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腿、膝、腰、背、顶、气、掌、指、髓、神、耳、鼻、口、身、毛)

发之於足,行之於腿,

纵之於膝,活泼于腰,

灵通於背,神贯於顶,

流行於气,运之於掌,通之於指;

敛之于髓,达之於神,

凝之於耳,息之於鼻,呼吸往来於口,

浑噩於身,全体发之於毛。

活泼于腰——即腰为主宰。

腰位于腹背之中,胯之上,身之下;为全身之重心,中定所在,触之则灵,枢纽也。其为链状关节,有三根轴。其中冠状轴,能做前后俯仰屈体运动;矢状轴能做左右体侧屈体运动;垂直轴能做左右旋转运动,三轴联合,能做环转运动。

太极拳运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一动”就是腰动,腰动无有不动,腰静无有不静。

源动腰脊,全身百骸九节无不随腰之虚实变换而转换虚实。

转换失灵,触之不能旋转自如,病在腰僵滞涩;

牵挂抽扯,前俯后仰,掤劲不足,病在腰软塌陷;

迎送失当,引进落实,未能尽化,病在腰间缺少折迭;

上重下轻,骶骨无力,脚下无根,病在腰脊欠缺松沉;

劲气不畅,发劲不透,劲力不能专注一方,病在腰隙虚实不清。

欢迎关注传统武学公众平台。

太极拳以腰为纛、为轴、为枢纽,主宰在腰,变换虚实,在外为动作,在内为心意。中和在抱,分清虚实,活泼于腰,作意转换自然,而周身方能圆活自如。

常应常静为之灵,随势主发为之机。

俗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可见灵机即是心神,为精气所化,心主官能,其生发于顶。

顶即是头顶,周身之主,全体之纲领。

头顶比乾,乾卦属天,是为天根,位居至高清虚之地。百会朝天,天门洞开,此方寸之地虚灵(领)而高耸直竖,使六阳之首如临虚空,提起精神而使神贯彻于顶;提挈全身,使轻清上升,升发一身阳气,达到炼气化神之成功,而使满身轻利。

虚灵(领)顶劲宜在似有若无之间,不及则萎颓,太过则僵直,皆失灵机。适中则虚灵含拔,知觉机敏,自可免除太极拳板滞迟涩之病,而带来一片灵动和生机。正如诗之歌咏:“一片灵机写太和,全凭方寸变来多,有心运到无心处,秋水澄清出太和”。

神通于背——即含胸拔背,劲发于脊背之谓也。

胸背为胸腔之前后,脊背犹如栋梁之于屋宇。

通过胸微内含,两锁骨松沉,束肋下气之含胸致胸舒,使劲力利于在胸中运化;而通过背部肌肉的向下舒松及两肩脊骨的微提并略往后上方拉起,胸音开劲之拔背致背顺,使劲力利于在脊背卷放。此即含胸拔背也,即舒胸顺背也。

背顺肩,肩顺项,项顺顶,顺舒之中自寓含拔之义。如此方能端直其身,中和在抱;空洞其心,真一其意。

能端直其身,中和在抱,则脊梁松竖,五脏得位;能空洞其心,真一其意,则气机和调,神得凝炼。如此,含胸以虚而下气,拔背而正以通神,神通脊背三关,力由脊发,自然得路也。

流行于气——即行气如九曲珠,轻灵贯串,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虚明通达者神也,流通活泼者气也。

太极拳的修炼模式以先天之气(丹田之气)补后天之气(上焦之气),即炼气补宗,使自身整个身心与宇宙融为一体,其旨在宁定松静自然。

心静则天机活泼,身静则浩气流行,玲珑宛转,圆转如意,轻灵贯串,过三关,行周天,往来六虚,融通百脉,被于谷中,畅于四肢;百骸九节,五脏六腑,虽极微处,苛心意所至,无微不至,亦无往不利。

行之于腿——即举步行动发之于腿之意。

太极动步以腰为轴,动转有位,实腿碾转,出步落腿,两胯两腿相联相随;变化如箩圈,顺逆起伏,进退转换,相联相制,轻灵贯串,刚柔从容,虚实渗透;以实腿控制举迈之腿,实腿蹲虚脚伸,实脚送虚脚,起脚无须蹬,落地毋有声,犹如猫之蹑足潜行,轻灵、沉着、稳固,兼而有之,其若惕也。是谓太极步。(欢迎关注传统武学公众平台。)

太极步变换在腿,根节胯,中节膝,梢节踝,相联相制,出步落腿有缠绵意,有屈伸势,柔和利滑,细绵不断,节节贯串。

动势之时,以足领膝,以膝领胯;静势之前,以胯催膝,以膝催足。

以致动静一源,不知谁之为领,孰之为催;而又领之为催,催之为领。轻轻提起,慢慢潜行,默默催止,弧进弧退,全神贯注,气势腾挪,神行连绵如行云,恍若身置太虚中。

太极步行之于腿,举步要轻,动步要灵,落步要准,虚实分明。

所谓虚者,非空,非全然无力,其神相连,其势不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

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完全占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两腿虚实的变换,不能骤然而来,倏然而去,变转交替得越细致越细腻越好,此渐虚而彼渐实,此渐实而彼渐虚,不断流变,逐步转换,中和在抱,气定神闲,沉着而轻灵地前进后退,自然无迟钝滞泥之弊。

蹬之于足——其根在脚,脚踏实地,足跴五行(或足跐五行),劲起足根之谓也,非仅止起脚蹬而外击也。

“跴”与“跐”均为踩字之古异写,故蹬之义在此主要为“跴”“跐”即踩也,踏也。

足方,像地比坤,以其能承载一身之重,静如山岳,有磐石之稳,动如舟楫,无倾倒之忧,故为一身之根基,稍有不合,全体之气俱不和矣。故曰:“足为地关生命扉”。

太极拳运动其根在足,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足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完整一劲。完整之劲通过足而作用于地,蹬而反作用于全身,故其根在足。

正如陈鑫所说:“(足之)运动是后跟踏地,渐至趾、通谷、大钟、外腓,以及隐白、大敦、厉兑、实实在在,踏在地上。”

实实在在的踏在地上,是合力之谓,要紧在足根踏实,五趾微微蹑摄,整个脚掌掌缘贴地,而足心涌泉形洼虚涵,如猫之蹑足而行,“千变万化由我运,脚打踩意不落空”此即为“脚踩涌泉”。

脚踩涌泉,则足有蹬劲而下盘稳固,举步轻灵。配合虚领顶劲,则有顶天立地之气慨。若“涌泉无根腰无主”,则“力学垂死终无补”。

运之于掌,贯之于指——即一身之劲气,练成一家,劲起脚根,注于腰间,敛入脊骨,布于膊,通于掌,贯于指之谓也。即形于手指也。

《太极指掌捶手解》曰:“自指下至腕上,里者为掌,五指之首为之手,五指皆为指”即自指根端至腕间的部分(不包括手指)里侧为“掌”,俗称之掌心。掌连手指,即上肢腕以下,为“手”,俗称之手掌。五指为“指”,俗称手指。

掌指为力梢,为喉头之宾辅,门户也。故须“运之于掌,贯之于指”。

以杨家太极拳为例,行拳掌要含虚,四指自然微分,大拇指圆张,成八字瓦楞掌,或称荷叶掌,亦称美人掌。

掌宜坐而指宜舒。掌心形凹而含虚则灵,善粘贴而运而利蓄劲。

蓄劲之时,其气由上而下,由指掌而肘而两肩收入脊骨,注于腰间,沉于足根,起而反作用于全身而行发劲。

发劲之时掌心劳宫微吐,其意微凸,则能得实而弹发。其时气由下而上,劲起足根,发于腿,主宰于腰,敛入脊骨,布于两膊,运之于掌,贯之于指,喷薄而出,是谓“出劲”,亦是“出精”。

蓄发吞吐之间,能“运之于掌,贯之于指”,方能作绕指之柔而至柔至刚,充分发挥“手是天关机势门”的作用。

敛之于髓——即内敛其神,外聚其气,动牵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之谓也。

太极拳以修心养性为旨,故放心之意,外驰之神,宜收敛于内而心神专一;虚静归定,聚气敛神而不外散越。

欲要神气不外散越,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须腹心松净,五灵沉着,劲宜曲蓄,气宜直养。

概言之即“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

先天之气宜稳是指,以心行气,务沉着,而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顺逐,而便利从心。

后天之气宜顺是指,呼吸和顺,吐惟细细,纳为绵绵,似有若无,一任自然。

气无暴动则二气和也,和则气垂中宫,八方鼓荡,流通活泼,虚明通达。中和之气周匝一身,轻通腠理,穿渗于膜络,深入于筋骨,浅入于五脏,深存于丹田。一开一合,犹橐之无底,籥之相通,浑浩流转,百脉融通,表里精粗无不到,是谓直养浩然之气。

炼气至极处,开之与合,开中寓合,合中寓开,开即是合,合即是开,气皆敛入脊骨。气即是劲,故为劲气,气敛之入骨,即劲敛之入骨,亦即“敛之于髓”。

炼劲入髓,炼劲归根,劲贯周身,则功入化境,天然逸出。故陈鑫曰:“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

达之于神——虚宁归定,神得凝炼,虚明通达,总归神聚之谓也。

神有广义之神,即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

《灵枢·本神篇》曰:“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气,气舍魄”“脾藏营,营舍意”“肾藏精,精舍志”。

古人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其神主宰,是谓“六神”(汉张衡《髑髅赋》)。

神又有狭义之神,是单指藏于心的神。神是统帅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最高的生命活动,在人身居于首要地位。

太极拳之所重者,惟精、气、神、劲。精者元精,神者元神,气者元气,劲者内劲,亦即内气。

精炼而聚,气炼而凝,神炼而固,劲炼而整。

可见精气神劲实无分割,其性、功、体、用亦相统一于神。

所以太极拳敬以直内,主张神聚而达之于神。

神固于内,则清虚栖心而不诱于外,故神自宁定,体自松静

神定则心意空灵,卓然常明;体静则百骸松和,常应常灵。

神形和合,诚于中而形于外,在精神启迪下,以心行气,意到气到,气到劲至。此由神而到劲,即由神达劲,是谓“上情下达”。

上情下达,用功日久,由懂劲而豁然贯通,知眇瞻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而接及“浑然无跡,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之神明。

此由懂劲而达于神明,是谓“下情上达”。上情能下达,下情能上达,是谓通达;能通达则曲伸开合攸往自由矣。太极达此境界,则其运动之功,浑浑穆穆,全泯跡象,而达虚化,是为达神。

凝之于耳——行功专注,务求心静,凝思寂听之谓也。

耳乃灵性之物,监听之官;系肾之窍,为络脉会聚,肾气通达之舍。

太极拳行功神定自若,守中气、绝杂念、蓄眼神、凝耳韵,皆为聚神固肾。肾欲固,耳须凝,耳不可使有所听,能勿听则心专。

初时听而不闻,功弥久而心愈静,神愈宁,听觉凝闭,声不入耳,而致闻而不听矣。此非不灵敏,而是致虚极,守静笃,耳听左右背后,恐有不虞侵凌,人有后来者,虽微动风声,亦能察觉,皆因心气极静极平,而至耳目聪灵,而能无所不听,故凝之于耳使无所听与高度灵敏之无所不听为之统一。

息之于鼻——神蛰气穴,以心驭气,绵绵若存,似有若无,一任息于鼻孔出入之谓也。

肺开窍于鼻,鼻为肺之征候。

息之于鼻,是因为鼻子在人体中属于呼吸系统,与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共同组成的人体内的呼吸通道,由其达到绵绵密密,幽幽微微,柔顺定聚的调息状态。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旁鼻窦所构成,是一个理想的“空调器”。

由于鼻腔内粘膜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收缩和扩张功能。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气候是否变化无常,都能进行不断的调节。这样当外界的空气经过鼻子的通道时,通过腔内循环的散热或加热,以及粘膜的调节,使进入的空气接近于体温,从而避免了下呼吸道因气温过于悬殊而受到不良刺激。

其次,鼻子又是一个奇妙的“调湿器”。

由于鼻腔内粘膜上含有大量的粘液腺,浆液腺及杯状细胞,它们每昼夜可以排出约一立方升左右的液体,这些液体,除一小部分流入咽部外,大部分起润湿进入鼻腔内空气的作用。保证进入腔内的空气,其相对湿度始终维系在75%,从而有助于气管的纤毛运动,以及肺泡内气体的良好交换。

此外,鼻子还是良好的“过滤器”。

当浊气(含烟尘、细菌及有毒物质的气体)经过鼻子通道时,鼻子的第一道关卡、鼻毛,就能阻止这些不速之客的入侵。有幸经过第一道关卡者,还会被鼻腔内的溶菌和抗病毒的免疫球蛋白所清除,从而达到初步过滤的目的,避免侵袭肺部。

鼻子良好的天然条件,可使太极拳“仰仗于鼻息”而使呼吸细匀、深、长。呼吸时舌自然抵上腭,口虚合,脸容正色从容,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升降开合,悉从心起;呼吸相随,神息相依;心肾相交,下照海底;内收丹田,息息归根。

呼则形松如落雁,吸则意紧气随行,自然地保持肺部顺畅换气,自可避免气息之乖乱,去掉伤害心神之机因;从而使太极拳符合静、松、稳、匀、缓、合、连之要旨而问津太和元气;使太极拳圆而且满,一气贯串。

呼吸于腹——即采取吐纳之术,调息生气之道也。

呼吸、采取、吐纳是生命活动的特征之一。

采取者,采天地之灵秀,取日月之精华。吐纳者,吐胸中之恶浊,纳自然之清虚。太极拳之吐纳呼吸纯任自然,所以太极拳之气法须从浅近之利用肺器官之后天呼吸,即由“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调息外气而入门,而由利用丹田之先天呼吸,即由“呼吸于腹”调息内气而登堂入室。

腹为内外通衢,劲气之源。呼吸于腹,就是负阴抱阳,“拿住丹田炼内功”即拳论所谓“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

何为拿住丹田?就是上则上提玉楼,舒胸顺背,“无留横气于上”,气沉丹田而护肫,是谓“天覆”;下则“裆间撑开半月圆”,尻道上提,龟尾升起,托起丹田而裹裆舁腹,是谓“地载”。天覆而地载,则拿住丹田了。

而太极拳是以虚其心,实其腹为炼养原则的,虚心即须含胸拔背,实腹则须气沉丹田。气能沉丹田,则腹心松净,而后气能腾然;气能腾然则鼓荡,而后意气换得灵。“意气换得灵”即为自然之腹式深呼吸,亦即“呼吸于腹”。

吸气蓄为合,呼气开为放,一呼而气沉丹田,一吸而气贴脊背。

开合鼓荡,活泼变化,气动身随,载沉载浮,忽隐忽现,哼哈二气随丹田之动而无有不动,随丹田之静而无有不静。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绵绵密密,幽幽微微,柔顺定聚,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内气潜转,劲由内换,调息不废,真气丛生。炼气至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

“息者,自心也,自心为息;息者,真息也,即南华之踵息,泥丸之胎息。”故太极拳“息之于鼻,呼吸于腹”,纵心奔放,采取吐纳,调息生气,皆乃自然应激之反应。蓄吸发呼,合吸开呼,虚吸实呼,既不用力鼓荡,亦不假意支配,不急不徐,顺其自然,一如鼓风之橐龠,呼则随吸,吸则随呼,即吸即呼,即呼即吸,开合鼓荡,川流不息。能于不觉呼吸而为呼吸,则全身血脉通畅,腹内松净气腾然,而气遍身躯不稍滞了。

纵之于膝——膝由股骨、胫骨及髌骨(膝盖骨)构成,其有纵身之灵,闪展纵跳之赋,盘旋屈伸,蹿奔弹腿之能。在走架行功中,根节胯,中节膝,梢节踝足,相联相制,其中膝起屈伸、传导、回转、纵腾之作用,故谓“纵之于膝”。

膝之为功,内曲而外直,其势虽曲而伸,裆深而藏,忽然而来,倏然而往,此纵腾之妙也。

太极之步法,模拟五行,进、退、顾、盼、定,回转扶势,都须先提大腿,蓄劲于膝,膝曲而伸,虚实渐变,脚下自有自尔腾虚之感;出步落腿,纵膝投足,动必有源,而使膝寓有伸缩弹动之活力,犹如猫之蹑足而行,沉着轻灵,虚实分明。

虚,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伏而后起,起而后伏,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是谓纵。

实,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行拳运步,足起望膝,膝起望怀,合而即离,离而即合,有缠绵意,有曲伸势,由根到梢,节节贯串,是谓腾。

能纵腾,则气势腾挪,见象而闪,见形而化,飘若凌云,形跡杳然;能纵腾,则能支撑八面而稳固厚重,八面转换而轻灵圆活。如是则精气神贯注,意透脊背,劲发于根,注于丹田,形于足趾,千变万化由我运,行之于腿,而蹲伸;纵之于膝,而连腾;蹬之于足,而踩沉。气之鼓荡,劲之纵腾,周身全局,脚打踩意,一呼而纵,一吸而敛,伸可成曲,住亦能行,曲如伏虎,伸比腾龙,行住无迹,曲伸潜踪,犹如猫行,则完整之太极步成矣。

发之于毛——合气血之和,导劲气之行,引津微之泄,阳而不期,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和顺积中,畅交于内而泄于外,发之于皮毛之谓也。

人体毛发,遍布人体外(阳)侧,六阳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遁行之表,即手之背,膊之外,腿之侧,脊之背。因系神经、经脉、膜络分布密集之处,触觉非常敏感,故曰:“混元一气感斯通”。

毛发之所系,虽不列于五行(五脏),无关于四体,似不足论。

然毛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气为劲之源,劲为太极神明之途。故纵不必本毛发以论气,然断不可离乎血生气,是以不得不兼及于毛发。

张三丰曰:“太极混元皮毛功,无形无象全是空。”此即《太极拳打手要诀》所谓:“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

所谓皮毛要攻,就是“发之于毛。”皮毛如何攻?空洞其心而气机和调,真一其意而神得凝炼,心无挂念,处处关津处处松静,内应五脏,外通五官,精气神旺,气充劲足,贯透于骨膜,穿透于筋膜,敷布于皮膜。劲气布于皮膜之外形成罡气,致使浑身毛发皆凌竖警起,坚如我身之力。

毛发能冲冠,则血梢足矣,出露体外而胜于攻守。

如此修炼皮毛之功,真积力久,自得运动知觉,外在听之以觉,触之以觉。听之灵,则意有所感,神有所施也,稍触即知,至轻如一羽,极微如蝇虫;均能不暇思索,不烦拟议,即松化虚净而不能粘着其身而加着也;听之灵,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方能得拳权引进落空之妙;听之灵,则有触乃发,接而化打,勃然焕然,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也。

发之于毛又解释为津微泄于皮毛,轻透表汗。

何为津?“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灵枢·决气篇》)太极行功,精神熔融躯体,心意顺达四梢,功劲通透体态,气血遍布经络脏腑。在有氧代谢的情况下,保证太极拳运动的质和量以及适量的强度,从而气血通畅而汗津,使人汗水湿润,通体爽透而又决不过量,如此六经通道疏通,“水道”通调,疏泄平衡,人体气血旺盛,精神充沛,自然能得精气神之里,而促筋骨皮毛之表,露华于外而肤华毛灵。

是皆因血脉流行,毛发健举,应乎自然,内充实而溢发于外,即拳论之所谓“血旺则发毛盛”。发之于毛是太极拳进入“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高层次的特征之一。

浑噩一身——浑噩即浑浑噩噩之缩略词。浑浑,浑厚愽大貌;噩噩,严正肃穆貌。后则用浑浑噩噩形容浑沌无知,愚昧糊塗。后世称上古为浑沌之世。

浑噩为太极拳所用则是指阴阳未判,虚实莫测,动静无分,开合未定,刚柔浑然,万般浑然皆归中之返朴归真的浑沌状态。故阴阳、虚实、动静、刚柔、开合之相对待,即为一混沌。浑噩一身者,言完全包括于身之意也。

太极拳心驻清光,敬以直内,外之整齐肃穆,内之虚静统一,敬静之功夫也;行拳炼功,五灵沉着,抱神以静,敬静之气象也;笃恭以安身,虚无以静心,外忘宇宙,内遗形骸,摄末归本,阴阳会通,一意冲和,包裹混沌,则劲气盈满于内,形骸浑圆于外,拳艺达神明而豁然贯通,复又何疑?太极难运是精神,炼拳行功能做到心中无物,念头不起,则心意虚静而终跻浑然。此即为浑噩一身,“浑然人天尽浑然”此太极之道也。

十六关要论》总结了太极拳对于全身的要求,“表里精粗无不到”若不明个中道理,虽依势作用,法无效矣,于太极拳道终难问津。(本文完)

附:

来源:传统武学

请欣赏短视频

投稿邮箱34813235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