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脚步日渐临近,家家户户团圆之时,亲朋好友间的聚会气氛渐浓,欢聚的餐桌上,推杯换盏间,总免不了畅饮几杯。每当这时,人群中就会出现那么几位,酒一下肚,脸上便迅速染上一抹红霞,犹如桃花盛开,煞是有趣。与此同时,也有人豪饮千杯仍面色如常,仿佛酒精只是清水过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个老生常谈却又时常被误解的话题——喝酒脸红与酒量大小之间的那些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坊间流传着一种看法,认为喝酒易脸红者是因为酒量小,不易脸红者则是海量之辈。然而,科学揭示的事实恰恰相反,脸色是否变红与酒量大小并无必然联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酒精进入身体后发生了什么,也就是酒精如何代谢。当酒精进入人体,经过肠胃吸收,进入血液后,10%的酒精会伴随尿液、汗液和呼吸排出体外,剩下的90%的酒精靠人体的肝脏来代谢分解。其代谢过程主要经过两个关键步骤。乙醇脱氢酶(ADH)将酒精转化为乙醛,随后,乙醛脱氢酶(ALDH2)接手,进一步将乙醛分解为无害的乙酸排出体外,这两种酶同时作用,能够迅速帮助肝脏代谢酒精,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研究表明,喝酒脸红的现象主要源于个体遗传差异及体内特定酶的活性水平。正常情况下,乙醛会被乙醛脱氢酶快速代谢掉,但有一部分人群,由于携带ALDH2基因突变,其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无法有效分解乙醛,于是,乙醛在体内积累,引发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造成饮酒后面部潮红。这种状况在东亚族群中尤其常见,例如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和新加坡华人之中,约有35至40%会在饮酒后会出现“亚洲红脸症”。

相比之下,喝酒不脸红的人并非意味着他们的酒量就一定大,或者身体对酒精的耐受性更强。他们体内通常拥有正常运作的乙醛脱氢酶系统,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乙醛,因此即使摄入大量酒精,也可能在表面上表现出相对平稳的状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受酒精的影响,过量饮酒同样会对他们的肝脏、心脏和其他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可能诱发各种慢性疾病。所以,脸红与否并非衡量酒量的标准,它实际上反映了个体对酒精代谢能力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误以为脸红源于酒量不足,可通过多饮锻炼来改善。殊不知,脸红这一现象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复杂且关乎健康。有人试图通过药物抑制酒精转化为乙醛以缓解脸红,这样做虽能短期遮掩症状,却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乙醛在体内积累并未减少。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中心的专家曾警告称,此类做法隐藏着更大隐患,它非但不能根除问题,反而可能加剧乙醛对机体组织的损害,并提升罹患癌症等严重健康风险。因此,借助药物掩饰脸红实属得不偿失之举。

南加州大学酒精与大脑研究实验室主任Daryl Davies说:“这是一种危险的做法,因为人们可能会因为一段时间内对酒精的影响认识不足而过量饮酒。”、“但最终乙醇会使体内代谢系统饱和,酒精的影响程度加深,导致人的行为变化增加,包括更大的判断障碍,甚至因酒精中毒而死亡。”、“增加饮酒量,也会增加患胃癌、食管癌症和鳞状细胞癌等癌症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我们在酒局上该如何做呢?首先,不论是脸红还是面不改色,都不应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继续饮酒的标准。对于所有人来说,合理控制饮酒量、保护身体健康才是关键。另外,饮酒的原则在于“适度”,喝酒宜慢不宜急,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可收藏以下几个解酒“妙方”:

1、酒后可以喝点蜂蜜。蜂蜜富含维生素,喝蜂蜜水能够促进代谢,促进肠胃蠕动,进而促进排泄,能一定程度缓解饮酒带来的不适。

2、饮酒前可吃些点心,比如一小碗粥、几片面包、一杯麦片等,能缓解酒精对胃黏膜的刺激,稀释酒精浓度,并提供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利于酒精分解缓解不适。

3、在喝酒过程中喝水也可稀释酒精在胃里的浓度,促进酒精通过尿液的排出。

4、酒前不应多喝牛奶。因为牛奶富含蛋白质、钙质,容易刺激胃分泌胃酸,对一些患有胃炎患者,喝了牛奶之后再饮酒反而是火上浇油

总之,在享受节日欢聚的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酒精消费,记住:适度饮酒,健康过年。毕竟,真正的团圆和快乐并不在于杯中的深浅,而在于身边人的陪伴和共享的美好时光。只有做到理智饮酒,才能确保我们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让欢聚时刻更为和谐美好。而对于那些喝酒脸红的朋友而言,尤其需要正视这一生理现象,理解其背后的健康警示,拒绝为了表面现象而采取有害健康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