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军扩

“整体来看,今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要好于去年。最基本的有利条件是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恢复,政策环境更加有利,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张军扩日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张军扩看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稳预期提信心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只有市场主体预期趋稳、信心增强,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各项促消费、扩投资、调结构、控风险的政策,才能有比较好的发挥作用基础。因此,今年经济工作,仍然需要继续抓好稳预期提信心这个“牛鼻子”。

 谈财政政策

  利用好财政发债空间 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南都: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央提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你认为财政政策的空间在哪?

张军扩: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呈现恢复回升良好态势,经济增速实现预期目标,结构优化呈现不少新亮点,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需求不足、预期偏弱、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等突出矛盾,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需要进一步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有助于对冲外部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财政政策的空间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是发债空间。从全球范围来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全口径国家债务水平并不算高,特别是中央政府债务水平比较低。在当前情况下,充分利用好财政发债空间,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去年四季度增发一万亿元国债就是这一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

另一方面是重点支持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等重点,都十分重要,我想重点强调一下民生当中贫困地区0-3岁孩子的早教问题,这也是我今年的一个提案。我在提案中说明,这既是紧迫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发展问题,不论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效益都很好,都很有意义,而且花钱不多,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我另一个关于韧性城市建设的提案,也是能够扩大短期投资需求,又有利于增强中长期发展后劲的事情,也是财政应当用力的空间。

谈稳预期提信心

  抓好稳预期提信心这个“牛鼻子”

南都: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你如何展望今年的增长潜力,推动经济进一步提升的“牛鼻子”是什么?

张军扩:总体来看,今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要好于去年。最基本的有利条件是经济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恢复,政策环境更加有利,市场需求也会进一步得到改善。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总体增长情况会好于去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去年我们面临的是前年3%的增长基数,而今年我们面临的是去年5.2%的基数,因此,今年的名义增长,未必能达到去年的水平,但即使比去年略低,实际的增长规模也是会超过去年的。

我认为,当前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是市场预期不稳,信心偏弱。根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反映企业预期和产业景气状况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今年2月仅为49.1%,比1月份又回落0.1个百分点,已经连续四个月处于荣枯线水平以下,其中新订单指数降至49.0%,与上月持平,也是连续五个月处于荣枯线水平以下。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7,比10月下降0.9,消费者预期指数87.5,比10月下降0.5,消费者预期不稳、信心偏弱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对于促进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而言,稳预期提信心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只有市场主体预期趋稳、信心增强,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各项促消费、扩投资、调结构、控风险的政策,才能有比较好的发挥作用基础。因此,今年经济工作,仍然需要继续抓好稳预期提信心这个“牛鼻子”。

谈民营经济

  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南都:当前民营企业预期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张军扩:当前影响民营企业预期和信心的因素无疑是复杂的。既有短期市场波动和需求不足制约的原因,更有中长期深层次的结构性体制性政策性原因,既有经济原因也有非经济原因。比如,相关调查显示,企业家最担心的并非市场的波动,而是政策环境的不稳定或者难以预期。此外,营商环境的优化也需要进一步走深走实。

南都:针对前述问题,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有什么建议?

张军扩:我认为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下一步还需要更加突出优化政策和体制环境这一重点并持续发力。

一是要着力增强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一方面,政策的调整需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政策的酝酿、颁布与实施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从而给相关企业的调整留下一个必要的合理的过渡期。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明确各项政策调整的规则、程序、细则,减少调整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增强政策调整的可预期性

二是切实贯彻落实“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的要求。尽快明确“把非经济政策纳入一致性评估”的相关细则,包括负责或牵头机构、涉及范围、内容、责任、纳入评估的时机等使其更具可操作性。

三是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政策要求落到实处。下一步要抓紧出台细化、具体化的政策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可检验性,把文件提出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让企业真正见到实效。

四是要着力解决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特别是要深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和夯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思想理论基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民营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和法治保障。

一方面,政策的调整需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做好新旧政策的衔接,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政策的酝酿、颁布与实施要有一定的提前量,从而给相关企业的调整留下一个必要的合理的过渡期。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明确各项政策调整的规则、程序、细则,减少调整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增强政策调整的可预期性。——张军扩

采写:南都记者 李玲 马宁宁 黄莉玲 实习生 朱可轩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