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螨虫、粉虱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三类害虫,它们繁殖速度快,为害范围广,是让菜农们最头疼的三种害虫

原因分析

1.棚室环境适合害虫繁殖

棚环境相对密闭,大风、低温、降水等恶劣环境条件,在蔬菜大棚内很少发生。并且棚内杂草常年生长,蔬菜茬口也十分密集,给害虫提供了周年取食以及产卵的场所。

2.杀虫忽视繁殖场所

蓟马为例,蓟马的成虫在夏季几乎全部为雌虫,它喜欢在土壤中、杂草上产卵孵化,要求土壤温度高,湿度适宜,透气性好;白粉虱有趋嫩性,喜凉爽干燥的气候,产卵场所多集中在植物的幼嫩部位,有的也产于土壤、棚墙等地,这些均是害虫习惯性的繁殖场所。而不少菜农习惯性地把药喷洒在蔬菜植株上,忽视了对害虫繁衍场所的整治,从而导致棚内害虫不断繁衍、为害。

3.用药不及时

夏季环境适宜,各种害虫活动频繁,再加上害虫繁殖能力强,不及时用药防治很容易造成虫害流行。而且虫龄越大,抗药能力越强,防治效果越差。一般来说,害虫进入了5龄—6龄期,不仅具备了较强的抗药能力,而且活动范围扩大,加大了用药防治的难度。

防虫多措并举

1.重视土壤环境的调节

很多虫卵都是在特定土壤环境下才能孵化的,如蓟马卵的孵化需要土壤温度为25℃左右,土壤湿度在40%—70%等,因此,在防治蓟马的时候,就应勤浇水提高土壤湿度,降低土壤温度,使其不利于害虫的产卵和孵化,进而减少害虫的数量。

2.及时棚内杂草的清除

大棚中多铺设地膜,这些杂草多生长于地膜底下,药剂很难喷到上面,从而给害虫留下了机会。就算把地膜撤掉了,菜农在用药时也不会把蔬菜底下的杂草当作重点来喷,而且瓜类蔬菜中的黄瓜、丝瓜等至今仍铺有地膜。

3.大棚内应全面用药

害虫的虫卵多产在较隐蔽的地方,如土壤中、棚墙缝隙中、杂草叶片底下等等,因此在用药的时候就应该全面喷洒,将地面、杂草、立柱、棚墙、竹竿等全部喷上药剂,减少害虫孵化的几率,从而减少害虫数量。同时,建议菜农注重提前用药防虫,虫龄越小越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喷药时杀虫与杀卵药同时使用

棚内害虫由于世代重叠多,多是卵、蛹、成虫混合发生,如果只杀了虫,而卵、蛹就会继续孵化成虫,继续为害蔬菜。因此,要针对虫卵进行重点防治。

5.防虫选对配方很关键

笼统配方:虫螨腈·唑虫酰胺+呋虫胺+吡蚜·异丙威+阿维菌素+d-柠檬烯(助剂),该配方能预防、杀灭螨虫、蓟马、粉虱等害虫。

针对性配方:虫螨腈·唑虫酰胺、螺虫·呋虫胺对预防、杀灭蓟马、白粉虱效果好;阿维菌素、乙螨·螺螨酯对预防、杀灭螨虫效果好。

菜农在使用这些药剂时,可以交替使用,避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或者在防治螨虫、蓟马时,菜农也可交替加入吡虫啉或氯氰菊酯,同样能起到增强药效和减少抗药性的作用。

此外,菜农选择药剂时,应尽量选择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避免过多选择乳油类药剂,最好能控制在30毫升以内,这是因为乳油类药剂超过50毫升,很容易产生药害,从而影响蔬菜生长。

编辑丨刘志梅

校版丨马东亮

审核丨王兰坤

声明
本文系北方蔬菜报原创,
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