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9日讯近日,山东大学参与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安徽淮南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议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首次发布淮南武王墩一号墓重大发掘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王墩墓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徐洼村,现存主墓(一号墓)、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陵园等重要遗迹。2020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山东大学、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等单位开启武王墩主墓的发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武王墩一号墓已提取青铜器、漆木器植物遗存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包含青铜礼器、乐器、漆木器、乐器等珍贵文物。该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内涵丰富,是目前所见楚国最高等级的陵墓。

四年来,考古学院师生全程参与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完成了武王墩墓葬封土和填土发掘,提取了椁室上铺设的竹席,拆解提取完全部椁盖板,现已进入椁室内部的发掘清理阶段。考古学院路国权教授任考古发掘二组组长,负责东室和北室发掘工作,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发掘,在东1室发掘揭露出土大量青铜礼器、漆木器、竹笥、植物和果核等文物,其中南端放置的大鼎口径达88.3厘米,是已知体量最大的楚国青铜鼎。尤其是其年代处在封建国家体系趋于解体、大一统国家即将孕育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研究周、秦、楚、汉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为研究楚国东迁江淮以后的社会生活面貌和历史文化图景,提供了系统性的科学考古资料。

闪电新闻记者 闫艺菡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