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LinkedI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LinkedIn

摘要:

光伏电站市场热情高涨,有人一年就拉了2亿的项目,测算下来两三年就能回本。这门生意好做吗?

撰文 | Shushu

编辑 | Tang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1033篇原创

曾几何时,硅料价格一度突破30万元/吨大关。现在,硅料价格跌破5万元/吨,基本恢复至2020年价格,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相较最高价跌去85%。

进入4月,硅料再次迎来全线下调。4月10日当周,各种硅料价格周环比跌幅在3.3%-19.9%。

来源:硅业分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硅业分会

虽然,硅料价格将长期处于低位已成业内共识,但如此低价显然已突破预期,甚至已逼近龙头企业生产成本。

数据显示,通威股份的多晶硅生产成本在4万元/吨以内,大全能源为4.625万元/吨,新特能源相对更高,在6.15-6.18万元/吨左右。

龙头企业尚且如此,二三线企业的处境肯定更加艰难,低于平均6万元/吨左右的生产成本,丝毫盈利空间都没有。

图说:厂家生产硅料成本价 来源:国海证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厂家生产硅料成本价 来源:国海证券

硅料价格持续下跌的背后,是组件价格的快速下降。

今年第一季度P型主流组件价格在0.85~0.92元/瓦,N型组件中标价格多在0.87~0.98元/瓦,较去年初同比降幅近50%,较上年四季度环比降幅近20%。

光伏供应链是一条垂直链,各环节环环相扣,价格一一传导,互相博弈。下游的低价最终传导至硅料端,引发硅料价格的变动。

然而,相比于光伏材料设备等环节的惨淡,光伏电站市场却热情高涨,重点项目相继出炉。

据光伏头条统计,目前,15省市发布的2024年重点项目名单中共有482个光伏项目。其中,河北、宁夏、山东、福建、湖北5地规模均超过1GW,光伏电站开发力度加大。

图说:2024年13省市光伏电站规模排行榜(MW) 来源:光伏头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2024年13省市光伏电站规模排行榜(MW) 来源:光伏头条

其中,大约有11家央国企投资开发光伏电站项目达到GW级,国家能源集团以10GW的规模遥遥领先。

一般来说,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中光伏组件是重要组成之一,组件价格的下降对项目收益有促进作用。

所以,从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开始,光伏电站的建设就十分火爆,迎来爆发式增长。特别是前两年因硅料价格高企而被迫“停摆”的基地项目更是掀起开工、并网热潮。

也正是这一年,不少人开始投资光伏电站。一位金融机构从业者向“环球零碳”表示,仅去年一年,就拉了2个亿的光伏电站项目,测算下来两三年就能回本。

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共计216.88GW,超过前四年新增总和,增长率接近150%。

而今年第一季度,这一数据仍在增长,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 年 1-2 月 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36.72GW,同增 80.3%。

那么,光伏电站这门生意是真的这么好做吗?

实际上,在光伏下游开发投资环节,依然很卷。

理论上,组件降价可以带来超过1元/W的系统成本下降,但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光伏电站系统成本约为3.4元/W,比2022年降低0.6元/W,降幅17.7%。

两者相较之下, 0.4元/W的这部分利润都去哪了?

行业一线人员也透露,由于电站的优质建设资源内卷,一般情况下业主无法吃满组件降价红利。

从多角度分析来看,组件采购环节省下来的钱,基本都花在了一些隐形成本上。其中,高比例配储,是一项较大的支出。

前些年光伏强制配储只存在于大型集中式光伏电站身上,这两年开始向分布式光伏延伸。从理论上看,光伏配储后,相当于系统有了一个“缓存的蓄水池”,能一定程度上为光伏电站提升收益。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以分布式电站为例,当增加了储能系统后,投资成本大幅增加。据了解,按照目前的配储比例,平均下来分布式光伏单瓦成本增加约0.5元。

除光伏电站的系统成本增加以外,政策的改变也在影响着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

随着光伏装机占比上升,一方面,午间时段光伏电站集体大发,给消纳与调峰带来巨大的压力。

于是,各省陆续执行分时电价,尤其是光伏装机规模较高的省份,均将午间时段划为低谷电价。然而,分时电价政策也正“背刺”光伏电站的收益。

要知道,分时电价执行的是高峰时段电价越贵,低谷时段电价越便宜的机制。但是,光伏出力大部分处于这一午间的“低谷电价”时期,这使原来“余电上网”部分的价格由高峰电价变为低谷电价,即1元多变为3毛多,发电收入大幅下降。

以工商业光伏开发投资来说,这不仅会降低项目整体投资回报,也会带来商业模式的调整。比如全额上网或者一口价等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加了项目的开发难度。

有分析指出,分时电价机制,造成了以往极具长期竞争力的光伏发电,反而失去了足够的投资回收机会。不少新建光伏项目不得不重新评估投资回收前景。

图说:峰、谷时段地区数量统计 来源:电联新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峰、谷时段地区数量统计 来源:电联新煤

另一方面,装机量的快速增加也给光伏用地和并网带来困扰,从而使光伏电站投资增加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中,用地紧张是许多项目无法推进的棘手问题之一。去年11月,自然资源部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年)》,光伏方阵用地不得占用耕地,占用其他农用地的,应根据实际合理控制,节约集约用地等。

一位光伏电站投资人表示,只要接触到光伏项目,最先问的就是用地性质。现在不同以往,很可能用地会出现问题,一旦被查到不符合,就要被拆除。

据了解,不少项目拿到光伏指标但却没有光伏用地,部分项目更是因为土地性质的变更最终陷入无地可用的局面。

一时间,对于百兆瓦级别大面积用地的光伏项目来说整体推进难度可想而知,而分散的小规模光伏电站,则需要应对多种多样的地理条件因素。

就在前不久,山东省能源局、内蒙古人民政府又相继发布文件,两份文件表达了同一态度:解决土地问题,才是光伏项目前期工作的关键!

而并网困难的问题也同样棘手。从大环境来看,各地陆续公布的消纳空间正逐步压缩,多个地区显示分布式光伏接入空间为零

2023年四季度以来,安徽、广东、河南、湖南等超过20个省、市地区出台政策规范分布式光伏市场,其中包括暂缓分布式光伏备案,或规定不得开工、不予并网情形。

图说:多地分布式接网预警 来源:智汇光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多地分布式接网预警 来源:智汇光伏

这既增加了市场的开发难度,也无形中抬高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接入成本。

因此,面对多重困难,不少企业已开始默默出清光伏电站。以正泰电器、协鑫新能源、晶科科技为代表,光伏电站转让规模较大。

其中,协鑫新能源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二大光伏电站投资商,也已在2023年10月出清了其最后一批光伏电站资产。

光伏电站业务属重资产投资,一方面,回款周期较长,让公司负债率高企,另一方面项目IRR下降。不少私营企业选择放弃也很合理。

而央国企,正溢价默默收购这些被出售的光伏电站。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五大六小”等发电集团在十四五期间规划了超600GW的新能源装机目标,通过收购民营企业开发的光伏电站无疑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之一。

因此,在“双碳”的大目标下,光伏电站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部分企业退出,部分企业进入,光伏电站的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不同企业在不同的转型路上各司其职。

参考资料:

[1]维科网光伏:硅料!全面亏损

[2] https://mp.weixin.qq.com/s/KoHzubrBOqrmEtaeePASug

[3]中国能源报:分时电价缘何“刺痛”分布式光伏?

[4]光伏盒子:政策收紧、用地紧缺!光伏“利器”开始制霸市场!

[5]索比光伏网:李俊峰:建议光伏发电项目给地方留下1毛钱/度收益

[6]https://mp.weixin.qq.com/s/Tla6nAvytddq3JDIC8qpeg

[7]光伏头条:超50.9GW!482个!全国各省市2024年重点项目之光伏篇

[8]中国能源报:光伏硅料价格有望维持低位运行

[9]https://mp.weixin.qq.com/s/vBOyq0LcQfCkX3HCfzQrRA

[10]星空财富:光伏配储,一场豪赌

[11]世纪能源网:晶科、协鑫、正泰等头部企业转让电站!减负债、聚主业,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动作明晰

[12]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news/112-20240227-3798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