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被英军俘虏的两广总督叶名琛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艘船里拍下了他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中,叶名琛一脸沧桑,身着一身便服,脚上穿着布鞋,眼神中透着无奈和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俘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本以为英军将其俘获后,会将其押往英国接受审问,因此他计划在抵到达英国之后,与英国君主见上一面,劝其停兵止战,但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英军不仅没有将其押往英国去见英国君主,反而是将他押往印度进行关押示众。

这就让两广总督叶名琛深深地感觉到了自己受到了羞辱,为此他选择了绝食抗议,就这样,在连续饿了数天后,这位清廷的封疆大吏最终连病带气,绝食而死,令人唏嘘不已。

叶名琛出生在湖北汉阳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孩童时代饱读诗书,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少年才子,1823年,16岁的叶名琛发挥出色,考取了贡生,开启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步入仕途之后,叶名琛可谓是顺风顺水,步步高升,在十年的时间里,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从区区的兴安府知府一跃成为了二品的广东巡抚。

叶名琛虽是一名文官,但他性格木强,做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1849年,英国人想要派兵进驻广州城,作为广东巡抚的叶名琛面对英国人的威逼,并没有妥协和害怕,而是与两广总督徐广缙积极应对,这使得一向强硬的英国人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

除此之外,叶名琛在面对土匪作乱时,临危不惧,亲自领兵前去平剿,英德县土匪之轮以及罗镜之乱,在叶名琛亲自督战平剿之下,最终被一举平定,战后,清廷论功行赏,清朝统治者将剿匪有功的广东巡抚叶名琛擢升为两广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作为两广总督的叶名琛则是积极备战,他带着广州城内的军民修复修复城墙,修复炮台,构筑防御工事,其次,他招募兵勇,组织火筏队在夜晚对英舰进行突袭,使得英军疲惫不堪,不敢贸然向广州城发起进攻。

这时的两广总督的叶名琛认为清军在这场战事中占得了主动权,便上报朝廷,希望朝廷能够全力支持这场与英军的对峙战,然而令叶名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清朝的统治者们非但不支持他继续与英军作战,反而对他进行了责备和训斥,要求他停兵止战,与英国人进行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的统治者们的训斥令作为两广总督的叶名琛感到了失望和痛苦,也使得叶名琛失去了对这场战事的信心,而英国人则是趁机卷土重来,集结重兵,在英军战舰的配合之下,对广州城展开了合围。

常言道,打仗就是打钱,由于清廷统治者不支持两广总督叶名琛与英军开战,因此清廷方面就没有给两广总督叶名琛下发军饷银两以及补充兵员,没有钱,没有兵员,两广总督的叶名琛根本就无力保卫广州城。

1858年1月5日,英军指挥官从探子口中得知广州城防空虚,便带着英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广州城,当时,作为两广总督的叶名琛虽对于这个局面十分痛心,但他还是选择接受了这个结果,一个人身穿清廷朝服,端坐在两广总督府,等待英国人的到来。

不久后英军士兵冲进了两广总督府,将叶名琛这位自诩"海上苏武"的清廷重臣给俘获到了英国海军的舰艇上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广总督叶名琛被英军俘虏后,作为清廷统治者的咸丰皇帝非但没有派人进行交涉,对其进行营救,反而是下旨对叶名琛进行了责备,使得叶名琛一下子陷入到了绝境之中。

但是即便如此,叶名琛在被英军俘获后,也没有向英军求饶和妥协,反而是不卑不亢,刚强不屈,一身傲骨,这就让英国的指挥官对其十分敬佩。

叶名琛在英国的战舰上关押了长达48天之久后,随后被解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地区,当时,叶名琛本以为英国人会将自己押往英国进行关押,因此他做好了与英国君主见面的准备,向英国君主阐明大清朝的和平意愿,并劝其罢兵止战。

但是英国人却根本不如他所愿,并没有将他押往英国,而是将其押往印度的加尔各答地区,到了加尔各答地区,英国人为了震慑印度人,也为了羞辱大清朝,竟然逼迫叶名琛穿上清廷的官服,然后坐在一个房间里,任由印度人参观。

英国人的这个举动,深深地刺激了叶名琛,叶名琛为了保持自己最后的气节,将自己从国内携带的粮食全部吃完后,便开始了绝食抗议,他仰天感叹道:“原欲始终其事,不意日望一日,总不能到他国,淹留此处,要生何为?所带粮食既完,何颜食外国之物!”

就这样,在连续饿了数天数夜后,这位清廷的一品大员就这样绝食而死,时年52岁。

叶名琛在生命的一刻,对着身边跟随自己多年随从说道:我辜负皇上天恩,死不瞑目!

叶名琛绝食而终后,英国人被他的举动所震撼,因而将他的遗体运回中国进行安葬,但是,叶名琛的遗体被运回中国后,清廷的统治者咸丰皇帝竟对他没有一点恩典,这使得他的遗体最终只能够由他的亲属和朋友草草埋葬。

纵观叶名琛的一生,可谓是生前壮志未酬,死后又遭清廷统治者诟病,真是令人为之唏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