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个公众号【纳兰南汐】,帮忙点点关注呗。

春回大地,草木蔓发,又是一年清明时。这个承载着祭祖追思、踏青赏花双重意蕴的传统节日,不仅在习俗与仪式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对先人的敬仰与怀念,更在琳琅满目的饮食文化中,演绎出一段段鲜活而富有韵味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时节,最为人熟知的美食符号非“青团”莫属。相传,青团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古人因纪念忠臣介子推,于清明前一日禁火冷食,青团作为冷食之一,既符合寒食习俗,又因其色泽青翠,象征生命复苏,故逐渐成为清明节必备食品。而今,青团已超越地域界限,成为全国乃至海外华人共享的清明美食,那一抹翠绿,不仅满载着对先人的思念,也寄托着人们对春回大地、万物更新的美好祈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节前一日,即为寒食节,古时民间有禁火冷食的习俗,以示对介子推的哀思。馓子,金黄酥脆,形如盘龙,是北方寒食节的代表食品。其制作工艺独特,油炸而成,虽为冷食,却能保持酥脆口感,寓意生活虽有寒凉,仍需坚韧不屈。子推燕,又称枣锢飞燕,以面粉和红枣制成,状如飞翔的燕子,寓言介子推忠魂化燕,表达了人们对忠烈之士的缅怀之情。糖糕,洁白如玉,甜而不腻,象征生活甜美,寄予了人们在清明时节对和谐美满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不仅是祭祀之日,亦是踏青赏花的好时光。人们结伴出游,采撷山野之趣,品味自然之馈赠。此时,各种春季野菜如荠菜、马兰头、蕨菜等纷纷崭露头角,成为清明餐桌上的清新佳肴。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俗语“清明尝三果,时令保平安”,3果是指什么?清明将至,别忘记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枇杷。枇杷是清明时节的时令水果,其果期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5月,恰好与清明节时间吻合。成熟的枇杷果实金黄饱满,果肉柔软多汁,味道酸甜适口。此外,枇杷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消化,是清明时节理想的养生水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枇杷银耳羹

材料:枇杷去皮、去核,切块;银耳提前泡发,撕成小朵;红枣、枸杞洗净备用(百合银耳汤需备好百合)。

将银耳、红枣(或百合)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至银耳软糯。待银耳炖至合适状态后,加入枇杷块继续炖煮一段时间,使枇杷的香味融入汤中。

最后加入枸杞(若适用),并依据个人口味加入冰糖或蜂蜜调味,搅拌均匀,煮沸后稍焖片刻即可出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草莓。草莓被誉为“春天第一果”,在春季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果期大致为4月至7月,清明节期间正值草莓的丰收季。草莓色泽鲜艳,口感酸甜,富含铁元素、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柠檬酸等营养物质。

清洗草莓以去除农药残留,确保食用安全。

在清洗过程中,不要提前摘除草莓蒂,以免在浸泡或清洗过程中水分及杂质通过蒂部孔隙进入草莓内部,增加污染风险。根据建议,传统的盐水、小苏打水、淘米水浸泡法对于去除草莓表面的脂溶性农药效果有限,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不过,可以考虑使用以下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水中加入适量淀粉,使其形成悬浊液,浸泡草莓约10分钟。淀粉水有助于吸附草莓表面的杂质和部分农药残留。

使用市面上出售的蔬果专用清洁剂,按照产品说明进行稀释后浸泡草莓,这些产品设计用于去除果蔬表面的农药和细菌,但务必确保冲洗干净,避免残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选择何种浸泡液,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避免草莓过度吸水影响口感,且长时间浸泡可能导致农药重新分布。

浸泡后的草莓应再次用流动水反复冲洗,确保浸泡液及可能吸附的农药被完全冲洗掉。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的冲洗,每次冲洗后将水倒掉,直到水质清澈无泡沫。将清洗干净的草莓放置在镂空容器中,让其自然沥去水分。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樱桃。樱桃在清明节前后开始上市,以其娇艳欲滴的外观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还具有一定的解暑效果,对于缓解春季干燥、提升机体水分平衡有一定帮助。在清明时节,樱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也为身体健康提供了有益的支持。

优先选择深红色或暗红色的樱桃,这类樱桃通常更甜,暗红色尤甚。表皮光滑且微硬的樱桃,避免有破损、斑点或凹陷。硬实表皮防虫且代表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择形状饱满、果形规整的樱桃,蒂部凹陷深的樱桃可能果肉更丰满、甜度更高。新鲜樱桃果梗应为青绿色,紧实不脱,黑色或枯萎的果梗提示樱桃可能不新鲜。

手感沉甸甸的樱桃通常含水量高,果肉饱满,优选较重的个体。选择表皮光亮的樱桃,表明水分充足,新鲜度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今天就这样,我是风烟食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我们要坚守信念与梦想,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与挫折,努力追求理想和目标,为自己书写精彩人生故事。经过风雨洗礼,才能欣赏到彩虹的美丽。陌生人,加油!

自家的视频号【纳兰南汐】,各位小主,帮忙点点关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