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出现了很多优秀将领,在我军四大野战军中,许多人都很熟悉“林罗刘”,除此之外,还有三野“陈粟”,二野“刘邓”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实当时也有一些被人们忽略的战士,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二野的三号人物,一位很低调的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二野的三号人物,我们就知道他的地位不低,但是提到他的名字,却是鲜为人知,他就是张际春。

张际春曾担任二野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所以被认为是三号人物,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这个职务对于整个战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连开国上将宋任穷都曾评价他:张际春是二野仅次于刘邓的第三号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战争的结束,新中国成立了,到了1955年的时候,授衔问题被提上日程,几乎所有的有功之臣都被赋予军衔。

但值得注意的是,军衔的判定工作在1952年就开始了,罗荣桓作为负责人之一,还在军中任职的将领进行级别评定。

而这个规定也只是当时的一个标准,其实还有很多要求,毕竟在战争中的贡献,此后几年里,授衔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经过多次评议,名单被确定了下来,定了11位初评元帅,随后将名单交到毛主席的手里。

但在毛主席看过之后,当即进行了修改,将原本的11人修改成10人,这意味着有一人被划掉了,而被划掉的人就是张际春。

那个是的张际春时任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也还在军队中,那么毛主席为什么要删除张际春的名字,这其中有什么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际春在22岁的时候参加革命,28岁参加红军,参与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可见他见证了我党最开始的经历。

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张际春都是跟随红军,也见证了我党建立大名鼎鼎的中央苏区,而且他被赋予重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际春接受过成体系的教育,在那个年代能读过书,已经是很好的经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此,张际春被安排到宣传部门任职,兼管一部分政治工作,而这一个工作需要宣传,此后张际春努力工作着。

那个时期开展这些工作并不容易,张际春煞费苦心,一边开创内部报刊,一边亲自撰写剧本,可谓忙的焦头烂额。

当时张际春编辑的话剧大部分都是向穷苦百姓展示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在话剧的最后,则是鼓励人们站起来进行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4年长征开始,张际春跟着红5军团一起经历了长征,长征结束后,他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育长。

后来随着社会的变化,苏联遭到入侵,与此同时,蒋介石搞起了“排共”,杀害大量的共产党员,一时间中国革命形势陷入低潮。

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整个组织展出出一种悲观情绪,张际春见状很是苦恼,他知道一旦战士们失去信心,这就是很危险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张际春开始加强同志们的思想教育,鼓励大家要相信党组织,千万不能轻言放弃,后来这个现象有所改观。

当他看到战士们有了斗志,就知道未来可期,而这都是他的功劳,虽说他在战争中没有很大的造诣,在这这方面他的功劳很大。

回归到张际春个人,他虽然是部队高干,但却从来不搞特殊,他经常于战士们吃住都在一起,这也使得战士们很敬佩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国后,张际春在西南军区担任过3号首长,这个官职很大,但他依旧非常低调,以至于很少人会关注他,但他为国家做的贡献,人民不会忘。

除此之外,张际春不光自己低调,对子女同样要求极严,甚至不让孩子们填写父亲的职务,更不准他们做小汽车上下班。

至于毛主席为何要划去他的名字,是因为当时宣传部门需要人才,因此决定调张际春去接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接受了这个职位,就意味着他要脱下军装告别部队,无缘大授衔,后来周总理征求了他的意见,张际春表示赞成。

事后,周总理询问张际春有没有什么意见,张际春却眼神坚定地表示:“服从党组织的一切安排,绝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