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这是公历。

农历每年的最后一天,有专用称谓,叫“除夕”。

现在的公历,是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里高利十三世批准实行的,因而又称“格里历”。

“格里历”的源头,是古罗马独裁者儒略·凯撒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颁行的“儒略历”。

当然,“儒略历”存在明显缺陷——到了1582年,其与所遵循的太阳回归周期,已误差了10天——所以应该说,“格里历”是“儒略历”的“修订版”——公历的历史上,曾经删掉了10天。

就天文历法来说,中国古代曾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网上一些人诋毁中国上古天文历法成就,是典型的数典忘祖表现。

汉武帝元丰七年(公元前104年),汉廷颁行了《太初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通行全“帝国”的历法,在世界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初历”,主要编著者是汉朝天算家邓平。

有人说,司马迁和落下闳参与了此部历法制定,这是不对的。

司马迁和落下闳的天算水平比邓平高得多。

他俩,都把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长度,测定为365又940分之499日。而邓平,为了讨好汉武帝,以一个朔望月为29又81分之43日,使太阳回归年长度变为了365又1539分之385日。

司马迁应该不太看得上邓平,所以在《太史公书(史记)》的《历书》中,丝毫未提《太初历》和邓平,而是附上了自己的《历数甲子篇》。

《历数甲子篇》,凝聚了司马迁和当时天文历法研究的最高成果——其从公元前427年的天象演算起,一直可以推算到现在的农历的“阴阳合历”——如果向前推算,亦可前推数千年几无误差。此可参看张汝州先生的弟子张闻玉所著的《古代天文历法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回到“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为“除夕”。其历史非常久远,至少可追溯到周代的“方相士驱疫”的“祭礼”。

汉代,此种“祭礼”演化为“傩仪”,《续汉书·礼仪志》有详细记载。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谨按《黄帝书》:‘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立桃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卫凶也。”

至晚于汉代,已有了“除夕”说法和习俗。

晋代周处《风土记》说:“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自汉代开始的历朝历代,宫廷中亦有“除夕”举行盛大“傩仪”的传统。

幽兰居士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的最后一篇,即《除夕》,专门记录了北宋朝廷的“除夕”之“傩仪”盛况。

“除夕”之“除”,古时读“chù”,而不是“chú”,“过去”和“易变”之义。

《诗经·蟋蟀》:“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旧年新年交替称“岁除”。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即是。

“除夕”的含义,就是新旧交替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