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爱情是一种强烈的、深刻的情感体验,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体验可能因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而有所不同。这种看似无法捉摸的情感,颇具主观色彩的社会科学概念,在实证科学的视角下会呈现怎样的面貌?
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近日,Nature旗下唯一人文社会科学类子刊《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中科院二区)在线刊出了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刘燊教授课题组关于爱情心理认知的最新成果《A decade of love: Mapping the landscape of romantic love research through bibliometric analysis》,生动回应了“爱情三问”,并预测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记者采访了解到,该论文结合经典理论解析“爱情密码”,回顾了爱情的“前世今生”,还探索了“爱情保鲜”的秘密。
首先,该论文结合经典的爱情三角理论诠释了爱情由亲密、激情、承诺三个成分构成,爱情的形式包括激情、游戏和友谊。由于受到依恋类型、爱情信念观、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影响,人们会形成和发展不同种类的爱情。
论文还回顾了学界对于这一经典问题的两种代表性回应,指出生物学领域认为爱情受到多巴胺、催产素等生物因子的调控,尾状核、壳核等涉及快乐和奖赏的脑区与爱情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心理学领域认为爱情的产生符合人类生存和进化的规律,拥有爱情这种高阶情感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温暖与保护,从而能够在竞争中更好地生存下来。
而对于“爱情保鲜”的秘密,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总结了近十年国际爱情研究领域涌现的方法和技术,不仅包括借助心理咨询在内的质性研究方法引导情侣、夫妻构建包容、平等、合作的爱情模式;还涉及采用无创的心理物理干预方法如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通过调控情侣、夫妻双方相应的脑区的活性,进而抑制负性情绪的产生、增强加工正性情绪的能力,从而维系爱情始终保持盎然的生机。
为什么会想研究爱情这一主题呢?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该校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20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韩逸雪表示,爱情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不算特别新的概念,但依然是当今大家关注和探讨的话题。
采访中,韩逸雪提到,现如今也有不少高校开设了恋爱心理学等恋爱课程。“高校之所以开设恋爱课程,是因为大家有这方面需要,其实东亚文化中对于性爱教育很缺乏。”
韩逸雪认为,我们从小接受的关于爱的教育很少,高校开设恋爱课程其实是要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亲密对象相处,如何处理亲密关系等。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
(来源:大皖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