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

2023年,地产收官了。这一年,楼市在持续“救市”中艰难前行。

参考克而瑞最新披露统计,千亿房企只有16家,全口径销售额1135亿元的绿地成了千亿阵营的“守门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向比较看,这比去年惨遭屠戮的只剩20家千亿房企,又整整少了4家,具体为融创、旭辉、新城和远洋,他们跌出千亿。但对比来看,千亿固化严重。

其中,融创和旭辉均为2022年债务出险的千亿房企,远洋为2023年8月遭遇流动性危机,董事会又被险资大股东大换血,多笔公开债展期,虽未公开违约,但说伤元气也不为过。最令人意外的是,暂未出险的新城控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底,住建部副部长还公开说,如果债务违约等同“爆雷”或“资金链断裂”,会造成企业完全停摆的错误认识,即导致社会对企业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冲击市场销售,加剧企业困难。

其理由是,房企一般是“集团公司+项目公司”架构,都是独立法人,集团公司债务违约并不意味着项目公司停止运转,项目开发运营还在继续。

如前所提及的,融创、旭辉均为2022年出险房企,2023年被甩出千亿门外,但销售额仍达七八百亿级,甚为不易。此外,融创去年底近百亿美元债已重组成功,成为首家出险但已上岸的房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看2021年千亿房企43家,彼时销冠是销售额7588.2亿元的碧桂园,“守门员”是销售额1012.3亿元的宝龙地产。

2020年诞生千亿房企同为43家,彼时销冠是销售额7888亿元的碧桂园,“守门员”是销售额1004亿元的时代地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千亿房企34家,比上一年多了4家,销冠为全口径销售额7715.3亿元的碧桂园,“守门员”为全口径销售额1011.4亿元的美的置业。

2018年千亿房企30家,比上一年多了13家,销冠是全口径销售额7286.9亿元的碧桂园,“守门员”为销售额1005.1亿元的荣盛发展。

2017年千亿房企17家,比上一年多5家,销冠为全口径销售额5500.1亿元的碧桂园,“守门员”为全口径销售额1010.2亿元且的泰禾集团。

2016年千亿房企12家,销冠为全口径销售额3731.5亿元的恒大,“守门员”为全口径销售额1006.3亿元的金地集团。

2015年千亿房企7家,销冠为全口径销售额2627亿元的万科,“守门员”为全口径销售额1401.8亿元的碧桂园。

2014年千亿房企7家,销冠为全口径销售额2120亿元的万科,“守门员”为全口径销售额1152亿元的中海地产。

2013年千亿房企7家,销冠为全口径销售额1740亿元的万科,“守门员”为全口径销售额1082.5亿元的恒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这十年房企数据,不禁令人感慨万千:

万科2013年-2015年蝉联三届销冠,随后被恒大超越登顶,继而碧桂园登场,2017年至2022年蝉联5届销冠,如今保利上位。万科无疑是这十年间最稳健的,也无愧于标杆房企。
这十年间,恒大和碧桂园都曾做过千亿“守门员”。此外,中海、金地、泰禾、荣盛、美的、时代和宝龙等也均做过千亿“守门员”,但除了中海、金地力争上游外,其他“出险的出险,倒下的恐再难起身”。
2020年是楼市历史性巅峰,也是千亿房企的巅峰,诞生了43家千亿房企,销售额也是天花板级,2021年惯性前行但已明显降速。2022年千亿房企数直接腰斩,2023年风险出清路上继续缩减。

再看2023年,虽然保利以4246亿元全口径销售额夺得销冠,但并未超越去年销冠碧桂园创下的4643亿元,更与巅峰时期的碧桂园7888亿元销售额尚有巨大差距,说明楼市“超调”超乎预期。

就2023年房企销售额前十强来看,央国企和其他属性房企的打了一个平手。有4家纯央企,如保利、中海、华润、招商;地方国企唯有建发一家;混合制房企有3家,如万科、绿城和金地,纯民企只有碧桂园和龙湖。

再看第10名至第20名,入围民营房企表现最好的无疑是杭州的滨江集团,此后就是融创、新城和旭辉。也就是说,这4家民营房企将是未来杀入或重返头部地产江湖的韧性力量。

与此相对,在第10名至第20名阵营,越秀、金茂、铁建、华发以及中交房地产均有强硬的央国企背景优势, 但2023年要数越秀拿地最猛,不容小觑。

放眼2024年,楼市继续在企稳方向上修复与蓄能,对各大房企而言,第一仍是现金为王,第二就是重视产品力,抓好产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