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气动画系列「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第三季再度以其多元化的美术风格、暴力美学、末世思考以及哲学思辨等多种要素,混合出一剂强烈的「视觉系」化学药剂,震撼观众。

而大众对于「爱,死亡和机器人」这部系列动画最多的评价,有两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科幻」与「先锋」。诚然,「科幻」是其最具视觉特色的一大特点,无论是美术风格还是故事架构,三季当中的大部分都依托于此而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先锋」一词则是对其隐藏在故事背后的哲学思辨的肯定与赞赏,在动画题材不断趋同的当下,「爱,死亡和机器人」确实算得上一股清流,然而其并不超前也不「先锋」,可以说作为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动画题材,也是我们本期的内容所在——「科幻」,人们基于科学幻想而提出的种种思考,从未停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大量青年文化运动,旧世界开始不断改头换面,新事物层出不穷。一如我们此前谈过的power suit,也是经由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而诞生于时尚界的产物。

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则同样受到了美国文化的强烈冲击,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科幻文化,而在其经济腾飞的80年代,那一代动画人还保有着前辈们对于战争的反思精神,深知和平来之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强大的经济支撑下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继创造出「铁臂阿童木」、「大都会」的手冢治虫这一代漫画家之后的新一代创作者们,依托于此结合高速发展的科技,推出了包括的「机动战士高达0079」与「机动战士高达0080:口袋里的战争」反战经典科幻动画,再到之后宫崎骏的「天空之城」与「风之谷」,以及大友克洋的「阿基拉」,并由此逐渐拉开了属于科幻动画电影的20年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过头再来看西方,问世于1984年的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由科幻文学宗师威廉吉布森创作,其也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星云奖」与「菲利普·K·迪克奖」三大科幻小说大奖的著作,而其最重要的成就,一是预言了此后90年代的互联网世界,二则是定义并开创出了「赛博朋克」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关于赛博朋克本身,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呢?在「神经漫游者」中有着这样一段描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黑色的东京湾向远处伸展开去,海鸥从白色泡沫塑料组成的浮岛上飞过。港口后面是千叶城,生态建筑群落像一堆巨大的立方体,铺满了工厂的圆顶。港口与城市之间的一些古老街道组成了一片狭窄的无名地带,这就是「夜之城」,而仁清街正在夜之城的中心。”

如今我们再度谈及科幻文化,最具话题度且传播范围最广的元素莫过于「赛博朋克」了。自「神经漫游者」诞生的这一概念,从「银翼杀手」到「黑客帝国」再到「攻壳机动队」,几十年发展至今已然从银幕之中脱离而出,成为了当下火遍亚文化领域的科幻代表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既然聊到了「赛博朋克」,那又怎能不说到「蒸汽朋克」呢?从广为人知的宫崎骏,到去年狂揽9大安妮奖的「双城之战」,包括「爱,死亡与机器人」的第一季,这种融合了过去与现代,魔法与科技的奇妙幻想世界观,自诞生以来从未脱离过大众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处不得不提的就是,定义了「赛博朋克」的两位大师,威廉吉布森与布鲁斯斯特林,两人携手共创的「差分机」也是首部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朋克」作品,关于前者我们已经介绍过,而后者对后世科幻作品产生的影响我们稍后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于「蒸汽朋克」这一概念,「朋克」一词是对「赛博朋克」的戏仿,「蒸汽」则是其主要的视觉特点,而不难发现其始于维多利亚时期的蒸汽工业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蒸汽朋克」这一领域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就是动画大师宫崎骏了。在其主导的吉卜力动画电影中,不止有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维多利亚式蒸汽朋克,更有着独具特色的「日式蒸汽朋克」,结合本土大正时期东西方新旧文化的互相碰撞而诞生的独特「蒸汽朋克」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有宫崎骏,又怎能不提到大友克洋呢?如果说前者的「风之谷」是浓烈「蒸汽朋克」风格的幻想故事,那么后者的传世经典「阿基拉」则是构建于后末世时代的「赛博朋克」启示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阿基拉」这部作品,以战后残破不堪的东京为故事背景,以光明「阿基拉」为名以图带给人们希望,却在暴走的失败实验中再度引发了毁灭。大友克洋在这部作品中,思考着科技这把双刃剑,对人类文明的延续所能造成的一切后果,而主角存在的意义,则是以悲观的土壤种植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异能少年站在东京废墟之上,人人都会说这是大友克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90年代接棒的押井守的代表作——「攻壳机动队」,无疑也深受其影响,关于此我们会在之后的内容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本季的「爱,死亡和机器人」,不难发现很多元素都取自科幻领域早期的经典作品。取自著名科幻作家Micheal swanwick短篇小说「机器的脉搏」,「爱,死亡和机器人」的第三季第三集以濒临死亡的宇航员为视角,在其注射药物后,陷入了与自称星球木卫一的声音开始对话的奇怪幻觉中,最终融入到了宇宙当中,而基于这样一个看似疯狂的幻想故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肉体的存留与精神的永续的对较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部改编作品不止于掩盖在故事背后的深切思考,其充满诗意的梦幻画风,灵动活泼的线条构筑,同样来自于一位大师,法国科幻漫画大师Jean Henri Gaston Giraud,其另一个为人所认知的笔名为Moebius(莫比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Jean Henri Gaston Giraud这位大师,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之所以由此提及,是因为他的创作风格,对大友克洋、宫崎骏等动画导演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而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其无愧于「大师」的这一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我们提到的布鲁斯斯特林,本季「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六集「虫群」便是取自其创作的同名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也不断加深,在对现代科技还不甚发达的80年代,其独特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奇妙幻想在如今的人们看来,似乎就略显幼稚,也因此很久都没有相关作品出现在大众眼前,但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爱,死亡和机器人」以三季对「复古科幻」的追溯,加之对种种事物的思考与哲学思辨,让人们深陷于此不能自拔,想来这也是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所在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