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林肯在中国谈了很多话题,其中就包括这段时间经常听到的“产能过剩”;就在布林肯对中方说三道四的时候,刚来过中国不久的财长耶伦,也在继续炒作“产能过剩”的话题;据联合早报披露,日前她在接受采访时继续威胁中国,拜登政府将“保留所有选项”,应对中国的“产能过剩”;她还叫嚣,中国通过出口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美国和其他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等等,中国大力发展经济、解决民众就业,这还有错?耶伦这话的意思,是要逼着中国减少社会就业,在中国制造大量失业人口,进而制造新的贫困现象和社会不满,进而让中国社会动荡,甚至出现内乱?

我们非常怀疑,耶伦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是什么精神状态。中国出口商品,西方不能接受,那么西方出口商品是为了什么?我们还记得2022年6月份,耶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炫耀拜登政府“通过努力,实现了充分就业和历史性的经济增长”;到了美国这里,“充分就业”就是拜登的政绩,到了中国这里,就是“美国不能接受”——如果耶伦这么反对我们加大出口力度,实现充分就业,那就证明我们做对了,戳到美国的痛处。

中国大力发展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对世界来说,有着非常重要意义。我们向其他国家输出了物美价廉的现代化商品,帮助越来越多的国家接触到了现代文明,在我们的努力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各种家电,不再是西方文明的标志,而是越来越多家庭的标配;这对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意义非常重大,他们在中国制造的帮助下,能够融入到现代文明中,而不是成为“被遗忘的人”。

耶伦说美国不能接受,真正不能接受的,是西方的光环正在褪色。试想一下,美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才刚刚开工,但印尼的民众早就在享受他们自己的高铁;一些非洲国家的高速公路和港口,甚至比美国的公路和港口还要宽敞漂亮,欧洲的网速甚至可能不如一个发展中国家。

随着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西方还有什么光环?如今有不少西方人士,来到中国后,觉得自己才是“从第三世界来到发达国家”,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更有时尚和现代化,以及“赛博城市”那样的未来科技;这样的趋势延伸到更多地区,西方媒体继续编造“优越论、终结论”,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这才是耶伦等华盛顿精英们最害怕的事情。所以他们煞费苦心,编造出所谓“产能过剩”的谎言,全然不顾市场规律、不顾时代发展的潮流,更重要的,是为了掩饰他们的无能。

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然后出口现代化商品,这曾经是西方掠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典手段,也就是“剪刀差”策略;如今他们却要反对这样的模式,只因为中国懂得“双赢”,而不是一味的掠夺:我们确实进口了原料,但也投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帮助他们实现进步,所以西方害怕了。

可以预见的是,西方会不顾一切地打压中国,甚至可能会动用“金融核弹”,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会有任何改变,不管华盛顿如何机关算尽,最终的结果都不会改变,他们的那种单极秩序,终将被历史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