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展示了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工作的丰硕成果。数据显示,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14万件,同比增长19.53%;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跃升至50.2件,较上年度增长9.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6185件,同比增长10.62%;作品版权登记数突破41万件,同比增长8%。同时,上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最佳科技集群”中的排名攀升至第5位,彰显了其在全球创新领域的卓越地位。

回顾过去一年,上海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呈现出三大显著特点。首先是社会影响力大,涉及多项重要法规的出台和典型案例的判决,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若干规定》的实施以及全国首例故意避开医疗设备软件技术措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刑事案件等,这些不仅彰显了上海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力度,也为全国乃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次,上海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指导意义强。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如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导、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等,为各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同时,对于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不当承诺行为的“双罚制”等创新措施,也为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上海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震慑作用显著。通过加大对抢注奥运冠军姓名、昵称相关商标等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了类似侵权行为的发生,维护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在制度建设方面,上海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强化保护方面,上海加大司法保护和行政保护力度,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在促进运用方面,上海积极推进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实现。

同时,上海还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实施普惠工程,推进标准化城市建设试点,为创新主体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在深化合作方面,上海积极与国内外知识产权组织、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市政府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沪签订新一轮谅解备忘录,进一步巩固了双方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合作关系。高规格举办的第二十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也为全球知识产权界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工作,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