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脚后跟疼痛不适的症状,而其背后的诱因往往也有很多,比如鞋子不合脚、走路或站立时间过久等,都可能会导致脚后跟疼痛,但一般来说,这些情况下造成的不适在适当按揉、放松一下后,隔天就能得到很好地缓解;可若是大家出现了持续时间长且容易反复的脚后跟疼痛,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为这极有可能与疾病息息相关。

中医认为,疼痛的诱因无非就两点,一个是“不荣则痛”,另一个则是“不通则痛”,而脚后跟疼痛作为一个本虚标实的病症,一方面可能是体内肝肾不足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时候因为受到了病邪的侵袭,进而造成了闭阻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脚后跟是内侧肾经所经过的地方,而人到了中年后,会因为体内肾精不足而出现筋脉亏损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经脉很容易被寒湿、瘀血等病症堵滞住,并促使脚后跟瘀滞。那么,对于这一病症,我们究竟该如何去缓解呢?以下这3个方法,或能帮你轻松缓解,还你健康双足。

1.泡脚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会通过泡脚的方式来缓解脚部的不适,但实际上,泡脚也是一件极其讲究的事情呢,而要想极大发挥泡脚的作用,就可以在泡脚的同时,加入白术这一味药材。白术最大的功效就是健脾燥湿,因此,在利用白术进行泡脚的过程中,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祛除体内的湿气。

除此之外,白术还具有温热的药性,温热可以散寒,因此,白术的第二大作用,就是可以帮助我们祛除体内的寒邪。再加上泡脚本身就是活血行气的一种方式,可以加速体内的气血流动,进而化解瘀血阻滞。

2.艾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脚后跟出现疼痛不适时,大家也可以对阿是穴和太溪穴进行艾灸阿是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穴位,它多位于病变部位附近,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便是穴”。而太溪穴既是肾经上的原穴,也是补益肾脏常用穴位,非常适合肾虚患者用来缓解病症。艾灸这两个穴位既可以治疗脚跟痛,同时还能预防脚跟痛。

3.化铁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医里,有一剂名为“化铁丸”的药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脚后跟疼痛,之所以命名为“化铁”,意思就是指能够将多余且坚硬的东西给化解掉,比如常见的结石、肌瘤等,因此,这一药方现也常被用于治疗和缓解骨刺、骨质增生等疾病。

此方的组成很简单,仅含威灵仙和褚实子两味药材,威灵仙最大的妙用就是可以软化骨刺,同时,它可以将经络里的寒邪给搜刮出来,不过,这味药材药性太强,很容易耗损人的正气,因此,对于脾胃不好以及气血虚弱、正气不足的人来说,则不建议使用。

【本图文由“轩辕岛”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