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香港最有毅力的只有两人,一个是我,一个是她。”

文首这句话,来自于现年96岁的前亚洲首富李嘉诚,乍听狂妄至极,细思却又令人不得不信服。

“我”靠实业起家,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至今仍以362亿美元身家稳居华人首富宝座,李嘉诚的毅力之强大绝非自吹自擂,自然毋庸置疑。

至于李嘉诚口中的这个“她”,内地民众似乎知之甚少。

她叫杨敏德,是香港溢达集团创始人杨元龙的千金,手握哈佛硕士学位与华尔街供职履历,更是李嘉诚曾经最中意的儿媳人选。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千尊万贵”的财团长公主,竟然在自己人生最好的年纪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诧异的抉择:在90年代初孤身飞去大西北深处的新疆,种了近30年的棉花地

1/4个世纪过后,这位曾经的“富家千金”,已经蜕变成了溢达集团的新任掌舵人。

如今的她,手握近10万亩长绒棉种植基地,还在新疆建起了纺织品厂,为当地数千名普通民众提供了工作岗位,帮助无数个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

众所周知,几年前新疆长绒棉遭遇了西方世界的一场“造谣式”抵制,溢达集团损失惨重,海外工厂接连被迫关停,棉纺产品的全球销量也骤减。

要知道,溢达集团每年总营收的87%都来自海外市场,其中43%都来自美国市场。

也就是说,如果美国人抵制溢达集团的产品,对于杨敏德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就在风波正盛时,身为集团掌舵人的杨敏德却霸气回应:

“溢达集团不可能向美国人屈服,更不可能为求苟且卖身给美国。
他们爱买就买,不买就拉倒!”

站在风口浪尖上“口出狂言”,这个奇女子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

与大多香港名媛类似,杨敏德拥有一个深爱自己的父亲,但父亲爱自己的方式,却令杨敏德倍感束缚。

战乱年代里出生的杨元龙,是一位秉承着“实业救国”思想的爱国商人,溢达集团是他倾尽毕生心血打造的杰作。

杨元龙深知,在竞争激烈的香港纺织业中立足极为不易,因此并不打算让子女继续从事这一行业,努力赚钱只是为了让子女在将来能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作为家中长女的杨敏德,一出生就享有优渥的生活环境,在父亲的设想中,女儿只需要安逸度日,做一生“富贵闲人”就可以了,不需要有大志向。

但杨敏德却不这样想。

自幼听着父辈的创业故事长大的杨敏德,不想庸庸碌碌的过完一生。

于是在15岁这年,杨敏德就离开家乡,漂洋过海去往美国求学。

赴美之后,她先是拿到了麻省理工的数学学士,又来到哈佛大学攻读了MBA,毕业后顺势在华尔街找了一份工作,准备靠自身能力大干一场。

只可惜,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1978年,由于父亲的身体状况不再乐观,杨敏德只得返回香港,火线加入家族企业,协助维持集团大局。

随着杨元龙的年龄越来越大,体力也逐渐不支,确认接班人的问题也迫在眉睫。

他膝下只有两个女儿,要论谁的能力更堪大任,当然就是长女杨敏德。

如上文所言,工商管理硕士出身的杨敏德,尽管颇具管理天赋,但对于棉纺织业务却是一窍不通。

然而,在目睹家族企业迈入存亡之际,杨敏德也只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硬着头皮从零开始学习纺织业相关知识。

随着杨敏德对于集团业务懂得越来越多,父亲杨元龙也终于安心,逐渐退居到了幕后。

1995年,杨敏德正式接手溢达集团,成为集团主席。

不料“少东家”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先拿自己开刀,先从打破集团的“一言堂”开始。

在跟随父亲学习的阶段里,杨敏德明显发现,先前集团所有的重大决定都是父亲一个人说了算。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总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因此杨敏德的第一把火,就是邀请外来的独立董事参与到公司的重大决策中,希望他们能不顾情面地指出溢达集团的问题。

这一点当然引来了集团“元老”员工们的反对,但出乎他们预料的是,杨敏德的改革其实才刚刚开始。

很快,杨敏德的第二把火就烧了起来,要求集团管理层摒弃“论资排辈”陋习,而是把更多机会留给敢打敢拼的年轻人。

为了给集团注入新鲜血液,她高薪聘请了大量海归或本土培养的青年才俊,给予了他们相当大的权力行使空间,让新班子可以放手施展,并拉高了绩效奖金比例。

简而言之一句话:溢达不吃大锅饭,只要有成绩,就能有收获。

杨敏德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快便取得了回报,整个集团的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势头欣欣向荣。

但杨敏德的野心还远不止于此。

她接下来的决定,才真的是让人大吃一惊。

上世纪90年代,整个亚洲市场的服装行业都开始走下坡路,香港扎堆的传统纺织品企业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出路。

作为溢达集团的掌舵人,杨敏德自然也不例外,日日都在寻找新机会。

但她并不想打“价格战”。

在杨敏德看来,依靠更廉价的劳动力来降低成本,从而获得利润,这样的方法与杀鸡取卵无异。

要想真正让企业有所改变,还得从品质下手。

90年代各类化纤还未普遍应用,做服装最需要的原材料是什么呢?说到底还得是棉花

于是,杨敏德要求溢达旗下市场部员工倾巢出动,到全国各地搜寻高品质棉花产地。

最终,她将目光投向了新疆。

通过比对,新疆的长绒棉质量品质可堪比埃及、秘鲁等所产的世界优质棉。

这样的发现让杨敏德兴奋,她当即飞到新疆,决定亲自实地调研长绒棉的生长环境。

然而到达之后,一系列现实的问题也逐个摆在杨敏德眼前:

新疆的土地的确适宜种植棉花,但90年代时的交通还极为不发达,各种基础设施更是落后。

如果在新疆投资建设工厂、种植基地,势必要花费大量钱财,还不知能不能有回报,很有可能人财两空!

这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杨家人可以名利双收;

若是输了,溢达集团也将一败涂地。

谨慎起见,杨敏德前去拜访了李嘉诚和唐翔,希望能寻求一些成熟的建议。

她本以为会遭到对方的阻拦,没想到两位香港商界大佬却对此十分看好,给予了相当高的肯定。

杨敏德心中的底气立刻充足,当即力排众议,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新疆基地的建设之中。

杨敏德初次考察结束,说不失望是骗人的。

新疆现有的这些工厂,设备陈旧落后不说,管理也特别混乱。

思量再三,杨敏德最终推翻了之前打算合作的计划。

她拿出了1亿美金,一半用来建设现代化纺纱厂,一半用来建设长绒棉种植基地,棉田面积高达10万亩。

种棉花是需要时间的,而纺纱厂建好了,势必要投入生产,从当地棉农手里收购棉花成了当务之急。

可一个外地人,要想收集到好的棉花,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杨敏德没有直接找棉农收购,而是先了解当地收购的情况,结果却发现,当地许多收购公司都习惯性拖欠或延期支付棉农的棉款。

了解到了问题所在,杨敏德当即提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每次收购棉花,都需要备足资金。

一旦棉农过来售卖,一定要当场结清棉款,让棉农安心。

这样简单直白的交易方式让棉农们非常认可,杨敏德也很快地掌握到了当地棉花的各项信息,还耐心引导棉农们种植高质量的棉花。

杨敏德自己的棉田基地已经投入建设,棉农们自行种植出来的高质量棉花也达到了收购标准,原材料的供应不再是问题。

依靠着优质的原材料,以及来自香港的高科技制衣技术,溢达集团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棉纺产品出口商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突发“抵制新疆棉”闹剧之前,溢达集团已经与玛莎、耐克、佐丹奴等世界知名服装品牌达成了合作,年营收达到了13亿美金。

这个数字,在棉纺织这一传统行业内已经相当可观。

显然,杨敏德的“豪赌”成功了,新疆基地从无到有,她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纺织女王”。

随着事业大获成功,杨敏德也在香港有了更高的讨论度,她的感情生活自然也成了媒体的热议焦点。

杨敏德人长得漂亮,能力也强,经商又有魄力,所有港人都纷纷猜测,这块金疙瘩会花落谁家。

早年间,李嘉诚也曾明确表示自己有意下聘,希望杨敏德成为自己的儿媳妇。

奈何儿子与杨敏德接触后,两人都没有结为连理的意愿。

强扭的瓜不甜,李嘉诚没有再插手撮合两人,两人反倒成了关系不错的朋友。

此后求娶杨敏德的富豪之家依然不少,但最终,杨敏德选择了与香港“珠宝大亨”潘迪生喜结连理。

婚后,两人都忙着各家的集团事业,尤其在女儿出生之后更是忙碌,相见的次数屈指可数。

可想而知,两人很快就因为感情不和而离婚,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合照都寥寥无几。

不过,两人都是体面人,并没有相关的财产纠纷,等许多朋友得知时,两人已经办理好手续了。

此后多年间,杨敏德没有再婚,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在了事业当中。

她始终牢记着家族“实业兴国”的使命,在大力发展新疆当地的长绒棉之外,还关注当地的教育事业和女性健康。

基地落地新疆后,杨敏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全疆建设学校,招募了许多大学生前来支教,还为新疆学子们设置了各种奖学金和教育基金。

在关注女性健康方面,杨敏德也出力不少。

她先从集团内部的女性员工开始,改善医疗卫生情况,更是大力支持新疆当地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

对于杨敏德为新疆地区所做的付出,每每有人夸她时,她总会谦虚的说:

“能够为祖国做贡献,是我的荣幸。”

除此之外,杨敏德还特别喜欢别人叫她“龙女”。

至于原因,一是因为她的属相是龙,二是因为,她始终认定自己是龙的传人。

尽管杨敏德总是面带微笑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魄力和气势却从来不容人小觑,这也和她不断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精力有关。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很多企业都陷入到了困境当中,溢达集团也不例外。

杨敏德再次挑起大梁,与棉农签订订单合同,合同中承诺,溢达集团依旧会全部收购棉农们的棉花,价格也会随着每次收购的当时价格随时变动。

这样的方法一举两得,即保障了企业的利益,也排除了棉农卖不去棉花的担忧。

危机过后,杨敏德赢得了棉农的尊重和信任:

“杨老板是实在人,大家都觉得,只要能跟着她继续干,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前不久的“长绒棉危机”,铺天盖地的恶意诽谤一度让溢达集团的海外工厂接连关停,滞销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正当员工们惶惶不可终日时,杨敏德又站出来全员吃下了定心丸,保证了集团的基本盘不乱。

内部稳定后,杨敏德又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应对外部舆论危机上。

站在今天回看当日,溢达集团已经安然度过难关。

据杨敏德的女儿透露,母女俩当下的生活非常单调。

两代人如出一辙的事业心,让她们都把全部精力投在了工作中,对于生活反倒没有那么在意了。

女儿同自己一样始终将事业放在第一位,对此,杨敏德也乐见其成。

她把旗下的高端品牌「派」完全交给女儿打理,自己只在女儿有困惑的时候,出面解惑就可以了。

如今的杨敏德已经72岁了,但她依旧精神抖擞,气质绝佳。

或许有岁月流淌的痕迹,但那都是智慧的凝聚。

相比于父辈的努力,杨敏德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杨敏德眼中,做的还不够。

就如一次采访中,她笑着说道:

“当有一天,我见到已经去往天堂的家人,他们问我,你这一生干的最自豪的事是什么?
我一定会说,我收购棉花从来不打白条。”

用了28年的时间,杨敏德打造了一座市值百亿的“纺织王国”。

每一天,她都在不断加固这座王国的城墙,让它能够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在欧美国家发难之时,她依然能有底气地说出:

“不买就拉倒,我们怕个啥?”

这样的底气,来自于她对自己的自信,更来自于对她背后国家的自信。

创业数十载,杨敏德始终在不断地告诉大家:

不要给自己设限,要坚持梦想,不怕困难,终将迎来成功。

最好的家风,便如杨敏德继承的家族使命一样,实业兴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资料来源:

①南方人物周刊

②易简财经:71岁香港女富豪:不当豪门阔太去种棉花,李嘉诚都夸她牛!

本文作者:徐
责任编辑: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