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中华历史5000年”,而在这5000年里,诞生了很多大人物,他们各有成就,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过,这其中只有“两个半人”获得了“圣人”美誉,他们是孔子、王阳明和“半个”曾国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人们对孔子、曾国藩颇有微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唯独王阳明,依旧深得众人爱戴,他的学说不仅在两岸三地非常受欢迎,即使是韩国、日本和欧美,都对他推崇备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儒家价值观中,能被称为“圣人”,要做到“三立”,也就是立言、立德、立功,而王阳明都做到了。他不为奸邪、仗义执言、爱民如子、忠义正直,是为“立德”;为官治理有方、平定叛乱、文武双全,是为“立功”;创立心学、著作等身、开坛讲法、弟子无数、影响深远,是为“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项都无可挑剔,值得称道的地方太多了,以至于很多“闪光点”被人忽视了。大家可能不知道,王阳明也是王羲之的后人,而且他的书法水平非常高,是明代草书的代表。徐渭曾说“王右军书掩其人,王阳明人掩其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阳明一生数次悟道,追求知行合一,而练书法就是他“悟道”的重要方式。学界认为,张旭和王阳明是书法界仅有的两位“大师”。前者从日常生活中体悟笔法,并将个人情感与书写完美融合;而王阳明则将“心法”与“笔法”合一,实现了个人用笔的超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阳明传世作品不多,其中写于“龙场悟道”期间的《何陋轩记》不论笔法还是气韵,都达到了炉火纯青、妙和自然的境界,不愧是“圣人手笔”。此作纵26厘米、横654厘米,共计130行、800余字,单字大小约4厘米,现藏于日本国立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陋轩记》完成于明正德三年(1508年),此时他被贬龙场、身居陋室,但仍能处之泰然。此卷以草书写成,取法于王羲之、张旭、怀素、孙过庭等人。起笔藏锋逆入,落笔后蓄力、衄挫、调锋等动作非常丰富,行笔中锋为主,笔画矫健婀娜、骨力深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陋轩记》用笔方圆兼备,结字奇宕多姿,字与字之间牵丝引带,处处都在变化,用墨之浓淡枯润,字迹之大小错落,体势之欹正高低,章法之疏密松紧,笔随心走、因字赋形,既深谙法度,又不落窠臼。正如他在《传习录》中所说“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作品法度丰富而严谨,气韵超然脱俗,是我们学习草书,提高腕力和用笔技巧的上佳字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我们将王阳明《何陋轩记》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细节与真迹别无二致,清晰度超过市面其他版本,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