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普惠金融要求显著提高普惠客户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同时要求这些金融服务是便捷的、合理定价的。在挖掘小微企业和农户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产品开发和业务模式,力求为普惠客户提供适应其需求、又能够承担相关成本的金融产品,同时,立足场景持续开发针对性产品,不断扩大普惠金融产品供给。

2013年,发展普惠金融首次被正式写入党的决议之中,正式确立为国家战略,成为指导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重要方向之一。兰州银行作为甘肃省成立的首家地方法人银行,一直坚守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地方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十年如一日,将普惠金融作为全行重点战略,逐步完善管理机制,不断开展业务创新,普惠金融质效持续提升,“真诚服务,相伴成长”成为兰州银行服务中小微的生动注脚。截至2023年6月末,兰州银行小微贷款在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达到37.54%,涉农贷款占比达到13.52%。

理念引领

凝聚普惠金融共识

1997年成立之初,兰州银行就确立了中小企业立行的发展理念,并于2002年正式确定了“服务中小、服务民营、服务市民、服务地方”的市场定位,这种定位与普惠金融理念不谋而合。围绕这一定位,兰州银行大力开展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形成了成熟先进的中小微信贷技术和业务流程,探索出了和中小微企业“相伴成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早在2011年,兰州银行就成立了服务小微企业的专门机构,加大了对小微业务的资源倾斜,推动小微业务管理的专业化。同时,自2013年开始,兰州银行明确了普惠金融的另一重要方向——“三农”业务。兰州银行将“三农”业务作为资产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加强了对“三农”业务的探索,积极在广大农村地区扩大布局,逐步构筑了独具特色的“三农”金融服务机制。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坚定了兰州银行服务“三农”的决心,也推动了兰州银行“三农”业务的升级。

与中小微企业相伴成长、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理念既是时代要求,也是兰州银行的主动选择。在长期发展中,兰州银行的普惠金融理念得以丰富和完善,也得以坚守和强化。

机制保障

激发普惠发展动力

商业银行要不断扩大普惠金融供给,关键在于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发展普惠金融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全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普惠金融有效供给,兰州银行不断健全长效机制,通过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强化绩效考核导向、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等措施,逐步形成了兰州银行中小微贷款在全部贷款中占比稳定在75%以上的良好局面。

不断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兰州银行将自己定位为区域领先的小微金融服务专家,明确了信贷投向的重点领域。为了更好地引导分支机构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倾斜,一方面,兰州银行对小微信贷计划实行单列,在年初下达小微信贷投放目标,对分支机构小微信贷任务实行按日监测、按月通报、按季考核,持续跟进小微贷款投放推进工作;另一方面,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中,对小微企业给予定价优惠,对纳入支小再贷款政策的贷款给予分支机构利润调增。

大力实施正向激励。激励是最好的动力。考虑到甘肃省小微企业发展相对滞后,分支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存在不少顾虑,兰州银行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采取了加大小微业务考核比重的措施,同时结合分支机构所在区域的经济环境、网点数量等因素对分支机构实行差异化考核,对服务小微企业成效显著的分支机构进行考核加分。同时,兰州银行还制定了普惠金融业务专项激励费用政策,对小微贷款营销人员实行买单制奖励,并对贡献突出的机构和个人进行专项表彰。

持续完善尽职免责机制。兰州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监管部门的相关政策要求,明确了适度提高不良容忍度的基调,不断完善小微授信业务尽职免责制度,确定了各流程环节人员免责的认定标准,建立了尽职免责认定程序及申诉流程等,切实增强了基层执行的可操作性,努力做到应免尽免。兰州银行通过健全尽职免责制度保障了小微授信业务工作人员的正当权益,有效消除了员工对小微金融业务的“畏贷”“惧贷”心理。

场景融合

推进普惠产品创新

十年来,兰州银行深入研究甘肃省小微企业和农户生产经营特点,在挖掘这些群体金融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产品开发和业务模式,力求为普惠客户提供适应其需求、又能够承担相关成本的金融产品,同时,立足场景持续开发针对性产品,不断扩大普惠金融产品供给。

增量扩面,全面助力小微企业成长。一方面,通过深入调研、与小微客户“打成一片”,兰州银行对不同行业、类型的小微客户实现了精准画像,并通过设计特色产品、创新担保方式,精准匹配需求,以金融“活水”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兰州银行通过加强供应链金融创新,不断丰富小微产品库,满足小微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比如,与人民银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形成产融结合的全流程在线供应链融资模式;与甘肃省政府部门采购合同融资服务平台直联,推出“政采e贷”产品,支持供应商利用政府采购合同进行融资;与大型物流公司合作推出“陇商e贷”业务,通过预付款融资、资金存管等专业手段,实现了控制物权、封闭资金流的目的,精准服务仓储物流产业链;搭建区块链债权多级流转平台,实现了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的数字化,在线为供应商提供按需拆分、多级流转及保理融资等服务。

为了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和科创企业的支持,兰州银行积极对接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及相关支持政策,出台“专精特新”企业专项信贷支持方案,有效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壮大。截至2023年6月末,兰州银行支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1户,贷款余额37.4亿元。此外,兰州银行还推出了“经营快贷”“小微快贷”“税e通”“经营e贷”等多个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切实改变了小微企业因缺乏“硬资产”抵押无法获得信贷支持的现状。同时,兰州银行充分结合烟草专卖、医药等行业特征,陆续开发上线“烟商贷”“医药通”等产品,为相关行业的小微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支持。

精准滴灌,有效解决“三农”融资难题。由于缺乏农村服务网点,兰州银行要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必须创新思路,另辟蹊径。一方面,持续借力政策支持,为农村扶贫、农户创业、特色产业发展等提供金融“活水”。2015年,甘肃省实施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计划,兰州银行作为首批合作银行参与其中,为近40万贫困户提供了18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2017年以来,甘肃省实施特色产业发展贷款工程,兰州银行积极参与,针对“牛、羊、果、蔬、薯、药”六大省内特色产业,创设包括牛享贷、羊易贷、果香贷、蔬鲜贷、薯丰贷和药兴贷在内的“陇原特易贷”专项信贷产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批发、零售、电商各环节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开辟线上渠道,为支持乡村振兴提供高效服务。兰州银行紧抓数字化转型契机,不断优化普惠涉农产品体系,通过打造“农易贷”“百合惠农贷”等线上化农贷产品,全面提升涉农服务效能。同时,创新提出“生物活体抵押+物联网监管+银行”的业务合作模式,成功落地首单“活体奶牛抵押”贷款。截至2023年6月末,兰州银行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贷款余额共计447亿元。

科技赋能

提升普惠服务质效

要做好对小微企业、农户等普惠客户的授信业务,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如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防控问题、数量大而单体规模小导致的效率和成本问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借助于金融科技手段,通过批量化、自动化、智能化缓解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高风险等问题。兰州银行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力度,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作为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的重要抓手。

不断扩展多元化的触达渠道,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覆盖。兰州银行持续加强“无接触”服务技术的应用,构建协同联动的全渠道服务,破除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限制。在利用智能机具等提升网点服务效能的同时,更加强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建立线上线下多元融合的触达渠道,搭建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为主体的线上化客户服务渠道,为普惠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接入体验。兰州银行专门开发了企业手机银行,在合规前提下将对公业务线上化,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全流程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

不断丰富场景化的线上产品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兰州银行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普惠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关联场景,针对性嵌入金融服务,实现了绝大多数普惠业务的线上集成,做到“让客户少跑路,让数据多跑路”,有效提升了普惠金融的服务效率。截至目前,兰州银行面向普惠客户推出了信用、抵押、质押等多品类10款线上贷款产品。

不断推进智能化的风险防控,压降普惠金融风险成本。兰州银行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信贷管理手段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上线新一代信贷系统和数据项目群,进一步强化了数据资产管理和信用转化,挖掘企业纳税、专利、房产、征信、司法、水电等多项数据,搭建全行统一大数据风控平台,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数据评价模型,为普惠客户适配最优融资方案。通过开发风控模型,基于场景建模为各类业务提供风控服务,实现了贷前、贷中、贷后全面风险监测。这不仅大幅提高了小微企业和农户获得融资的效率,而且也能够让兰州银行有效甄别出信用记录不良客户或潜在风险客户,从源头杜绝新的风险出现。

凝心聚力

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推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小微企业的持续成长和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服务普惠金融事业无止境,兰州银行将继续坚守定位,在普惠金融发展上躬身力行,努力成为区域领先的小微金融服务专家和甘肃省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支持力量。

不断夯实普惠金融发展基础。在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切实加快小微客户经理队伍和乡村振兴服务专业团队建设。在进一步拓展普惠金融线上渠道的同时,不断优化线下网点布局,增设县域支行,打造小微特色支行和乡村振兴特色支行,逐步在甘肃省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网络。

积极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范围。在深化对传统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等重点普惠客户的服务基础上,进一步下沉金融服务,拓宽普惠金融服务在老年人、新市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各民生领域的覆盖面。同时,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之间的融合,探索融合发展的良性机制。

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结合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农业企业和农户生产特征,针对性开发差异化产品,持续完善普惠金融产品体系,为普惠客户提供融资、注册、开户、财富管理等“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充分满足不同普惠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建立更广泛的连接、触达普惠客户的渠道,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客户洞察并建立智能风控体系,让普惠客户得到精准金融支持、高效在线服务,切实提高普惠客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