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简介】

马汉跃 祖籍山东,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国家画院访问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科创诗词工委专家委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行为法学会法治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国画院副院长,加拿大维多利亚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华北科技学院名誉教授,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顾问,钓鱼台国宾礼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历任《文艺报》中国书画博览专刊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艺术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名家工作室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等。

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军事博物馆、全国政协礼堂、民族文化宫等国内重要场所及美国、意大利、阿根廷、日本、韩国、加纳等国家举办个展和联展,作品被海内外多家美术馆、博物馆及大型机构收藏,先后赴欧美亚非十几个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采风写生,进行展览和学术交流。曾获首届世界华人美术金笔奖、龙文化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等。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国务院《经济要参》等重要内参特发专稿予以介绍。

出版有长篇小说《多尔衮》《你是我的宝贝》、艺术文集《如是我闻一一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访谈录》、散文集《倾听》《赠你一朵春》、散文诗集《永远的红果树》《不沉的舟》、诗集《蔷薇集》《马汉跃抒情诗选》(中英对照)、山水画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马汉跃作品精选》《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论画诗一百首》《借山问道一一马汉跃山水画作品鉴赏》《师古图今一一中国画名家档案·马汉跃卷》等文学、美术、书法著作三十余种。

立象尽意,北骨南韵

——马汉跃山水画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 尚 辉

马汉跃的山水画作品在继承与创新的实践中,显示出其不同寻常的艺术潜质及良好的艺术感受力,他以独到的笔墨语言与恰到好处的整体把握为我们营造出新的山水图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读马汉跃的近期作品,如《青山为邻翠连天》、《日出尼山》、《九鼎莲花》等均能传达出一种雄浑朴拙,苍润、古雅的气息,既有南派山水的舒展、空灵,又有北派山水的刚猛、豪放;既有水墨交融的滋润,又有枯笔飞白的刚劲;既有泼墨挥洒的厚重,又有细线勾勒的灵动。他以自己独特的感悟抒写着笔墨的苍润之美,在创作实践中把南北不同的画风进行了融合、互动,取长补短演绎出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的现代山水新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汉跃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这在中国美协会员中极为罕见,马汉跃不仅有丰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同时他也十分敬重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精神,他曾系统的研习过范宽、龚贤、八大、四王等大量古代山水画大师的名作。他喜好石涛的泼墨破墨,汲取沈周的笔势简练,推崇徐渭的水墨写意,领略四王的笔墨精邃,从而在创作中融古贯今,推陈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挥毫时能阔笔大写,尽展水墨交融的的气韵和墨彩绚烂的雅逸。此外,马汉跃还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正是这种全面的学养,方促成了其富涵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他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情感溶入写心写意的味道,从而在继承中求创新,在冲突中求融合,使笔墨的情感张力达到和谐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作为传统的视觉表现形式,其独具的艺术审美价值又是其它画种所不能取代的。画家寄情山水,以肆意的笔墨,洒脱的笔法去勾勒理想的山。这也是马汉跃能在山水画领域取得成绩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自古讲求诗、书、画、印四能。当代画家中,具备诗书画印全能的日渐稀缺。马汉跃之所以能在山水画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同他全面的学养是分不开的。他喜读诗书,早年就开始临习碑帖,金文、石鼓、汉魏碑刻、孙过庭的书谱、二王的行草,奠定了扎实的书法功底。他深知书画同源,故书法用功尤甚,深知书法于绘画大有补拙之功。他的书作字势横展,波折突出,严谨不失灵动意趣,古朴遒劲,淳厚雄浑,泫然大气;其印古朴雅致,圆润劲健,极富古玺之质感和意蕴。所以他的画作有笔有墨,通过线条的律动感来构成画面的恢宏气势,笔意纵横、变化多端,形成了其独具神韵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讲求立象尽意。马汉跃非常善于处理画面中“情”与“景”的关系,正是因“意”与“象”的关系不同,使意象类型也产生了分别。如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天真”、“自然”的格调,“兴象天然”,力求把主体情思尽可能隐没于自然的本来面目之中,隐“意”而显“象”,客体为主,主体为从。如入无我之境。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突出主体情思,把外在对象作为心灵的寄托,浓情的投射,以我为主,物象为从,我为体,物为用,营构“自我之境”,在我国诗论中,前者属“兴象”类,后者属“喻象”"类,诗画相通。马汉跃的作品大概也可分为两大类,即“兴象”“喻象”交相为用。马汉跃在创作中把浓清灌注,投射到形象之中。他的画重气势,重神韵,重意趣,他把气、理、情、意、趣融为一体,他以自己的方式方法,真诚地写自然之神韵,有“尽广大而致精微”之妙,较好的展示出其高超的绘画技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笔墨集造型、传意、流美于一体,是高度凝炼,浓缩的艺术手段,是多功能的复合载体。前人论画说“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笔墨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形而下的工具和手段,它所表现出的笔情墨趣是形而上的,它既具独特的形式美感,又具人们情感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一幅中国画的笔墨,要能在表现形、势、韵、性等诸方面都达到令人叹服的高度,才是充分发挥了笔墨的功能,才称得上是笔精墨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马汉跃的作品中,画家融主观情感、性灵于客观的景物之中,看似平淡又可见奇险,山峦重叠,开合有序,结构严谨,沉稳又富于变化,设色古雅沉着,营造出一种纵横恣肆、气韵高古的意境。他以今人之心写古人之意,能达到这种境界实属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观马汉跃的系列作品可以看到,他的山水画从宋人丘壑、元人笔墨中得悟,对董其昌的用笔施墨有深刻的理解,又进一步登石涛的堂奥,在墨法上得力于黄宾虹。正是因其深厚的传统功力,使其作品能出古化新,自铸体貌。尤为可贵的是他的画作繁而不乱,密集而不板,繁密有度,设色古雅,并以笔墨线条的律动感来构成画面的恢宏气势,进而形成了笔意纵横、变化多端,独具神韵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山水画笔墨语言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笔墨语言的运用中,他师承传统又能以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赋予其作品以时代精神,成功的融入现代的构成和丰富的色彩,为其作品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他善于用墨,正如他对黑白有着诗意的理解,他以精墨大写,直取山川灵魂。正是他能娴熟地运用这两种特质,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山辉川媚之姿,又能有蕴玉藏珠之富;呈示出厚重磅礴的气势;他擅于放笔抒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东方水墨的无穷魅力,形成富涵文人气象的笔墨语言特色。马汉跃的作品呈示出的是传统面貌,但又由传统风格转向意向形态,即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借助笔墨,情感和他丰厚的传统学养与现代审美意趣的自然流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汉跃的作品具有平淡古雅的审美意趣,他的画作较好的传承了中国画艺术特有的清空,超然,蕴藉与典雅,在其作品中体现出东方式的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和儒释道禅文化意韵。在提炼笔墨的同时,马汉跃不为时风左右,并能着力提高学养,拓展视野,融汇中西。因此说,他是一位极有潜力的画家。他以他辛勤的努力和独特的探索,走出了一条属于他自己也更具有东方文化哲学意蕴的中国画创作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