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是第一个被包围的,本来是可以撤回徐州的,但是因为各种人为原因,最终被包围在了碾庄。

第一个原因是在新安镇等待44军,浪费了2天时间,如果黄百韬能当机立断,只留下一个师在新安镇接应44军,大部队及时开拔,先抵达碾庄与李弥兵团汇合,然后一起向徐州撤退,这样两个兵团抱团行动,安全系数会增加许多,但是这么做,代价可能就是放弃44军和7兵团殿后的那个师。

第二个原因是第三绥靖区的起义,本来老蒋将三绥靖区的部队放在贾汪和台儿庄地区,就是用来当炮灰的,保护自己的嫡系部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操作,才导致了在淮海战役一开打,张克侠、何基沣率领西北军的老底子直接起义,瞬间在徐蚌防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华野各部迅速从鲁南经贾汪台儿庄地区南下,直接切断了陇海线,断绝了黄百韬兵团西撤徐州的退路。

第三个原因是黄百韬兵团忘记在运河上提前架设浮桥,导致大军受阻于运河,但是我查阅了资料,黄百韬本人是下达了搭建浮桥的命令,但是下面没有执行。其实有一说一,即使搭了浮桥,黄百韬兵团也没法撤到徐州,最多在大许家那里会被包围,因为华野大军不单单在后面追赶,还在陇海线上堵截。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第三绥靖区在开战之初,死死钉在贾汪台儿庄,阻挡住华野大军南下的脚步,为徐州方面抢到反应时间,刘峙即使再蠢,也不会对这一变化视若无睹,大概率会派邱清泉兵团去支援第三绥靖区。

黄百韬不等44军,当即出发,提前架设好浮桥,以最快的速度撤回到徐州,这时,徐州就有了黄百韬的7兵团、李弥的13兵团、邱清泉的2兵团,再加上几个附近绥靖区的部队,猥成一团,华野想吃掉这么大一坨敌人,着实是有些困难的。

很多人会问:孙元良的16兵团去哪了?开战之处,孙元良兵团在宿县驻扎着,因为当时徐州四处出现敌情,慌乱如麻的刘峙才让孙元良赶紧回防水晶。

如果黄百韬兵团安然撤退到徐州,那孙元良兵团就不用火烧火燎的撤回徐州,依然保护住宿县这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枢纽。

宿县不失,整个徐蚌战场还是有回旋的余地的,至少不会断绝补给。

但是问题是,黄百韬撤回徐州,宿县不丢失,真的能确保徐蚌会战的胜利吗?

答案是否定的。

徐州这个地方属于四战之地,适合四面出击,向各个方向进攻,但是徐州可不是一个天生的适合打防御战的地方,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制高点,既适合四面出击,也适合对方四面围攻。本来国军几个兵团驻扎在不同的地方,华野还得一个一个吃掉,这下全缩回徐州,那就更方便了,省事了,华野主力40万,可以将徐州围得水泄不通。

中野的任务就比较简单了:强攻宿县。虽然经过了大别山这段艰辛的时期,中野实力一直没有恢复到巅峰,但是十几万大军要拿下宿县,也不是很难,孙元良兵团下辖两个军,41、47,一共4个师,总兵力5万人左右,但是孙元良兵团的前身是孙震的川军,可以说是徐蚌战场,实力最弱的一个兵团了,川军抗日战争时期,那叫一个猛,但是到了解放战争时,基本上也没啥士气了,装备也一般,这样的兵团,连旅长的四纵都打不过,更何况整个中野了。

所以,中野拿下宿县的概率是100%,孙元良兵团也会成为第一个被全歼的兵团,但是孙元良跑回蚌埠的概率也是100%,中野十几万大军,不可能抓得住孙元良,这家伙自带疾跑bu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