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李兆麟深陷敌人包围之时,将自己的儿子扔进深山,他的妻子崩溃大哭,他却声称:“敢把孩子抱回来,就开枪把他打死!”
婴儿的啼哭声突然响起,原本寂静的山林,霎时被打破了平静。怀抱婴儿的女人焦急的抱着婴儿来回走动,试图哄住婴儿的啼哭。一名男子走到跟前,低声问道“孩子又饿了吧,还有吃的么?”
女人瞥了一眼男人,又一脸愁苦的看向婴儿,然后缓缓摇了摇头。围在不远处的几名战士,似乎发现了女人的动作,然后有一人小跑着过来。
“我这儿还有点吃的,给孩子磨成粉,冲水喂给孩子吧”小战士手里拿着半个窝窝头,说完话,就将窝头塞到女人手里,不给女人丝毫拒绝的机会,然后快步跑开了。
男人盯着还在哭的婴儿,嘴唇嗫嚅许久,才轻声道“先喂给孩子吧,大人好凑合一些”
这名神情严肃的男子,就是我军第三军的总指挥李兆麟。抱着孩子的女人是他的爱人金伯文,也是一名革命战士。啼哭的小婴儿,就是他们才半岁的儿子李玉。
此时此刻,李兆麟一行人正在被日军围追堵截。面对敌人铁桶一样的封锁,李兆麟的队伍多次同日军对抗也未能成功突围。在敌人的强攻火力面前,李兆麟等只能无奈退进了遮天蔽日的山林间。
虽然躲进深山老林,一时半会安全了,但是如果长期无法联系到外面的大部队,那么供给问题就成了大问题。队伍已经被困在山林间好几日了,随身携带的一点粮食,即使在省吃俭用也早就没有了。
虽然还没有下雪,但是深冬之际的山林间,就连野果子都没有了,战士们每日只能以树皮填肚子。因为总是吃不饱,金伯文早已没有了奶水。
小小的婴儿瘦弱无比,他总是被饿醒,然后大声嚎哭。李兆麟作为领导,在有粮食时总是先将粮食分给战士们,最后剩下的才会自己和金伯文吃一点。
如今弹尽粮绝,李兆麟夫妇早已没有丁点的粮食,可以拿来喂养小李玉。即使现在有战士之前剩下的半个窝头,但是再过几日呢?又该拿什么来喂孩子?队伍不能一直被动受困,又该如何突围?
李兆麟在脑子里,不断思索着这几个问题。
“我们两个先去远点的地方转转,探探路,也看看能不能打到些猎物”两名战士站了起来,向李兆麟说到
李兆麟一行人数日接连抗击敌人、逃跑,大家早已筋疲力尽。不过,依旧不能放松警惕,以防日军悄悄摸了上来。于是,李兆麟赞同的向二人点点头,并叮嘱他们格外小心,注意安全。
两个小时以后,两名战士跑了回来。他们双手空空,显然没有猎到任何东西,而且他们还带回来一个回消息。
“我们翻过两个山头时,发现了两个日本兵。我俩仔细观察过,周围没有其他的日军,然后就将那两个小鬼子杀了”其中一名战士向李兆麟汇报情况。
“看来,日军已经开始逐渐锁定我们所在的位置了,我们现在立刻转移。”李兆麟着急让大家迅速转移。
许是突然地移动惊动了小李玉,他又开始大声的哭起来。李兆麟夫妇放缓脚步,故意走在队伍的随后,边走边轻声安慰着孩子。
李兆麟眼神复杂的看着孩子,他眉头紧蹙,然后看向前面正在赶路的队伍,似乎心中做好了决定。
晚上,队伍选择了一处稍平坦的地方休息。李兆麟让妻子先休息,自己则抱着孩子坐在一旁。夜深了,周围静的没有一点声响,疲惫的大家也都睡熟了。
李兆麟悄悄睁开眼,抱着孩子缓缓站起身,消失在了夜色中。
第一缕阳光升起时,金伯文睁开了双眼,她第一时间搜索孩子的身影,看到丈夫满脸愧疚的看着自己,顿时她明白了什么。
“你把孩子丢了?丢哪了?那是你的亲骨肉啊!我要去把他找回来。”金伯文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她对着李兆麟声嘶力竭的怒吼着
“你别去了,因为他的哭声招来日本人,会把大家害死的!你敢把他抱回来,我也会拿枪打死他。”李兆麟双眼充血,手握着枪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着。
金伯文作为一名革命战士,她深知丈夫说的都对,也不希望因为孩子而孩子大家,但是作为一位母亲,她想起自己被丢弃的孩子,就仿佛心如刀绞。
最后,金伯文忍着心痛,含泪答应放弃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