公里,到底是那种电池版本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剩下的自然就是上市时间了,同样是雷军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提及,确定是明年上市了,至于明年何时并没有明确,个人感觉北京车展是个相当不错的契机,要知道广州车展前现身目录,结果并未在车展现身来看,既定目标显然是瞄准了北京车展,力图做的影响力最大限度的拓展,当然这都是个人分析,关键还是要看官方实锤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