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看云赏云。旭日东升的清晨,朝霞斑斓,让人神清气爽;日薄西山的傍晚,晚霞绚丽,让人赏心悦目;即便是青天白日,碧空如洗,白云朵朵,也会让人心旷神怡。
云朵与天空相伴相生,总会带给人们多姿多彩的风景。抬头望天,看着云朵随风变幻,放飞思绪,想象着云朵像某个动物,或者某个人物,或者某个景象,再给它们编织一个美丽的故事,心情也就会变得十分惬意。
而在古诗词里,也有各种多姿多彩的云。譬如: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蔡襄,字君谟,今福建仙游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最著名的还是其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他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合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也叫“宋四家”。他也曾作过一首与云有关的诗作。
蔡襄36岁那年秋,自北苑园监制贡茶后,返回福州寓所。梦游洛中,见嵩阳居士留诗在屋壁上,还记得两句,于是写下一首《梦中作》。诗作原文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际乌云含雨重,
楼头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何在,
青眼看人万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的大意是:
远望天边,那团团乌云,饱含着浓浓的雨意。
近看楼前,那一轮红日,把青山照得格外明丽。
古时嵩山那位有才德而不仕的高士许由,如今他又在哪里呢?
倘若嵩阳居士还在,他必然会正视我、尊重我,即便是相隔万里,我也会表达我的向往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襄这首《梦中作》是一首写景抒怀七言绝句。
整首诗先描绘了一幅奇丽景象,一方面是乌云含雨,一方面是红日映山,不知是阴是晴,一派梦语。然后,借怀念嵩山古时的神仙、隐者,表明如今世上追名逐利人多,超然尘外的人少,独有自己与古人遥隔千载、万里而心却相知相通。
全诗立足现实,借景抒怀,诗境特奇,立意新颖,语言明丽,出语新警,格调清新,婉而多风,境界高远,蕴藉深邃,紧紧围绕诗题“梦中作”,凭借着梦中稍纵即逝的灵感,结合平时的心志,自然倾吐而出,恰如奔泉出山,亦好似清风振叶,有如神助,非寻常笔墨所能企及,从而表达了自己忧世有心而救时无术,既慕隐居而又难能如愿的矛盾心情。
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蔡襄当时生活在北宋初期,北有辽国,西有夏国,虽然在宋真宗、宋仁宗两朝,先后与辽、夏达成和议,但是,赂敌求和,等于饮鸩止渴,不仅削弱了宋朝实力,更壮大了对方,形成不战自困的局势。可以说时局就像蔡襄梦中的天气一样,阴晴不定。也可以说,蔡襄梦中的天气就是隐喻时局。只不过蔡襄作为一个官职不大的文人,实在是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只能是白白地羡慕那些隐居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