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延绵长

因要探访渔耕记餐厅,于是脑海里时常思考我探店时对餐厅名字的解读。心里暗自叫好的是,谁起的一个这好的名字。

被誉为上古典范的千年楚菜,其特点就是“农耕渔猎、饭稻羹鱼、钟鸣鼎食、五味调和。渔耕记崇尚自然,弘扬楚菜。听名字就让人兴奋不已,有种梦回千年的感觉。

渔耕记,他们秉承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企业愿景,坚持本味主义的烹饪理念,精选地标优质食材,将孝昌和孝感的美食囊括起来,根据农历的24节气,推出健康养身的美食。他们更希望食客在品到健康美食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现代生活的美好渔耕记的名字,简约而不简单。

当我拾级而上来到走廊,墙面上悬挂的包房名称,给人眼睛一亮的感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吃茶去”的包房名称。赵州禅师的“吃茶去”,他寓意禅需要人去悟,茶需要人去品。对美食一样,每个人的阅历不同,对菜品的理解的深度也不一样,好一个吃茶去,一下子把渔耕记的品味拉升了好多。

思无邪的包房之名来自《论语·为政第二》载: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也好,吃茶去也罢,虽字面上有些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意象:那就是人要放下,达到无忘、无念、无欲、无求的境界。

渔耕记的包房名称中,最多的莫过于和鱼有关了。渔歌子、鱼得水、子非鱼、姜太公,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鱼,有思想的鱼和充满哲理的鱼,都在渔耕记里有着自己的遐思。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则把陋室铭包房的寓意推向文化的高度。

来到走廊,我们被南山下等一个个诗意的包房名字所打动,因为那曾是我们的过往和理想。温馨怡人的包房灯箱铭牌,橘黄色的灯光仿佛熄灭了生活的繁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又恰似是湖面上一个个星光点点的灯火,如同一首渔光曲,照亮和伴随着夜归的人们。

一个好的餐厅,一定是融入了很多的人文符号,让人有种“游目骋怀”的感受。渔耕记自然质朴的设计,呈现自然的温度和脉络。就如 包房里的茶台,让人们能静下心坐下来,在一杯温暖的茶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纵观渔耕记餐厅的文化,它寄托了渔耕记人的情思和理想。颇有心思的餐厅设计,文化的嵌入,让渔耕记的味道余味无穷。

镇店之宝味道好

“酒怕牛肉饭怕鱼”。这是渔耕记的招牌菜。由五位资深厨师,历经100多次的试菜,最后研发成功了这两道招牌菜。

“酒怕牛肉饭怕鱼”,传承着农耕时代的饮食文化。“饭怕鱼”源自司马迁记录湖北楚食之地“饭稻羹鱼”的鱼和米饭的饮食智慧。渊明饮酒、东坡复醉、诗酒趁年华;“酒怕牛肉”则是诗酒牧歌的田园意境生活在舌尖的表达。

对每一个作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我在渔耕记拍摄了一个短视频,发表在《食话强说》微信视频号上,短短几天就有四五千人观看。对这两道菜,我的解说是:牛肉好吃,让人忘记了酒。因为我不喝酒,如此解读也合情合理。而有个观众留言,他认为是酒爱牛肉、饭爱鱼。因为酒碰到这道牛肉会更废酒,饭碰到这款鱼又要多吃两碗饭,他解释到好比男人怕老婆,那是真的怕吗?那也是爱。的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酒怕牛肉,是用煲盛装的。里面有牛肉、牛筋和牛骨头,不同的口感呈现牛肉的美味。酱红色的颜色,惹人食欲,香醇鲜美于一锅,让人垂涎欲滴。而垫底的莴笋和土豆,荤素搭配吃起来是营养丰盛又不失均衡。饱吸牛肉汤汁的土豆,吃起来,那香醇粉绵的口感,也是好吃了得。这道菜 牛筋劲道,软糯、牛肉香醇味美、牛骨头 执拗耐嚼的筋络,吃起来能感受它莫名的倔强。如果这个时候,喝点小酒下肚,你会发现它竟然比酒味还要让人沉醉。这也许是酒怕牛肉的缘故之一吧?也难怪诗仙李白写下那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

而更让人心动的莫过于“饭怕鱼”这道美味了。宋代诗人吴潜在《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中曾用“算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来形容鲜鱼羹饭的美味。

渔耕记的这道菜由鳜鱼、财 鱼、黄骨鱼烹 制 而成,不同的鱼,氨基酸的类别不同, 复合的鲜味让人为之一动。当我在这锅鱼里,感受到不同口感的鱼的鲜美时,一股更鲜的味道跳入脑海的记忆之中。细细找寻,发现是一个个小虾,我不禁为大厨们追求极致的鲜味的努力而感动。本来已经很鲜的一锅鱼,有了小虾的加持,氨基酸的种类丰富了,这道菜呈现的鲜味更美了。这种对鲜味的极致完美追求,源自对细节的精雕细琢。这种速度飙到极致的鲜美,仿佛让时间凝固成永恒,而激情似乎在饭怕鱼这道美食上划上了一个句号。

喜欢吃鱼是湖北人的最爱,而鲜味又是吃鱼的灵魂和精华之所在。鲜味它入口 时似江河滚滚,细品时又如林中幽兰, 淡雅而持久, 令人心生欢喜,而鲜味的回味又是那样令人忘怀。 这道鱼怕饭美食,让我们联想到白居易的《饱食闲坐》一诗中所描述的:“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的恬适生活的情景。

这道菜名叫饭怕鱼,配上东北大米蒸的香喷喷米饭,泡上浓稠淡黄色的鱼汤。那每一口饭香里,浸透着鱼的鲜美,吃上两碗可能就是对这道菜的最大尊重。看来因菜好而多吃两碗饭,也许这才是饭怕鱼的最佳解读。

孝感美味一店尝

遍尝美味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家乡菜是从来不需要想起,一刻也不会忘记的美味。渔耕记好像捕捉到食客的这一心理,把正宗和孝感地方风味,一起搬上了渔耕记的餐桌。让人们尽享孝感家乡的美味。

云梦鱼面这道偶然发明的美食,素有“要得鱼面美,桃花潭取水,云台山上晒,鱼在白鹤嘴。”的精妙。

云梦鱼面炒三鲜,鸡蛋、韭黄、肉丝和淡白色的鱼面一起,从色彩的协调上就给人爽心悦目之感。鱼面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楚地食材,现是中国地理性标志产品,口感劲道,鱼香浓郁。咀嚼时,鱼面的劲道和鲜美,伴随着鸡蛋的香、肉丝的鲜、韭黄的嫩,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曲。这种和谐的搭配,既体现了中国烹饪的和合之美,也符合现代人营养多样的要求。真的是一道好吃又有营养的美味。

孝昌花溪豆棍,这道相传从清朝年间在花溪乡朱氏豆腐铺发明,至今传承了近200年。富含植物蛋白,乃豆制品之精华,花溪豆棍经过四代花溪人手工传承,形成了如今入口绵软,细腻香柔,味道鲜美,多样搭配的绝美味道。饱含汤汁的花溪豆棍,一口下去,真的可以把人的心软化。香是这道菜的灵魂,软则是这道菜的特点,而细腻绵和则是这道菜的口感。在如今人们普遍的追求,好吃的不一定有营养,有营养的不一定好吃的今天,花溪豆棍给了我们一个指引,好的美食一定是既好吃,有营养的。

汉川炮蒸鳝鱼,在汉 沔一带,早已是名闻遐迩。素有“肴品精调,三蒸独到十分美;艺工巧作,五味非凡百里香”之说。不同于我们吃到的炮蒸鳝鱼常有的油腻感和勾芡的做法。渔耕记秉承传统,弘扬正统,这道菜制作是比较复杂的。米粉要分三次加入和挤捏上鳝鱼身上,蒸的时 候,要大火猛蒸十五分钟左右,而起锅时的热油冲击激发蒜香,最后在地方米醋的加持下,这道菜呈现出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酸而不酷,油而不腻的特色。这道美食的关键就是米醋的画龙点睛之笔 , 不仅激发了鳝鱼的鲜美,更是让人吃起来是清爽不腻之感。

安陆白花菜炕蒸肉。 白花菜也是中国地理性标志食材,早在康熙《安陆县志》里就有:“白花菜:夏月开小白菜,可为韭,香味绝胜红梗尤美,他处皆不及,亦土性异也。”的记载。这道菜采用铁板现煎的方法,外酥内嫩。这道菜的特色,将传统的粉蒸肉采用先蒸后煎的方法,较好的除去了五花肉的肥腻,发挥了五花肉焦香的特色。而煎炸的五花肉的焦香和白 花菜的清香融合,给人口味上极大的满足和愉悦。这是一道需要细心品尝的美味。

白花菜炕蒸肉,这种巧妙的荤素搭配,让五花肉多了一种美味的吃法,也让早已名胜在外的白花菜更多了一份骄傲。

应城豆皮炒腊肉豆皮在湖北 地区是很有名的一道美食,尤以黄陂孝感居多。平常吃的豆皮也不在少数,而在渔耕记吃 到的应城豆 皮,让我对这道美食更多了一份敬意。这道豆皮采用的是绿豆磨浆摊 制而成,要经过磨、摊、凉、卷、切等十余道工序,其背后蕴含着手艺人的匠心和情感。锅中煎炸 的豆皮略带惹人食欲的虎皮色的酥脆,而当我将豆皮在口中咀嚼之后,那浓郁的豆香扑鼻而来,回味悠长,在咸香味浓腊肉的融合下,鲜香味美。竟然让我这个好吃佬喜欢得接而连三的吃了好几口才得以解馋。

相传明末清初发源于应城以东老虎山附近的三结村,一程氏御厨用宫廷配方制成的豆皮,在应城有一人吃一人香,十人吃十人香之说。可见豆皮美味好吃得早成了孝感人民的家乡美食了。

而今天午餐在渔耕记的收官之作莫过于在孝感和湖北地区都是家喻户晓的糊米酒了。这道有着千年历史的美食曾获得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殊荣。

糊米酒的糯米是选用孝感朱湖的糯米做成的米酒和面团,桂花和金桔酱所有的加工都是纯手工的加工,没有任何添加剂。成品的 特点就是“松糍软泡,香甜可口”。这道美食吃法的关键就是趁热吃,热是这道美食品鉴的关键,也是糊米酒的灵魂之所在。当用汤勺舀起糊米酒时,入口浓郁的酒香,仿佛让我们穿越到楚风雅韵的千年美味。而热腾腾的糊米酒入口下肚,胃部甚至有种滚烫的热情四射感受。而绵软松泡的汤圆面,入口一抿即化,吃一口真的有种心都被软化的感受。孝感糊米酒,喝一口秒上头,喝起来是津津有味,喝完后是欲罢不能。

食因情而美,孝感糊米酒,飘香的酒味,传承的是孝心,传递的是爱意。我也在我的朋友圈留言到:一酒(孝感米酒)飞溅七朵花(孝感七地的美食),一店尝遍孝感味。

渔耕记餐厅,传承文化,追寻本味,志在创新。它那真实而纯粹的食材仿佛是自然界的赐予,蕴含着大地的馈赠,通过渔耕记大厨们的匠心烹饪,转化成了美味的佳肴。

这里的每一道传统的菜肴,都散发着荆楚大地古老的香气,仿佛是时光的指引,引领着味蕾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进了岁月的长河。在那浓浓的酱汁里,藏匿着过去的细腻和勤劳;在那炉火上舞动的鲜鱼,娓娓述说着渔民的辛勤与期望。

渔耕记餐厅的质朴无华,毫无做作。他们的菜品并不繁杂,因为他们只做最美的味道。在渔耕记里,每一位食客都能感受到了美食的魔力,仿佛是被时间的镜头定格在了最美好的瞬间。这不仅是对味道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赞美,

这种品质,不需要张扬,也不需要修饰。渔耕记它自有一种内在的魅力,能够让每一位食客在品尝之后,心生赞美。

在渔耕记餐厅里,人们可以找到了心灵的快乐,体味到了生活的本真。

作者简介:

李继强 烹饪高级技师,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抖音官方专家评委,武汉餐饮协会顾问。江汉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武汉作家协会会员,《吃的智慧》和《食见生活》作者。

投稿&反馈邮箱:412819897@qq.com

责任编辑:罗一闻

制 作:追光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