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是中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君主制国家,也是古典罗马帝国的直接继承者。她绵延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因为自身衰落与强邻的入侵,版图不断萎缩,但仍长期维持着庞大的领土与人口,也产生了众多著名城市在各地居住生活。
以君士坦丁堡为首的都市代表着帝国的繁荣与财富,同期的西欧与之相比则是小巫见大巫。不论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罗斯人,还是西方的拉丁人、德意志人,都把东罗马帝国视为世界财富的中心,将君士坦丁堡看做宝藏的源泉。
公元780年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城市分布
除了帝都君士坦丁堡之外,东罗马帝国的其他城市也饱含着帝国强大国力,并在各自不同的地域产生了独有的特色。
事实上,东罗马帝国的多数都市都继承自古典时期,如欧洲部分的君士坦丁堡(拜占庭)、萨洛尼卡、雅典和亚洲的尼科米底亚(阿斯塔科斯)、安条克等城市,多数的东罗马都市都位于沿海地区。内陆重要城市则多位于交通要冲,如锡尔米乌姆(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奈索斯(尼什)、亚德里亚堡(埃迪尔内)、塞尔迪卡(索菲亚)以及大马士革。
东罗马中后期丧失领土与主要城市示意
东罗马的都市数量与帝国版图有着决定性关联,当帝国在7世纪阿拉伯征服中丧失埃及与叙利亚后,亚历山大、耶路撒冷和安条克等地区中心城市都落入到穆斯林手中。不久,巴尔干地区被斯拉夫人逐渐渗透侵占,远离帝国核心的锡尔米乌姆、塞尔迪卡等地的罗马人就不再是多数。保加利亚人入侵的默西亚地区,则因为缺少大城市堡垒的庇护,被敌人横扫占据。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不仅让帝都君士坦丁堡落入拉丁人手,东罗马的其他部分则多被十字军瓜分。拜占庭残存的三股势力,则分别以尼西亚、特雷比松以及阿尔塔三个都市为首都,向君士坦丁堡发起声索和战争。
帝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最早成为城市要追溯至上古时代,古色雷斯人发现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这个小半岛的独特地理位置,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名为莱戈斯(Lygos)的城镇。
古希腊传说时代,据称为了纪念一名叫做拜占斯(Byzas)的国王,这座城市后来以其名字命名为拜占庭。后来,这里成为了希腊墨伽拉人的殖民地,并在罗马人征服希腊地区后成为罗马的一部分。
现代伊斯坦布尔老城核心区
公元330年,罗马帝国晚期的君士坦丁大帝经过长达七年的营建,宣布将帝国首都从“永恒之城”罗马迁往此地。迁都后起初官方名称为“新罗马”(Nova Roma),后跟随市民对君士坦丁一世的纪念,在狄奥多西二世时期才叫该城市的官方名称改作君士坦丁堡。
这座罗马帝国的千年帝都,最多时曾经拥有超过50万人口。因为坐落于欧亚海陆双重交通枢纽之间,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源源不断的货物和财富来到这里,但也造成这里成为四邻觊觎君士坦丁堡财富的理由,拜占庭帝国也因为君堡多次遭到围攻,而实力不断降低。
君士坦丁堡城墙
除了1204年-1261年被拉丁十字军占领的半个多世纪,君士坦丁堡一直是东罗马帝国的心脏。多数时候,君堡即代表帝国,拥有这里就等同于主宰了东罗马帝国。无法拥有君士坦丁堡,很多时候无法获得帝国贵族与军队的认同。
1453年,当穆罕默德二世率领奥斯曼大军开进君士坦丁堡,罗马人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在此后,东罗马跟随中世纪一道走向灭亡。
东帝国欧洲其他主要城市
东罗马帝国在绵长的历史中,欧洲版图在早期出现过多次大幅度的领土调整。6世纪中叶,查士丁尼一世的扩张期时,帝国将原属西罗马帝国的达尔马提亚和伊利里亚纳入版图。
斯拉夫人迁徙与扩展(7-9世纪)
然而从7世纪开始,斯拉夫人大规模南下,在几十年内便基本渗透占据了巴尔干大部分土地。当7世纪阿拉伯人在亚洲肆虐时,无暇顾及的帝国基本丧失了爱琴海北岸以北的土地,甚至君堡所在的色雷斯也受到了严重威胁。
在阿莫里亚王朝时期,帝国开始重新重视起欧洲地区的安全,不断将东方的基督徒迁徙到希腊、马其顿和色雷斯等地。
11世纪东罗马帝国欧洲版图与主要城市
萨洛尼卡(亦称塞萨洛尼基、帖撒罗尼迦)是除君士坦丁堡之外,帝国在欧洲的最大城市。她坐落于君士坦丁堡向西通往意大利半岛东端布林迪西的中途,在这里还有大道向南连通希腊半岛核心区,往北则是马其顿山地和斯拉夫人生活的巴尔干西部,是帝国西部最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
即便在今天,这里仍旧可以看到15座东罗马(拜占庭)时期的世界文化遗产,有着浓郁的拜占庭文化气息。
塞萨洛尼基博物馆中,刻有“献给王后帖撒罗尼迦,腓力(二世)之女”的石碑
早在公元前315年,希腊马其顿王国的国王卡山德(Cassander)就在这里建立了城市,他以自己妻子,也同时是亚历山大大帝妹妹的名字——帖撒罗尼迦(Θεσσαλονκη)命名了这种城市。前146年马其顿被罗马人征服后,萨洛尼卡就逐渐成为了当地最重要的军事据点,是沟通帝国核心意大利半岛与东方新领土的中转站。
伽列里乌斯拱门遗址
3世纪开始,萨洛尼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地位愈发升高。在4世纪罗马帝国进入四帝共治时代后,东方的正皇帝伽列里乌斯将萨洛尼卡定为自己的都城,伽列里乌斯在此兴建了皇宫、拱门、圆形大厅和竞技场等一系列建筑。萨洛尼卡一跃成为帝国东方最重要的都市之一。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在同东方皇帝李锡尼的二帝之战时,这里是后者政权的心脏所在。
虽然日后拜占庭成为了君士坦丁一世的新都城,但萨洛尼卡仍旧是巴尔干中部最重要的都市。5世纪开始,这里成为伊利里库姆行省的中心,也是当地基督教的主教所在。380年,狄奥多西一世与西部两位皇帝格拉提安、瓦伦丁尼安在这里颁布了《萨洛尼卡赦令》,正式将尼西亚大公会的决议为罗马帝国国教。
起初萨洛尼卡主教由罗马教廷指派,6世纪下半叶开始东罗马皇帝加强了对其控制,733年开始萨洛尼卡主教开始向君堡牧首负责。
塞萨洛尼基(萨洛尼卡)的城墙遗址
4-5世纪时,萨洛尼卡之外的马其顿多次被哥特人攻击。在日耳曼蛮族的威胁解除后,斯拉夫人开始涌入这里,成为了城市以外的多数居民。7-9世纪时,为了保护这个希腊最大城市,拜占庭帝国在这一时期开始由君堡指派一名执政官行使统治,后由中央任命的将军(Doux)管理。
随着9-11世纪东罗马帝国的局势趋稳,萨洛尼卡成为了拜占庭文化与斯拉夫人交流的中心。罗马人通过经济与基督教两种手段不断让斯拉夫人接纳拜占庭文明,特别是9世纪,两位希腊东正教传教士西里尔与梅多德,在传教之外还利用希腊字母创造了早期西里尔字母,将文字文明带入斯拉夫人社会。
904年,的黎波里的利奥率领阿拉伯海军攻克萨洛尼卡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鼎盛时期,西美昂一世曾经攻打过萨洛尼卡,但最终未能如愿。不过后来,这里仍旧多次遭到外部势力的围困甚至占领,包括904年罗马叛将的黎波里的利奥率领阿拉伯海军、1185年诺曼人的西西里王国。
第四次十字军攻占君堡后,萨洛尼卡成为了十字军首领伯尼法斯的封地。在拉丁人逐渐式微后,特别是14世纪,萨洛尼卡不断在拜占庭残存的地方政权(如伊庇鲁斯专制国或地方公国)和奥斯曼人的手中易手,塞尔维亚王国也曾经两次试图攻占这里。
1423年,当地的拜占庭希腊执政者安德洛尼卡将萨洛尼卡卖给了威尼斯人,不过三年后奥斯曼帝国就彻底占领了这座希腊最大城市。此后,各种伊斯兰建筑在萨洛尼卡拔地而起,多种族和信仰的人们来到这里生活,1492年之后大量犹太人移民当地让这里彻底成为巴尔干的“民族大熔炉”。
亚德里亚堡(埃迪尔内)位置
君士坦丁堡与菲利波波利斯(今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之间的亚德里亚堡(今埃迪尔内)位于色雷斯平原中部,同样因为位于交通要道上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亚德里亚堡作为首都的西方门户,她的安全意味着君士坦丁堡欧洲后方的安危。
整个中世纪,在亚德里亚堡总共爆发过六次大规模战役,其中五次是东罗马帝国同外敌的交锋。这里见证了罗马人抗击哥特人、阿瓦尔人和保加利亚人等的岁月,也目睹了奥斯曼人从亚洲纷至沓来,并最终以此向君士坦丁堡发起总攻的日子。
雅典卫城上的帕特农神庙遗址,东罗马时期曾经被改作教堂
作为今天希腊人国家首都的雅典,实际上在古希腊文明衰落后地位就不比从前。不过由于雅典城邦的历史积淀,这里在罗马人统治后仍旧是希腊地区的文化知识中心,是希腊人文化认同的中心之一。然而,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关闭了雅典当地的柏拉图学院和其他学校,卫城上的帕特农神庙则被改作基督教堂献给圣母玛利亚。
但哥特人和斯拉夫人的不断南下入侵,让中世纪的雅典失去了成为希腊中心的机会,这里因为战乱不断遭到打击,人口流失经济凋敝。虽然东罗马帝国中期这里得到了一些复苏,但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希腊大部落入拉丁人手中,他们建立的雅典公国统治一直持续到1458年奥斯曼人征服。
现存的古罗马广场遗址
作为帝国发祥地的罗马城,其实284年戴克里先将帝国一分为四时,独一无二的地位就遭到了动摇。随着3世纪罗马帝国危机的爆发,内战不断的首都就成了破坏的重灾区。随着战乱,罗马城人口不断减少,452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罗马城的人口只有50万人,远低于巅峰期的百万之众。6世纪初,这座永恒之城仅有不足十万人。537年哥特人围攻这里后,罗马城内仅剩3万人左右。
从402年开始拉文纳成为了西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城,然而5世纪的西帝国早已成为日耳曼蛮族的乐园。476年,最后一位西罗马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就是在拉文纳向蛮族首领奥多亚塞俯首称臣。为了恢复帝国在意大利的光辉,东帝国在查士丁尼一世时决定光复昔日的帝都与发祥地,为自己的后世增添口碑美誉度。
拉文纳城中著名的圣维塔教堂内,描绘查士丁尼大帝的马赛克作品
查士丁尼一世的6世纪上半叶征服中,成功灭亡东哥特王国,将罗马和拉文纳重新纳入罗马帝国版图,并很快在那里兴建了宏伟的基督教堂。然而,东帝国在重新占据意大利后,发现罗马先人的发祥地已经破败不堪,远不及东方那般繁荣富庶。除了连年的战争之外,北非粮食供给的减少也是罗马城和意大利凋敝的原因之一。东帝国对意大利和罗马城的经营热情也随之降低。
6世纪末,仅仅收复意大利地区半个世纪后,疏于防范且兵力不足的意大利地区就被另一支日耳曼人——伦巴底人渗透。584年起,拉文纳成为东帝国在意大利的统治单位——拉文纳总督区的首府,担当着抵挡蛮族和统筹意大利领土的任务。
590年的意大利形势,东罗马统治区(橙)被伦巴底(绿)入侵者分割开来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渗透后,伦巴底人已经在意大利占据优势,东罗马帝国则因为内外因素逐渐丧失意大利的故土。751年,东罗马帝国最后一个拉文纳总督被伦巴底人废黜。罗马教宗发现东帝国已经在当地无力回天,转向法兰克国王丕平求助,不久在法兰克人的帮助下形成了世俗合一的教皇国。
与拉文纳相距不远的威尼斯也曾是东罗马的土地(详细阅读:《拜占庭-威尼斯恩怨情仇》),586年当伦巴底国王阿尔博因入侵到意大利东北后,当地的东罗马公民逃到了海边泻湖一个名叫Torcello(意思是小塔)的小岛上避难,并逐渐在这个低洼的地区生活。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7世纪末,泻湖的东罗马遗民在附近地区尽归伦巴底人时,于当地成立了一个城邦政权,选出了自己的首任总督——保罗·卢西奥·阿纳费斯托。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威尼斯逐渐成为了亚得里亚海乃至地中海的海上贸易枢纽,并为保证海上贸易诞生了强大的海军。
在11世纪时,威尼斯海军的实力就超越了东罗马的拜占庭海军。并在后来1204年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位于巴尔干半岛西海岸的伊庇鲁斯地区的底拉西乌姆(今都拉斯),与意大利半岛东端的布林迪西构成了亚得里亚海的门户。在东西罗马分裂后,这里就成为了守护帝国巴尔干领土的西方门户。
虽然她一度被强大的保加利亚帝国控制,但巴西尔二世时期恢复了拜占庭的支配权,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末代沙皇在攻打底拉西乌姆的过程中战死。
现代都拉斯的拜占庭城堡遗存
底拉西乌姆的地位提升来自于11-13世纪的拜占庭-诺曼战争(详细阅读:《诺曼-拜占庭恩怨史》)。东帝国再此与强大的诺曼人西西里王国展开争夺,诺曼人一度占领这里后杀向希腊地区最大城市萨洛尼卡。十字军占领君堡后,这里被给予威尼斯人,不过很快被拜占庭残余势力之一的伊庇鲁斯专制国收复。
但随着伊庇鲁斯专制国的的不断衰败,底拉西乌姆逐渐成为拜占庭希腊人、阿尔巴尼亚人、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混居的地方。阿尔巴尼亚人在1272年建立独立王国后,与威尼斯人联盟不断扩大在巴尔干的势力,最终底拉西乌姆逐渐演变为阿尔巴尼亚语今日的“都拉斯”。
现代锡尔米乌姆的宫殿遗址
此外,由于巴尔干北部腹地的大片领土,在7-10世纪和13-16世纪两次长期脱离东罗马的控制。罗马帝国的几座历史名城,如锡尔米乌姆(今塞尔维亚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奈索斯(今塞尔维亚尼什)和塞尔迪卡(今保加利亚索菲亚)等城市没有在本文中详细描述,但他们都是东罗马帝国巴尔干地区的最重要城市,只不过在中世纪的多数时间里,这里已经成为斯拉夫人或者保加利亚人的乐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