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事不小 小案不小办
执前和解促履行执源治理显成效
执行案件存量大、难执行,是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影响社会治理难题。曹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督促当事人积极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尽最大努力减少案件进入执行程序,持续推动执源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被告在原告处购买小麦除草剂,欠原告货款3040元,于2022年11月16日为原告出具欠条一份。后经原告催要,被告至今未还。
韩集法庭接到该案后,因涉及标的额较小,被告系年近七旬的老人,加之双方又是近邻,故先进行庭前调解。但被告坚持声称已经偿还欠原告货款,承办法官结合证据规则和其他案例进行释法明理。经过承办法官苦口婆心的劝说调解,被告虽认识到举证不能,但还是坚持欠款已偿还,不会给原告第二回钱,其妻也表明立场坚决不给,导致调解陷入僵局。
考虑到调解过程中,被告认可其已偿还的证据不足,可能是当场脸面上下不来,承办人决定以判促调,开庭后次日就发出判决。被告接到判决,与其妻到达法庭后,2人还是信誓旦旦说已偿还欠款。法警李保庆把握住他们的心理,进一步解释了小额诉讼程序作出的判决不能上诉,原告可立即申请强制执行及可能出现的后果。被告认识到拒不执行的后果之后,态度有松动的迹象,李保庆抓住时机要来了被告之子的电话,经电话沟通,被告之子表示愿意劝其父母与原告协商解决。通过多次给原告做调解工作,原告也表示打的是“赌气”官司,争的是面子问题。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履行了支付原告货款义务,原告明确表示不再申请执行,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诚信是经济交往的最根本原则,不以年龄和其他原因而妥协,任何一方都必须遵守。在本案中,韩集法庭承办法官并非简单根据证据规则“一判了之”,而是探究当事人内心活动,及时把握当事人心理,以判促调,使诚信得以凸显,法律威严得以彰显,也减轻了执行压力。
来源:曹县人民法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