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陈佳琦 记者 郑亚雷)12月29日下午,西安交大一附院-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启动仪式在交大一附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房建成,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别朝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副院长郑世强,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副院长韩苏夏、张谞丰,心血管病院院长袁祖贻,以及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科学装置研究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交大一附院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张谞丰副院长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仪式上,张谞丰副院长表示,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的成立,将有力地推动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安全的临床检验服务,期待与房建成院士团队深度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开展心磁设备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应用和成果转化等工作,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事业贡献力量。

别朝红常务副校长表示,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落户交大一附院,开辟了“零磁医学”的新赛道,是西安交通大学和交大医学在医工交叉研究领域发展的助推器。一直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强大的工科优势,以临床牵引、项目驱动开展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在“零磁医学”的新赛道上,西安交通大学将与房建成院士团队共同合力发展,充分依靠西安交大强工科、大医科的学科特点,做好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发,做好重大疾病诊治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与会领导共同为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揭牌,标志着心磁成像测量装置正式入驻交大一附院并验证启用。该设备基于SERF(无自旋交换弛豫)原子磁强计阵列,结合先进的信号处理和数字成像技术,实现了对心脏功能和疾病的高灵敏、高分辨率、非接触、无损伤、无辐射地检测和成像,能够对心脏疾病早期预警、早期诊断、定位检测,辅助医生进行临床决策和分析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仪式结束后,房建成院士作《医工融合·有组织地进行零磁医学临床重大研究》主旨报告,系统阐释了零磁医学的科学原理,介绍了“零磁医学”的“临床-基础-临床”创新研究的探索路径,指出零磁医学可准确测量生物体极弱生物磁场,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同时展望了零磁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有组织的医工融合研究,推动超高灵敏极弱磁场测量技术的医学应用,形成心梗、脑梗、肿瘤等重大疾病诊治的“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为人民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玉国院长对零磁医学研究与应用联盟建设进展工作进行汇报,他详细介绍了联盟成立的背景,同时展示了联盟在推动零磁医学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将继续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推动零磁医学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磁成像测量装置与心电图、核磁共振(M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等常见的医学检查手段不同的是,它主要依靠检测“看不见”的磁场来诊断疾病。极弱心磁成像装置基于量子传感技术创造了一个近零磁的检测空间,可在无辐射、无创伤且与患者无接触的情况下,探测心脏发出的磁场信号,对心脏的功能信息实现精准检测和快速成像,甚至能分辨出功能信息的微弱变化,对于心脏功能状态评估、冠心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快速分诊、心肌缺血早期识别、房颤病人的术前定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极弱心磁测量技术在心电生理学上的应用价值,可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开辟新途径,有望解决疾病早期诊断与预警预测机制等重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零磁医学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研究方向,对于推动功能信息医学成像技术开发,以及补齐高端医疗装备技术短板均有重大意义。零磁医学的研究与交大一附院磁外科技术的研究领域十分契合,交大一附院目前已经建立了磁医学重点实验室与国内首家磁外科门诊,双方前期已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多次学术互访与交流。

交大一附院将以心磁科研装备落户为契机,与房建成院士团队携手合作,共同开展零磁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研发合作,为高端医疗装备、医学创新服务提供新手段,推动医工融合发展。以“心磁科研装备联合验证中心”、“零磁医学联合研究中心”为新起点,解决患者就医需求作为落脚点,开展零磁医学临床应用研究,开辟新一代高端医疗装备新赛道,服务医学创新研究,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为创建国家医学中心贡献更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