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时任54军某团副团长的王英洲,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王英洲打开一看,当时就吓了一跳,原来,这是一张委任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张委任状上写道:任命王英洲为54军副军长。

按照军队晋升惯例,要成为副军长,王英洲还要再经过团长、副师长、师长等岗位资历之后才能提拔为副军长。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王英洲连跳三级的现象即使在革命战争年代也是非常少见的,在和平年代更是几乎不可能。

那么,王英洲连升三级的原因是什么呢?

1939年,王英洲出生于河南。可以说,王英洲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度过的。从小听老一辈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使王英洲萌生了参军报国的想法。

1956年,王英洲入伍,成为54军的一名战士。此时,54军正在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王英洲自然也来到了这里,负责守卫朝鲜东海岸

1958年,54军回国并接到新命令,到重庆保卫祖国西部安全。不久之后,西藏地方上层反动集团发动武装叛乱,54军入藏平叛。此时,王英洲已是侦察连的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执行1960年1月的一次作战任务时,侦察连被1000余名西藏叛匪围困在一座寺庙中。在缺粮缺水缺弹药的情况下,侦察连在寺庙中坚守了七天,打退了数次叛匪的进攻,最终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王英洲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十分出色,第一次走进了军区首长的视野。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有高原作战经验的54军再次奉命出征。这时的王英洲已经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兵了,在他的带领下,他的班总是打的最猛、最出彩。

在一次作战中,王英洲所在连队的两个排长牺牲,他临危受命代理排长职务。在王英洲的带领下,他所在的排又成了全连的先锋排,冲进印军两个营进行穿插作战,最终赢得了这场战斗。

为此,王英洲荣立三等功,再一次为军区首长所熟知。两年后,王英洲被提拔为连长。

然而,在1964年一次实战演练时,一位战士意外点燃了一旁的炸药包,王英洲见状,赶紧拿起炸药包向空地跑去,正当他准备扔出时,炸药包却爆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这次意外事件,王英洲失去了右臂。

按照规定,残疾军人是要复员回家的,但王英洲心有不甘,要求一定要留在部队,首长见其态度坚决最终同意了王英洲的申请。

虽然王英洲失去右臂,但为了尽快回归部队,他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吃饭、叠被、打枪等。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王英洲已经恢复得和正常士兵一样,顺利归队了。

很快,王英洲的感人事迹传遍全军。为此,王英洲也成了54军的重点关注对象,被任命为478团副团长。

1975年,一道令人惊讶的命令传来,王英洲被任命为54军副军长!这一刻,不仅王英洲是懵的,他的战友们也是懵的。在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首长找他谈了一次话。

原来,之所以要晋升王英洲为副军长,军功、战功、事迹自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当时中央军委指示要培养一批年轻的中高级军队领导干部,经过考察,36岁的王英洲符合各项条件。

从副团长到副军长,级别跨度太大,再说一个军和一个团的工作有着很大地区别,王英洲一时适应不了。

时任54军军长韩怀智上校(1955年授上校,1988年授中将)找到王英洲,亲传亲授相关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怀智参加革命工作时,王英洲才出生,故对于王英洲而言,韩怀智不仅是上级,更是前辈。

在一次54军大演习中,本来总指挥应是韩怀智,但为了培养王英洲,韩怀智便让王英洲出任总指挥。

王英洲推辞起来,一是全军演习应是军长指挥;二是下面的师长,甚至团长都比他的资历老,王英洲不免有些“心虚”。

韩怀智看出王英洲的顾虑,淡淡一笑说道:“你是军委任命的军队高级干部,自然有过硬的本领……今天你怎么指挥,他们就会怎么演,这也算是你指挥全军的第一步。”

随后,王英洲开始下达命令,指挥部队演习起来,韩怀智在一旁悉心指导,该如何指挥全军,如何指挥一到两个师,如何让部分与部分连成一个整体……

渐渐地,王英洲熟悉起来,成为了一位合格的军级干部。

作为一支从实战中走来的部队,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时,上级命令54军赴越作战。

王英洲身先士卒,多次上前线与战士们并肩战斗,回到指挥所后又与韩怀智研究作战方案。就这样,54军再次在战斗中打出了威名。

战争结束后,王英洲又多次推辞要授予自己的军功章:“我们军的英雄太多了,我算什么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5年,王英洲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呆了近30年的54军,到河南省军区工作,历任副司令员、司令员、政委等职务。

1988年,王英洲被授予少将军衔,于1999年光荣军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