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月集》书影

人意山光俱佳色

文/旷瑜炎

我用“人意山光俱佳色”作题目,其实是借《徐霞客游记》开篇写宁海天台山一文“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之意。人意是人为主观的,山光是自然客观的,书画能做到自己觉得美,欣赏者也认为美,美美与共,便步入佳境。我想这种感觉岂只书画,人间什么事不都是这样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月集

2023

李勇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秋林晚翠

106cmX29㎝

前不久,蛰居南岳紫盖峰已数载的青年书画家李勇,送给我一本他2022年新汇集的书画作品集《守真》。“守真”,语出庄子《南华经》:“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以所累矣”。慎重的持守自己的真性,不要看重身外之物,那么就没有牵连,庄子认为“真”就是精诚到极高的境界。“真”指人的本性,本质,“守真”就是守住自己的纯真本性、操守、原则,保持一个人的真元、真常之性,取法自然,纯真向上,不受世俗的约束。与守真相关的,还有“抱无守一”,也是道教精微义理之一,即排出心中杂念,保持心神清净,养气存真,达到身心平和。其主旨是守住自己的精、气、神,使之不内耗,不外逸,长期充盈体内,与形体相抱而为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宋·王洋诗

57㎝X32㎝

《守真》汇集了他近年的书画作品66幅,其中书法作品54幅,山水画12幅。我不是书家,也不是画家,更不是书画艺术的鉴赏家,我只是感觉其书路广,篆隶楷行草皆有涉猎,尤以行书见多、见好。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表现的载体,书法家通过点、线的相互组合,用强弱、高低等规则的节奏变化,使自然物象和书者的内心情感与审美理想得以充分表现,成为书家情感外化的主要形式。现在书法艺术是朝着书体多样化方向发展,通过点画和结体的变化,创造出许多风格的流派。楷、行、草各体流行后,沿用至今,尤其是楷书和行书,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字体。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必然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特征,书法尤其如此。在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有两大基本体系,一是自然物象说,一是人格象征说。古人认为人是万物精华的集中体现。从书家的角度看,书法的品格与书家的人格修养密不可分,所谓“字如其人”,“书品即人品”。我这里所说的人品是指与书法直接相关的内容,如才学、性情等。“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我想,真正的字如其人,应该是指书者内在精神与书法作品的风格的“暗合”而成,而外表的字如其人则不能体现、至少不能完全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只有作品像作者内在的精神性格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字如其人,而像外表的字如其人则无法体现。从这个层面上讲,书法应是字如其心,而非字如其人的表象。记得宋代诗人陆游有一句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对于书家同样如此,“诗外功”对于书家指的就是生活体验,学识修养。要使书法格调高起来,没有“书外功”是达不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我意·天机 联

69㎝X14㎝X2

1995年12月出生的李勇,来自娄底新化山区农村,且家境贫寒,自幼聪慧好学,刻苦用功。从河北美院毕业后,他不慕繁华大城市,不跟风随流,不抛头露面,先是选择跑到被称之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中国道教圣地的武当山,他喜欢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每天关闭自己所有的通信工具,在较长时间里不同外界联系,保持着一颗安静的心,整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在那段日子,他竟然创作出了200多幅书画作品,他的刻苦和勤奋让我钦佩。几年的大学生活,已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他现在主攻的行书是以王羲之和米芾的字帖为主,王羲之创造出了一种劲健流派“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体,其行书更创新自我,一空前古。米芾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就传统书法来讲,米芾书法是对王羲之书法系统的出新,是注重经典美的书法,他堪称当时的革新派,他对王羲之书法系统地进行一次深刻的变革。米芾书法中险中有稳,稳中有险,达到了险与稳的极致。有人认为,现在学米芾,有利于向更好、更健康的书风回归。如今是一个重视书法技术、技法的时代,这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书法发展到今天,重技是一个必然的方向,选择王羲之书法系统,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山水小景

46㎝X29㎝

再说说李勇的山水画。大学毕业后,他不是急着找工作,而是跑到杭州中国美院进山水画研修班继续深造。师法自然是古代文人、画家学习山水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和创作水平,在那里他拜名家为师刻苦学习。他的画作让人看上去一是宽广、宏达,方寸之间见万里,有气象万千的感觉。二是有深度,一层一层向远延伸,似无穷无尽,意境深远。中国山水画主张以意为主,强调表现,意造境生,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与他闲聊之中,他喜欢八大山人的画作,因为八大山人的画作特显空灵。这位明代皇家嗣孙在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他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了与世隔绝,便在书画作品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也许是因为亦僧亦道的孤寂生涯,中晚年后,他在书画上均达到了艺术至高境界——“圆简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五代十国·李煜词

40㎝X14㎝

2015年李勇来到南岳,先是住在福严寺,一边学禅修行,一边参加由福严寺与南岳区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大慈书院公益书法班做公益班主任。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他在2017—2020年先后分别在北京、山东淄博、湖北十堰、柬埔寨成功举办了个人书画展,年纪轻轻的李勇也算是小有名气了,可他不骄不躁,对南岳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愈加热爱。他深深懂得,书法要拜古人为师,更要向大自然学习,“道法自然”才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松谷烟岚

77㎝X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爱看·静研 联

69㎝X14㎝X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八:宋·柳永词

40㎝X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兀坐溪头人不去

128㎝X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山水小景

36㎝X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万物·四时 联

69㎝X14㎝X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二:夏木垂阴

114㎝X3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白云深处

40㎝X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四:唐·杜牧诗

69㎝X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月集》书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勇

1995年生,湖南娄底人。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学院。

个展:

2017年,北京

2018年,淄博

2019年,十堰

2020年,柬埔寨

出版:

《就这样》

《刚好》

《守真》

《心月集》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王九玲

主编 | 廖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