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陈静

2024年开年以来,多只新基金进入快速建仓阶段,不少刚成立的次新基金净值已出现波动。

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市场震荡调整的背景下,次新基金建仓速度差异较大。部分基金经理采取快速建仓的策略,股票仓位已高达90%以上;部分基金经理建仓趋于谨慎,采用逐步加仓的策略。

次新基金建仓节奏各异

今年以来,在市场延续震荡格局的背景下,新基金建仓节奏各异。以近3个月成立的基金来看,大部分基金产品净值已出现波动迹象,显示出基金已开始建仓。

有的成立不到半个月就开始建仓,如1月12日成立的万家医药量化选股,目前净值跌幅已超4%。

最近披露的基金四季报也显示,部分2023年四季度成立的次新基金股票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例已在90%以上,建仓较为积极,如万家周期驱动、华西优选成长一年持有、博道红利智航、长城国企优选等。

业内人士表示,新基金建仓往往有6个月时间。当前阶段显示出的积极建仓布局行为,或是出于对部分板块中长期发展机遇的看好和当前阶段市场布局机会的把握。

博道红利智航基金经理杨梦在四季报中表示,考虑到市场处于高性价比的投资区间,采取了快速建仓的策略,配置基于中证红利指数的增强策略。长城国企优选基金经理储雯玉在四季报中表示,该基金于2023年四季度完成了建仓目标,重点配置了各产业链国企龙头,选择具备高股息收益率特征或产业链地位提升的优质标的。

不过,也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建仓表现相对较为谨慎。鲍无可管理的景顺长城价值发现于2023年10月底成立,目前股票仓位为39.9%。鲍无可在四季报中表示,该基金注重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理念,于四季度缓慢建仓。

此外,刘旭管理的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杨金金管理的交银瑞元三年定期开放混合基金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股票仓位分别为33.11%、8.8%;何以广管理的兴证全球可持续投资三年定开混合、钱思佳管理的泉果嘉源三年持有期混合近期净值现小幅波动。

大部分业绩表现不佳

市场整体调整,大部分刚建仓的次新基金业绩表现不佳。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收盘,以近3个月新成立并披露净值数据的80多只主动权益基金来看(A/C类合并计算,下同),近九成产品成立以来为负收益。

其中,成立以来亏损幅度超10%的有12只产品,如中欧半导体产业、华西优选成长一年持有、平安先进制造主题、招商精选企业等。

对于基金净值的下跌,华西优选成长一年持有的基金经理李健伟在四季报中分析,该产品建仓节奏较快,这导致净值有些许回撤。“投资风险的最大来源是不认为投资有风险,较高的风险容忍蕴含着实际的高风险。当前A股市场人气低迷,投资者是普遍过度关注风险的,而此时风险补偿恰恰是偏高的,实际的投资风险是偏低的。在趋势下跌的过程中,可能产品净值会有阶段性回撤,但是基于一年持有期产品维度而言,在目前市场阶段持有相对乐观的展望。”他进一步补充。

从业绩波动较大的基金产品来看,次新基金建仓主要集中在两大方向:一是半导体、先进制造、机器人等大科技领域;二是目前处于市场低估位置的医药、消费等领域。这些新基金建仓的领域也是今年以来跌幅居前的板块。Wind统计显示,申万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指数今年以来跌幅均超10%。

看好市场性价比

当前,不少基金经理在2023年四季报中从宏观经济、政策面和市场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与展望,大多数对后市表达了较为乐观的态度。

对后市研判上,万家周期驱动基金经理叶勇认为,2024年一季度市场的格局是探底上行,对股票市场总体应持偏乐观态度。从国内宏观经济周期角度看,本轮库存周期下行大概率已经见底,后续有望呈现缓慢上行的弱复苏态势。此外,从政策面看,已经进入右侧阶段。从股票位置来看,与传统经济关联度高的大盘价值股估值处于历史上接近最低分位的水平,因此,从基本面、政策面和股票市场价格来看,2024年一季度市场见底上行的概率较高。

博道红利智航基金经理杨梦在四季报中表示,展望2024年,基于赔率的视角,股市股权风险溢价再度达到2倍标准差的水平,债券市场的期限利率和信用利差也已经被压到极致;基于胜率的视角,监测的股票市场基本面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都已大概率接近底部。虽然很难精准预测股债资产溢价何时回归,但方向是明确的。

鲍无可在四季报中表示,若以10年以上的长期视角来看,股票将是表现最好且能获取正回报的大类资产,在市场整体估值不高的时刻,更应该积极看待市场的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