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逢三月三,广西都会放假,每年的“唱山歌”活动也总是如火如荼,引得其它地区的人们羡慕不已。

但事实上,根据史书记载,壮族三月三是对汉族“上巳节”的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巳节,民间俗称“三月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它由来已久,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文化习俗,你都知道吗?

一、历史上的“上巳节”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初。所谓“上巳”即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固定为农历三月初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上巳节”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三月三是黄帝轩辕的诞辰,也有人主张是出于辟邪的目的,还有人提出是缘于生殖崇拜。

无论真相如何,可以明确的是,在上古时代,上巳已经是影响广泛的民俗节日了,在这一天,人们会有意识地进行庆祝活动。

然而,到南宋以后, “上巳节”却突然在汉族文献中“消失”了,但在南方少数民族中却被保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转变呢?

首先,“上巳节”在古代又被称作“女儿节”, “笄礼”也大多在这时候进行。少女们会在这一天成群结伴走出家门,到郊外游玩。

其次,“上巳节”也是我国古代的情人节,男女相会、互诉爱慕之情是主要活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到了南宋,“理学”被推崇,礼教愈发森严,对女性的压迫加重,自由浪漫的情爱也被归为“规矩”的对立面。

“上巳”因此式微。

但近些年,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汉族的“三月三”又慢慢回到了公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三月三”,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二、“上巳节”习俗

首先,互赠香草。

作为“上巳节”起源的说法之一,古人会通过兰汤沐浴来辟邪,因为兰草被认为是灵物,不仅有浓郁的香气,而且对身体也有裨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作为我国三大传统情人节之一,也有“芍药定情”的说法,因为在古汉语中,“药”与“约”谐音,是恋人相会的暗号。

从现实角度来看,“三月三”正是春和景明之时,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互赠香草也更能让人融入一派春景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沐浴。

“祓禊”是上巳节最重要的活动,也就是到河边沐浴,清除污垢。

但如今,到河边沐浴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一是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地方不允许或不建议下水,二是天气尚寒,在野外沐浴也很容易生病。

因而还是顺应社会发展,在家中沐浴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吃节日美食。

“吃”向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每逢佳节,也基本都有各类特色美食,上巳节也不例外。

一是荠菜煮鸡蛋。民间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甚至传闻三月三是荠菜花的生日,生日就要被端上餐桌。

而古时上巳节,也是人们求婚、求子的佳期,鸡蛋被赋予了孕育生命的涵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蒿子耙。上巳节在民间被认为是“鬼节”,鬼魂会来到人间迷惑百姓,而蒿子耙可以将人的魂魄黏住,不被鬼勾走。

三是春饼。天气渐暖,有些地方以及可以吃到新鲜的小葱,那么将小葱过道薄饼中,搭配鸡蛋、蒜泥等,就是美味的春饼了。

此外,壮族的五色糯米饭、畲族的乌米饭也是三月三的节日美食,并逐渐被汉族所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好日子不要负能量。

前面说到,上巳节被认为是黄帝的生辰,也是人们特意辟邪祈福的日子,那么在这一天,就要注意不要乱说话、不要散布负能量。

尤其像一些地方会举行盛大典礼,更需要谨言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上巳节这一天,你在干嘛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