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组织与单位

梅菜扣肉一夜之间成了最火的菜。当然,火的不是你家里自己做的梅菜扣肉,而是被315点名的预制菜梅菜扣肉,原因是有些不法商家用槽头肉做梅菜扣肉的预制菜

若非315让槽头肉一夜成名,估计绝大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这块肉是闻所未闻。槽头是指猪的头部与躯干相连, 得名是由于该部位在猪吃饲料时会 靠近食槽,也就是从猪耳朵后面开始到脖子下面的肉。

槽头肉名声不好是因为这个部位含有较多淋巴结。和人一样,猪也有淋巴系统,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其中淋巴结是主要的“收集”病原体,方便免疫细胞集中“学习”,提高对病原体的识别,打击病原体的位置。淋巴里的病原体种类可能非常多,还可能有病原体留下的毒素,这些不一定都能通过后续食材加工(主要就是加热弄熟呗)“消毒”,更何况还要考虑有时会有加热不充分的问题,这就使得槽头肉名声狼藉。

根据315的曝光,多家预制菜生产厂用劣质槽头肉做梅菜扣肉。不过槽头肉在餐饮业引发争议早有历史, 比如我随 便检索一下就发现了 2015年槽头肉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南京一家“刘氏正宗西安肉夹馍”被查出用槽头肉做肉夹馍。不过看这个“旧闻”,我更关注的是里面关于槽头肉是否可以出售的调查。

315一曝光,网上很多人包括一些大V都说槽头肉根据屠宰规定必须除去,不能售卖。我在网上看到不同时期槽头肉新闻引用的生猪屠宰规定,包括1988、1998年和2019三个版本。前两个明确有写割去槽头,这大概也是网上那些槽头肉必须去掉的说法来源。

只是在上述槽头肉做肉夹馍的新闻里,记者向相关执法人员求证,是否槽头肉必须在屠宰时去掉(当时记者参考为1998版生猪屠宰规定),检疫人员表示割槽头是指除去淋巴等腺体,不是整个部位都要弃之不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该新闻里,执法人员同时提到,查到槽头肉,如果具有检疫合格的证明,那就不会处罚。

由上可知,说槽头必须割掉,不能卖的说法是错的,或者说是误解。而在2019年的生猪屠宰操作规程里,整修部分根本就没有槽头的说法,只是说要摘除甲状腺、病变淋巴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些规定,理论上清除掉腺体(槽头为甲状腺)、淋巴结的槽头肉应该是可以卖的

但315曝光的情况是预制菜生产商在去除腺体、淋巴结,按照生猪屠宰规定,这个应该是屠宰场做的,没有去除这些,槽头肉也就不符合标准,不应出售。

因此,槽头肉做梅菜扣肉里有两个涉及违规的主体,一个是预制菜生产方,它们使用了没有检疫合格的肉类——315报道里说的劣质槽头肉的劣质当指这一点,不是说槽头肉就必然劣质。当然,这些预制菜生产商还涉及造假,毕竟消费者买梅菜扣肉,默认会是五花肉,而且我也不相信这些厂商会标注是槽头肉做的。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违规主体其实是屠宰场,毕竟不合格的槽头肉是从这些地方出去的。

所以,关注槽头肉这个新闻,不应仅局限于预制菜,或是预制菜里的梅菜扣肉不能吃了。毕竟这些出售显然不合格也未获得检疫合格证明的槽头肉的屠宰场,客户群应该不会局限于做梅菜扣肉的预制菜商家

而对于消费者,无论是吃街边店家现做的肉夹馍,还是网购梅菜扣肉,如果原料都是槽头肉,那风险也是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