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打仗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部队干部都转业到地方上工作。周冠五就是其一。周冠五,曾用名李均,1918年2月23日,出生于山东金乡县城南王丕庄。解放前,曾任江西贵溪军分区参谋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周冠五因鼻腔有病到北京治疗。期间,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找他谈话,问他可不可以转业。“毛主席说进城了,如果不能领导工业,那就站不住脚。”

周冠五说,“那我就去工厂。”

“钢铁行吗?”安子文问。

“行,到哪儿去都行。”

周冠五是学生出身,认为自己能从学生变成军人,也能从部队到工厂。于是,他就来到了石景山钢铁厂(首都钢铁公司前身),从副职干起。

有一位一直关心他的领导每年都来看他一次,问他“能不能站住脚”。等到第四年时,周冠五的回答是“行了,没问题了”。从那以后,他被中央书记处任命为钢铁厂厂长。

1949年周冠五转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周冠五转业
1955年,周冠五在钢铁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周冠五在钢铁厂

在这句“没问题”背后,周冠五付出巨大努力。他每天早上6点,总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向专家请教。专家专长各有不同,炼铁、机械、铁路等等,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学。弄懂了各门技术后,他开始有针对性地考问下属,督促他们学习。就这样,周冠五完成了共和国的开国军人到企业家的身份转变。

大跃进时期,首钢从鞍山调来7000多人,生活设施跟不上,大家都“先生产后生活”。建高炉时,没有水泥、工人们就磨碎灰渣替代;没有脚手架,就到南方砍竹子、运回北京。

1962年,冶金部前来鉴定灰渣代替水泥的实际效果,结果牢固程度比普通水泥还高。周冠五后来很有感慨地回忆说,在大跃进中、人们涌现出的智慧是无限的。

有一次,要立一根45米高的水泥柱子,已经做好了,但没办法把它吊起来。按普通使用吊车的方法,柱子会开裂甚至折断。后来,一个8级工围着那根躺在地上的柱子“转悠了两个礼拜”,终于想出了办法:用钢丝绳把柱子分段捆住,并插入角钢,使柱子受力均匀,“安安稳稳地吊了起来。”

1959年,新中国10周年大庆、在建的人民大会堂的柱子遇到同样的问题,周冠五给项目负责人介绍了这个办法后,大会堂工程顺利完成。而之前,“数百位专家”历时数月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柱子根本就不应该在地上预制”,甚至有人还专门去给毛主席讲其中的道理。

退休后,周冠五和妻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退休后,周冠五和妻子

后来,周冠五曾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这个可敬的共产党人,可惜的是孩子不争气。周冠五的儿子周北方犯下了巨额受贿罪、行贿罪,1996年11月被判处死缓。

据主席的女儿李敏回忆:“1965年,父亲曾一再对我们说:‘干部子弟是一大灾难。’”(《毛泽东女儿李敏和外孙孔继宁讲述领袖家风》人民网)

有消息称,卷入周北方一案还有其他有通天本领的高官子弟。案发后,躲到国外、一去不回。周冠五2007年4月20日逝世,享年89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此去经年、愿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