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爱生孩子的年轻人,最近又搞出了新花活:进军模特业。

但他们当的可不是普通模特,而是“寿衣模特”。

老龄化社会加剧后,大家越来越重视殡葬业了。

入殓师、专业的殡葬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殡葬行业。

大家面对死亡的的态度,已经和以前的大不相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人涌进殡葬业

网友们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军殡葬行业。

寿衣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给去世后的人穿的,但这位00后山东女孩有自己的理解。

她在直播间试穿寿衣的视频也在网上传疯了。

女孩儿是学服装设计的,家中开了寿衣店,自己也利用专业参与了设计,她觉得普通人的衣服有人试穿,为什么寿衣就不可以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她看来,寿衣从布料被做成衣服,中间也包含了很多美的东西,网友表示十分支持,认为早晚要穿不如选选款式。

还有人在评论区晒出自己曾经填过的一个问卷,上面统计了网友对于寿衣的个性化需求,有情侣款、环保材质、是否愿意展示自己的身体缺陷等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些年,一位年轻小伙儿进村给老人提前拍遗照,也收获了一大波好评。

村里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只有50岁,他们精心打扮,希望自己在镜头前留下最美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00后up主汤木檀泽靠分享殡葬工作日常在网络走红。

作为一名入殓师打工人,她用搞笑段子和表情包装点视频。

影视剧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殡葬行业。

《三悦有了新工作》探讨了殡葬行业的大众性,《人生大事》把入殓师从业者称作“种星星的人”爆火出圈。

这些都让人们意识到,生死话题不全是冰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殡葬业在社会评价上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曾经的殡葬行业招聘基本靠“熟人介绍”或“殡二代继承”等方式,进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多。

但现在,由于报名人数较少、岗位饱和度低、就业率高、生死观念转变等原因,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其中,成为了殡葬业的一份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些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年轻人进入这一行业的趋势。

2020年,贵阳市景云山殡仪馆的数据显示,在其159名职工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了36%。

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解释:“80后和90后是厦门殡葬行业的主力,也有几位00后从业者”。其火化部一共有14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6.9岁;防腐整容组共有9名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5.6岁。

除此之外,还有院校专门开设了殡葬这一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从业者们的收入也是稳定在正常的薪资水平线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殡葬在年轻人的带领下,逐渐摘下了“特殊”的帽子,殡葬专业也逐渐脱离冷门,入殓师更被网传列入了高薪职业。

为何如今殡葬行业爆火?

重新理解殡葬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理解殡葬业

网友们发现,爆火的背后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待死亡有全新的视角,在他们看来,死亡也许是个全新的开始。

00后女孩儿在直播间试穿寿衣的本意是给老人选的,结果很受年轻人欢迎,这让她也很意外。这也不难理解,现在年轻人普遍对待生命有更深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特 • 布赫兹

从出生率上看,年轻人对生命的诞生考虑的更加全面,他们不会因为传宗接代的任务、不会因为社会舆论的压力而轻易赋予一个人生命,他们更关注“人”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殡葬行业的爆火来看,对待死亡,他们也很有自己的想法,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人是鬼的幼年体,死是鬼的成人礼”,虽然是一句玩笑,但一个生命的离开,也可以是丰富的,也需要充满仪式感和爱。

还有一部分网友十分有趣,他们开始对寿衣、葬礼、墓碑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ung Hwa Kim

有人说自己保守一辈子,死了想要穿一套纯欲风的寿衣;有人说自己社恐,想要提前录好视频在自己的葬礼上播放,做一次e人;还有人平时朋友很少,没人了解他的过往,于是计划设计墓志铭二维码,想了解逝者精彩的一生,扫一扫就可以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形式上的“趣味”化,在感受上,年轻人的加入也减少了大家对死亡的恐惧。

有网友表示,看到一个活力满满的年轻人试穿寿衣,不管是老人还是预购的年轻人都能减少恐惧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eder Severin Krover

当发现有很多人也在关注丧葬类的事项,为自己做规划,网友们也表示:更加能接受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的事实,除了恐惧感减少,孤独感也减少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新认识死亡

随着丧葬行业的关注逐渐提高,人们对这个职业的刻板印象也逐渐被年轻人打破。


其实对职业的刻板印象大概率不是工作本身,而是职业背后的认知。

丧葬行业的人可能在找对象或者与身边亲朋好友相处时,多少会有一些顾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罗 • 德拉罗什

比如一些喜事,从事这类行业的人会主动避开不去,生怕过了“晦气”。

相亲的时候也会提前说明自己的职业,担心对方有其他想法。对身边的人来说,也多少会有一些恐惧感,有意无意的会保持敬畏的距离。

但实际上大家并不是对丧葬行业有想法,而是因为害怕死亡和离别。随着对死亡本身的理解逐渐深刻,这类行业也开始变得更加有人情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Sung Hwa Kim

不少年轻人还给自己办葬礼、写遗书、选歌单,借此回顾此前的人生。

他们假设自己走向棺木,模拟直面死亡的心境。

前几天一位95后殡葬师茶泉灵在采访中说到:“我们做的一切,不是为了宣告一个生命的消失,而是纪念一个生命的存在。”

这些年轻人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工作中的故事,让大家看到在冰冷的殡仪馆中也有温情。

有网友表示:正是看了这些分享,自己才开始重新认识“死亡”,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特 • 布赫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殡葬需求也在提升。

老龄化社会对殡葬服务的需求不仅限于传统的丧葬仪式,还包括临终关怀、心理慰藉等服务。

正是这些人性化的设定让年轻人主动走进殡仪馆,而不是像老一辈一样,把死亡当成不可言说的禁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死亡除了会引发人的恐惧和焦虑,还会引发人们自我认同和社会角色的反思。

通过人都会死的结果反思我为什么而活,这些思考反而对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家纷纷开始积极寻找自己生活中的意义和美好。

既然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那就尽量拓展生命的宽度。

正如殡葬师茶泉灵说,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不仅仅为离开的人服务,也是给活着的人一些安慰。

“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启另一个世界的门。”

作者:十二阿哥

责编:律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inker

欢迎你加入我们的社群

请扫码加小印 回复【入群】

- 欢迎关注印客美学视频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