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雪糕,它们看起来小小一份,

包装并不出彩,和周围平价品并没有多大区别,

但当收银员扫描条码的时候,滴一声跳出数字,

你才体会到什么是“生命无法承受之重”。

记忆里的雪糕,还停留在几块钱的价位,

十元一盒的雪糕,就算冷饮界的高端货。

而今天,随手拿一支雪糕,可能就是价值68,98,甚至三位数。

很多网友痛斥这些雪糕漫天要价,

其中以高价著称的钟薛高,被骂得最惨。

身为一根雪糕,“贵”其实也并不是大家愤怒的关键,

真正可气的是,明明是5元的品质却卖出几十甚至上百的价格,

而且还非要混在普通雪糕里,碰瓷那些夏天只想吃一口冰解解渴的普通人。

江南曾看到一位博主在抖音上发布的一段“自嘲”视频:

“我老婆说她很累,想吃个雪糕,我去超市打开冰柜一看,原来是刺客开会,刚想拿去退,回头一看人太多还得排队……”

相似的情景太多太多了。

某些奢侈雪糕纵然贵,但受众群体只针对有钱人,

而这些天价雪糕则是藏在冰柜里,专收割普通人,

直到有一天,让你再也没有便宜雪糕可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到网上有人说:

“无所谓啊,雪糕十块钱一支也不贵,几十块钱也不算多,有什么可吵的?”

是的,对于一些人来说,十块几十块都是小钱,想吃就买,毫不犹豫。

但是,你知道吗?

这世上仍有很多人,吃不起十块钱一支的雪糕。

如果冰柜里只有十块钱以上的雪糕,他们可能这辈子就告别雪糕了。

前不久和钟薛高一起上热搜的,还有一条新闻。

西安一位56岁的建筑工人,辛苦一天收工回家,却在街头突然倒地。

令人惋惜的是,经过一番抢救,他依旧没能见到家人的最后一面。

而造成他死亡的原因,正是今年夏季多次被媒体报道的“热射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他的儿子刚考上大学,

作为父亲,他内心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望。

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攒够上大学的学费,他就找了一份打零工的工作。

当时他还非常高兴地说:

现在这份工作的工资是日结的,不会有拖欠工资的情况,这样就能尽快把钱攒够,让我儿子好好上大学。

他倒下那天,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了整整9个小时。

当时正是西安70年来最热的一天。

对于他来说,攒下每一分钱都是孩子的学费,

所以他宁愿忍受着极端的暴热,

也舍不得在街头附近的冰柜里给自己买一支雪糕解暑。

电影《十宗罪》里有这么一句话:

“有时候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宇宙,却看不见底层社会最悲惨的世界。”

真实的社会底层到底是怎样的?

地铁上,一位母亲大声地打骂着自己的孩子。

路人看不下去了,问:“孩子做错了什么?”

母亲告诉他们,是因为孩子弄丢了一张5块钱的地铁票。

众人皆露出鄙夷之色,就为了5块钱,至于吗?!

可是这位母亲却哭着说:“5块钱很多了,好难赚,钱好难赚……”

原来她和丈夫常年分居,母亲也生病住院了。

那天坐地铁,是要去朋友家,看能不能借点钱买年货。

每一分钱对她来说,都是吃饭钱、救命钱。

对底层人来说,命,就是钱,甚至有时候,命不如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大参差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就像贾樟柯说的:

“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请不要忘记,在世界的另一面,是你看不到的困顿和辛酸。

昨天一个在肯德基装睡的爸爸上了热搜。

他第一次带自己的孩子去吃肯德基

之前吃的都是盗版,相对价格比较便宜,

所以他以为肯德基的套餐也是一样的价格,

结果点了两个套餐就赶上自己干活一天的工钱了。

女儿问爸爸,一起吃吗?

爸爸摇了摇头说:“已经在工地上吃过了。”

他看到别人都在吃东西,只有自己干坐着,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刚一坐下,爸爸就开始趴在桌子上睡觉。

但女儿发现,平常睡觉都会打呼噜的爸爸,今天没有打呼噜。

有些难堪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疫三年,众生皆苦。

有句话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世上还有好多人用尽全力只是为了活着。

之前微博里有个热搜话题叫“十块钱能买什么”,打开以后令人心酸。

视频里一位年迈的老人,推着一个老旧的自行车,

自行车后面绑着沉甸甸的四捆柴,走街串巷地去卖。

一位好心的大哥问了价,老人小心翼翼地说,十块钱。

见大哥没有回答,老人以为大哥是嫌价高了,连忙解释道:

路很远,一路上推着自行车来也不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哥又问了一次,两担子(四捆柴)十块钱?

老人看着大哥,生怕他觉得要价太高,又弱弱地“嗯”了一声。

大哥指着柴说,你算错了吧,两担子应该26。

老人急忙摆了摆手,意思是我如果要这个价格,大家肯定嫌贵不买。

大哥又说到,这里都是这个价钱,

一担子13块钱,两担子26块钱,你要觉得行,我就收下了。

老人思索了一会儿,似乎是怕这个大哥给多了吃亏,

直到大哥准备要将柴拿下来,老人这才同意了。

卸下了柴,大哥还免费把老人锈迹斑斑的自行车修理了一番,

老人不停感激道谢,直到天快黑了,才骑着破烂不堪的自行车消失在夕阳中。

看完这个视频很多人不禁感慨,

在这个物价高昂的时代,

还有老人辛辛苦苦砍了四担子柴,用自行车驮几十里路,

却连十块钱都不敢赚……

一根雪糕,是一顿爸爸吃不起的肯德基;

一根雪糕,是老人要背负40筐劈柴才能换到的钱;

底层的艰辛,唯有亲身经历才深有感受,肉食者根本感受不到。

前不久,江南看了一段专家接受《财经》栏目采访时的对话,

当主持人问到如何解决“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问题时,

经济学家许宪春语出惊人:

“如果你有私家车,你就可以去拉活,

那么这就是一个解决低收入问题和就业问题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再比如你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这也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的这一番言论却成为“何不食肉糜”的现代版。

开私家车拉活,首先你得有一辆车。

现实是,还有很多家庭根本就没有车。

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前提也是得有闲置的房子,

而且至少得要有两套房,一套自住,另一套才能出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都有闲置的房子和汽车,还叫低收入人群吗?!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话: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看了专家的高论,瞬间想明白为什么穷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了。

我们不担心专家胡言乱语,最担心的是,

他们的“事不关己”的梦呓将成为政策,成为法令,成为准则。

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力,富贵也同样限制人的想象力。

每次打开手机,我们总是更容易看到那些富贵风光的人,那些光彩照人的生活。

放眼望去,人们好像都是年入百万,都有豪车豪宅,都是带着名贵狗喝下午茶。

但真实的世界,远非如此。

更多的是,赚钱很辛苦,又永远不够花的普通人。

角落里的苦难,更需要被看见。有句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但江南更希望,

这个社会能用一丝一缕的温暖与共情,让麻绳的最细处,变得更牢固,更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