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我们中国人称自身为“龙的传人”,这表明了龙的崇高地位。但实际上,龙简直是可怜得紧——用现代人对工作的戏谑调侃之语来作比喻,如果说“马喽”是“996”,那么龙就是“007”!龙在历史上可不是什么被崇拜的对象,而是承担了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职能。要说清这条被极致榨取的“打工龙”,我们需要先回到上古时代。

龙的概念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

上古有关龙的叙述和图像中似乎只能看出两点比较稳定的意思:一是很有威力的神性动物;二是蜿蜒条状动物。

正因如此,大自然中的条状物,大凡蛇、蟒、鱼、鲵、虫、蜥蜴、鳄,甚至虎、猪,以及非生物的星座、闪电、彩虹、山脉等,几乎全都被分别解释成了龙的原型。

正因为谁也不知道怎么定义龙,所以任何条状动物,都有可能被视作龙。可以说,上古之龙,并不是特定动物的专有名词,而是所有不知名的条状神秘动物的集合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甘肃西坪出土的马家窑“鲵纹”彩陶瓶,几乎被所有的龙学家释为早期的龙纹彩陶

可是,《海外西经》上清清楚楚地写明在穷山之际、女子国北,有一个“轩辕之国”,该国国民最显著的特征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基于龙性不可捉摸的特点,最好是换一种思路——悬置对于龙的起源和意义的无谓追究,选择从有可能梳理清楚的部分现象出发。

龙与帝王可谓是一对紧密纠缠的关系。

可以确定的是,龙,(20世纪之前)从来就不与普罗大众一个阶级,龙纹始终是庙堂身份的标志。而历史上皇帝自称“真龙天子”,本意并不是“龙的传人”,而是一种因卑达尊的借代用法,暗示帝王“天生就有役龙的命”。

我们今人称自身为“龙的传人”,许多龙学家们也有意遮蔽了龙的奴役史和屈辱史,他们以为龙被皇家用在旗帜上、衣服上,就能说明龙的崇高地位。而只需对龙形象所处的位置略加分析,就可以清楚龙在皇家大院的工作职能。

(一)

沟通天地的作用

出土的汉代及先秦文物中频繁出现各种龙纹,但这些龙纹几乎全是装饰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尽管龙纹反复出现于各种祭祀用的金石器皿中,但总是作为辅助形象而出现。龙纹一般处在画面下部或边侧位,或是作为一种程式性装饰图案,少有居于主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在上古祭祀仪式中从来不是祭祀对象,而主要是作为沟通天地的媒介、人神交通的使者或助手而出现的。上古帝王和神巫多以龙为驾,这是一种稀罕的神权象征意义,占有沟通天地的各种工具,是获得和占取政治权力的重要基础。这大概是龙最基本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人绘《九歌》图卷局部,神人端坐于龙舆,侍者牵龙索于侧。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外,乘龙即升天,升天即远离人世。后人用龙髯、龙驭宾天、龙驭上宾等乘龙升天的意象比喻王侯之死。负载死者的灵魂升天是龙的另一项重要职能。

因此,充当帝王或者亡魂的通天工具是龙最重要的工作职能。皇家宫殿、陵墓前华表上的升天蟠龙,以及承露盘上的通天犼,即为帝王或墓主通天之标志。

(二)

象征身份地位的威慑作用

衣服上始绘龙纹源于何时不可考,但龙纹沟通天地的神权象征意义,使之成为帝王、公侯与下官百姓三者之间垄断与反垄断的争夺焦点,这场拉锯式的争夺战至少贯穿了自南北朝以来的整个封建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年制历代帝王像真迹》中的汉高祖刘邦像。后人想象的历代帝王,基本都是穿龙袍的

真正严格禁止百官及民间使用龙纹,始于元朝忽必烈时期。

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 年),刑部议定,除了官办缎匹外,民间不许织造有日、月、龙、凤图案的布匹,“如有违犯之人,所在官司究治施行”。明清两代相沿成习,严厉禁止下官百姓僭用龙纹。

此外,元延祐元年(1314年),中书省订立服色等第,明确规定龙凤文的排他地位,但同时又对龙的定义做了重新界定:“龙谓五爪二角者”。也就是说,不是五爪二角的龙,就不碍事。

然而,这种半禁不禁、网开一面的做法,不仅没有禁绝民间的龙纹织造,反而大大刺激了民间的用龙热情,加速了龙纹变异,助推了龙纹的多样化发展。元代民间的这种用龙热情,一直延续到了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服饰通史》绘制的明代斗牛服上的“牛纹”,画得跟龙纹非常接近

对龙纹的热爱和追求,本质上就是对权力的热爱和追求。并且,龙文化之所以能够持续生长和发展,与龙纹的制度化使用是密切相关的。

(三)

护卫作用

龙在皇家的护卫作用可以从龙在龙柱、龙椅、龙床、龙幔、龙铺首、龙锁等物什上看出。

一般来说,龙总是成双成对地护卫在主人的门前、墓前、棺椁前后,以及主人服饰的左膀右臂、前心后背处。在龙车、龙椅上,龙往往要用自己的脑袋充当主人的扶手,龙身温柔地蜿蜒着,用来支撑主人的肘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守候在慈禧太后寝宫门口,执行警卫任务的铜龙。龙脚下是山水纹

那些精工雕琢的龙们最常见的去处,就是盘在主人门口的柱子上。它们与趴在地上的石狮子一样,起着保家护院的作用。

所不同的是,由于龙有飞天功能,所以,龙还常常被绣在主人的帐幔上,挂在空中。如果说狮子是主人的地面卫士,龙则充当了海陆空三栖全能卫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卜铁《中华帝国之历史、地理与文艺》中的“龙舟行河图”。该龙舟为皇室所有,主运宫廷财物

(四)

装饰作用

为了显示皇家气派,许多本来无须由龙承担的功能,也由龙承担了。床单、锦被、茶壶、灯盏、鐎斗、手杖、果盘、奁盒、文房用具、地毯、地砖,甚至唾盆、尿壶上,只要是皇家用得着的地方,就处处都有龙的身影。可见,皇家用龙,并不是量才施用,而是把龙视作全能奴役,用来装点皇家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皇家宫殿充任排水设施的龙头

凭借官修正史,可大致理清历代帝王对龙的基本态度。可以说,皇家用龙,绝非“崇拜”,而是“役使”——甚至是全能奴役。

不过,这并不排斥龙在民间的崇高地位。反倒是,帝王对于龙纹的垄断企图,使得龙纹的权力象征愈发彰显,而百官及民众对权力的崇拜和向往,则进一步加剧了龙纹的暗中流行和底层泛滥。

经过历代统治者的不断示范和刺激,民众对龙的想象日益多样化。龙成为一个箭垛式的概念,后人将前人想象出来的所有长条形的古怪神兽全都算作龙类,由此组建起一支庞大的龙族队伍。

于是,蛟成了蛟龙,夔成了夔龙,螭成了螭龙,长翅膀的叫应龙,天上的叫苍龙,蛰伏的叫蟠龙,无角的叫虬龙,此外更有金龙、黄龙、青龙、赤龙、黑龙、白龙、紫龙、斑龙等,令人眼花缭乱。

一条张牙舞爪的龙,因为象征了权力,被人们赋予了浓烈的审美色彩。对权力的崇拜一旦上升为一种审美体验,龙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地升格为“权力美学”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种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的权力象征色彩的文化符号,何以成为每个中国人共享的身份象征呢?

卖个关子,请各位移步《中国龙的发明:近现代中国形象的域外变迁》一书中,龙如何从帝王专属过渡到全民共享的,以及,本文开头提到,龙至少是在20世纪之前不与普罗大众一个阶级,由此还能引申出与前一个问题密切交织的另外两个问题:

“中国龙”究竟是由何人、在何时、如何生产出来的?

西方人是怎样看待“中国龙”的?

丰富的中外文献史料,与200多幅来自欧、美、日等国古旧书刊的罕见图片——从象征地位的皇家符号、时尚元素,到讽刺、攻击东方古国的惯用素材,你们将会在本书中看到龙形象变迁的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