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越风情 ·永嘉岩头·丽水街

文&图叶望庆

丽 水 街

丽水街,又名丽水长廊,位于永嘉岩头镇岩头村东缘的蓄水堤上。它依水而建,傍水而居,因水而兴。古街如同一串珍珠,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与自然的画卷之间。这里不仅是商业的聚集地,更是文化的沉淀所在,承载着古往今来无数故事和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永嘉楠溪江流域,岩头是唯一以综合水利设施来布局的古村落,始建于五代末年,为金氏聚居之地。古街,最早可追溯明嘉靖35年(1556年)间,金氏桂林公建设岩头村水利工程时筑成的一段作栏水坝的寨墙,堤上建有美丽的屋檐披盖,初衷却是让过往行人遮阳避雨的。 当时,地方宗族规定堤上不准筑屋经商。 然清代以来,堤坝终成了商贾云集、担盐客往来的热络之地,人间烟火在此渐浓。 纵然历经太平天国时期的火焚之难,古街却在近年得以重修,如凤凰涅槃,重现往日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入其境,丽水桥便是迎接我们的时空使者。 这座建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的三孔拱券式石板桥,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固如初。以其古朴美观的造型和48根条石(暗含地属“四十八都”)的巧妙构成,让人驻足。 桥上的条石排列整齐, 桥下溪水潺潺,桥上行人如织,古今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桥旁,一棵三百多年的古老樟树屹立不倒,枝叶茂盛,见证了丽水街的变迁。 站在桥上,望得见数百年历史的流转,听得见古人步履匆匆的回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行数步,接官亭端庄地迎接着每一个过客。 它自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起便屹立于此,见证无数荣耀归来的瞬间,亭内的对联“名师留奇迹,怪匠逗行人”,映射出岩头古村深厚的耕读文化。 旁边的苦槠树已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霜雨雪,像一位历尽沧桑的智者,默默讲述着这片土地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沿着鹅卵石铺就的路径,往北踏上这条古老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街道,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街上的每一块卵石,每一道廊檐,每一座店宅,似乎都在叙说着一个个过往的故事。 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古村落的规划严谨和谐,更凝聚了世代村民的智慧与匠心。 商店前卵石铺就的路,廊檐下美人靠的设计,无一不显示出古人对生活细节的考究与关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路径的蜿蜒,丽水湖与长堤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长堤春晓”。 沿着这幅如诗如画的画卷行走,仿佛置身于一首充满抒情笔触的田园诗篇之中。 老字号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传统手工艺品和地方特产琳琅满目,将古街装扮得生机勃勃。 网红品牌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赋予了古街新的生命力,也让这里独特的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漫步在丽水街,时光仿佛在这里缓缓流淌, 古街上不仅展示着昔日的风貌,更讲述着一段段历史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 宗 祠

东宗祠,亦称金氏宗祠,坐落于丽水街东侧中段城墙之外,坐南朝北,面朝村道与荷花塘,西傍秀丽的丽水街,东毗停车场。此祠始建于清代,历经风雨,几经修葺,终于在2002年按原貌重现于世,如今更成为楠溪江乡村水文化馆,它不仅是金氏宗族的祭祀圣地,更是历史的见证与文化的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东宗祠历经沧桑,见证了诸多重大事件。其中,最令人痛心疾首的,当属 1932 年那场惨烈的“岩头事件”。红十三军于 1930 年 5 月在永嘉县正式组建,直属中央军委领导,以附近山区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1931 年,红十三军一团团长雷高升率部在永(嘉)、仙(居)、青(田)边境持续斗争,国民党将其视为心腹之患。次年春,纠集两千兵力进行“清剿”,屡次受挫后,改“拔队进剿”为“利诱计取、佯予收编、相机解决”之法。经精心谋划,以新式装备与优渥给养为诱饵,诱骗红军下山。雷高升在处境极为艰难之际,打算借假受“招安”之法争取时间,获取武器补给,以伺时机再起,遂于 1932 年 5 月 23 日,带领 70 余人抵达岩头东宗祠堂。然而,国民党军却以“点验改编”“照相留念”之名,将红军干部与战士分隔,并用机枪扫射红军战士,致使 22 名战士当场牺牲,雷高升等 7 名骨干被捕后惨遭杀害。此事件被称为“东宗惨案”,这也标志着红十三军的解体,同时在东宗祠堂的历史上留下了沉痛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东宗祠的历史并非只有血与泪。它亦是“双溪县”民主政府成立的旧址。双溪县乃永嘉县曾经的县名,1949 年 5 月,永嘉县(现温州)全境解放,以瓯江为界南设温州市,江北县境置双溪县,县治为岩头镇,属温州专区。而东宗祠,便在这历史性的时刻,见证了双溪县的诞生。5月2日,各界人士代表在此齐聚一堂,正式宣告双溪县的成立,为这片土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承载厚重的历史,东宗祠的建筑风格亦独具特色。其构造精巧,装饰繁复,彰显古代匠人的卓越技艺。整体为木构四合院,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贯穿门厅、戏台、左右厢廊、正厅,呈现出一种古朴而庄重的美。祠堂长40米、宽26米,呈“口”字形,天井居中,两侧回廊环绕,与正厅相映成趣。戏台设计精巧,四柱支撑,出三踩,承天花枋藻井,挂帘挂柱一应俱全,歇山顶置吻兽,更显古朴典雅。左、右厢房与正厅亦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这座祠堂的独特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 水 湖

岩头古村,一座因水而名、因水而兴的村落。在这里,有一汪宁静而美丽的湖泊,宛如镶嵌在古村里的绿色宝石,名曰丽水湖。丽水湖北起献义门,南止于丽水桥,长达三百米,宽约二十一米。它西接苇塘,东为长堤,南端呈弧形,微微向西南弯曲,以它的沉静与清丽映照着历史的深邃和乡村的纯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微微向西南弯曲的长堤之上,我们仿佛能听到时光悠悠的水声,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故事。古人建村寨而挖湖,挖湖而引水。从元朝开始,当地百姓就通过水渠将山溪引入村庄,作为生产生活的水源。这一水利工程历经数代人的努力,终于在明朝嘉靖三十五年得以建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处融人文与自然为一体的杰作。水系布局精妙无比,上游在五鶒溪畔的双浚头建设引水水闸,村里开挖多处人工湖,清水源源不断通过网络状的明渠、暗渠与村东南的蓄水湖相连,并在靠近东祠堂处有一出水涵洞,出水灌溉村外千余亩农田,余水流入石亭湖经状月湖流入楠溪江,构架了一个“主渠双绕村,小渠穿巷过”的江南水乡。 这项被誉为“浙南都江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用最原始的工具和肩挑手扛的毅力创造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头古村,得名于水,因水而兴。 村落依托水利设施规划而建,丽水街、丽水湖之名,皆源自“利水”的谐音,古人对水的依赖与敬仰可见一斑。 这片湖水融饮用、灌溉、洗涤、养殖、消防、造景等功能于一体。 它不仅为古镇人家营造出了一个灵动秀美的家园,而且带来了千里沃野和万亩良田, 无论旱涝,人们都能在这里享受丰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秋月池、智水池、右军池、进宦湖、镇南湖等连成一片,湖岛山水相映成趣,峰峦塔影隐现其间,村屋古树水中画影,构成古代江南醉美的园林景观。 漫步湖畔,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水墨画中。 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倒影着文峰塔影。 湖心的小岛、远处的山峦、近旁的堤岸、漂移的小舟...湖堤之上,古树成荫,随风摇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望湖亭里,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温柔,聆听着湖水轻拍堤岸的声音,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宁静与安详。 这里的每一处景致,仿佛在诉说着古村的悠悠往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品味。 在这片被园林化的古镇里,每一次的转角都可能遇到一段历史,每一次的目光投向都可能触及一个故事。 丽水湖,不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一段流动的历史,一份承载着古人智慧与现代情感的文化传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街小巷

岩头古村,这个被岁月雕琢的古村落,除古色古香的丽水街外,还有静谧幽深的古街小巷可供游览。仁道门、大宗祠、贞节坊与进士牌楼,共同构成了古村的礼制中心,彰显着岩头的深厚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岩头村,其正门乃北门“仁道门”。门内,巍峨耸立在西侧的金氏大宗祠,与东侧的谢氏贞节牌坊交相辉映。南侧,进士牌楼矗立,气势磅礴,为楠溪江同类建筑中之翘楚。牌坊则为清嘉庆年间所建,历经沧桑,仍不失其庄重与典雅。东门“献义门”往西,一条横街贯穿全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街之南,花前街、桂花街、中央街、浚水街等依次排列,宛如一条条历史的脉络,诉说着古村的往昔岁月。这几条街是岩头村的大街,在它们之间有小巷,窄而且直,且都指向附近的屿山,被称为“箭”。这些“箭”不仅仅是普通的巷道,更是古村规划中的点睛之笔,它们与村落的整体布局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岩头村的独特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七座三进两院式的大宅院隐于高墙深巷之中,每座间隔精确至48.3米,而这些“箭”正是大宅间的夹道。每条街道约55米,恰好匹配了大宅的纵深,展现出先人规划之精妙。漫步在这些古街小巷上,金永朴主持建造的大宅第依旧庄严肃穆,占据着村庄大半面积。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民国时期的历史信息,成为研究民国历史的珍贵“活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横街从东往西,指引着我们经过天主教堂、二宅祠堂,直至红十三军政委金贯真烈士的故居。而中央街的尽头,便是我们下一站“水亭祠”。如今,这些古街小巷正积极进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据说涵盖了56栋民宅的改造提升、中央街与横街的修缮与美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阶段,因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并非易事。在全国范围内,此浪潮虽席卷各地,但结果迥异。一些项目成功地将历史遗产与现代生活完美融合,而另一些则因缺乏深思熟虑,不幸沦为模仿失真的案例,甚至不自觉地破坏了宝贵的文化遗迹。我们期待这里的改造能够深入挖掘古村的文化底蕴,让古老的建筑和街道焕发新生,为村民和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 亭 祠

水亭祠,又称琴山书院,位于岩头村中央街南端,是楠溪江流域规模最大的一座书院。这座建筑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由金氏八世祖金永朴创建。他以水亭作为金家子孙读书课业之用,因此得名水亭书院。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为了纪念他带领村民兴建水利工程、造福宗族的功绩,村民将此改为“水亭祠”。自此,这里便成为整个岩头古村的精神文化与家族礼教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亭祠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建筑,外墙东西长 65 米,南北宽 25.4 米,占地面积 2400 平方米,规模宏大。这座古老的建筑,虽经四百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祠门前的两只石狮子威武雄壮,守护着这座古老的书院,牠张着大口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提醒着人们不忘祖宗的功德和教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门入内,一一呈现在眼前的是:照壁、泮池、月台、仪门、秋月池、水亭、讲坛等。三进有水,条石铺砌,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思孝亭”里蕴含着的“哭竹生笋”的故事,让人不禁对孝道心生敬意。仪门联上的“弘扬孝道振宗风,重启诗门尊祖训”更是道出了水亭祠的家族礼教之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那坐落在秋月池中央的亭子。亭子与水相依,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致。站在亭中,可俯瞰整个书院,也可远眺周围的山水风光,真乃一处绝佳的观景之地。站在水亭里向南望,可以看到汤山上与之同时建造的文峰塔。塔影正巧照在水池里,形成了楠溪江村村追求的“文笔蘸墨”的风水格局。有楹联云:“绕栏银浪涌层霄,倒影苍茫映碧寥;烂醉不妨亭上卧,清光相伴到来朝”,恰如其分地描绘出了水亭的美妙,这般意境,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回到了那个书声琅琅的年代,感受着楠溪江耕读传承的美好。水亭祠,它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份传承。它不仅是永嘉学派的传承地,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的珍贵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峰 塔

文峰塔,又称金氏塔,屹立于汤山之巅。 原塔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它是岩头古代乡村园林中的瑰宝,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 作为丽水街景区十景之一,与周边的水亭祠、进宦湖、塔湖庙、文昌阁等历史建筑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岁月悠悠,风雨剥蚀,古塔曾一度坍塌,幸得后人悉心重建,2008年破土挥楸,次年便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人面前。 新建文峰塔共有七层,洁白的塔身与漆黑的瓦片相得益彰,木质结构的飞檐斗拱,层层叠叠,相互搭衬,匠心独运。 每层塔檐外悬挂的风铃。微风轻拂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在静谧的空气中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古老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层的外墙都设有神龛,供奉着佛像,神态各异,庄严肃穆。 从丽水街望去,文峰塔背后的芙蓉三冠岩若隐若现,山峦起伏,岩缝交错,山林青翠,古老的建筑与湖中的倒影相映成趣,宛若相框中的文峰塔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尤其是它与丽水湖相互映衬,塔影在湖水中显得格外婉约美丽,形成了令人心醉神迷的“塔湖印月”奇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文峰塔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尤其是在夜晚或月光下,塔身被彩灯装点得金碧辉煌,宛如仙境一般。 据说在银杏飘黄的秋天,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我们从水亭祠出来,在琴山书院南侧向东前行数十米后,便开始攀登。 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建有文峰塔的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这高高的平台上,岩头镇的全貌尽收眼底,楠溪江的河流如银练般蜿蜒流淌,楠溪江二桥横跨其上,芙蓉古村等周边村落的景致也一览无遗。 平台周边设有石凳,供人休憩,其后还有一条长廊,虽不长,却也能为人们遮风挡雨。 长廊边,重建文峰塔的碑子静静伫立,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下山右拐,只见水渠边的山麓上矗立着始建于清乾隆元年的文昌阁。这里曾是永嘉革命先驱金贯真建立“溪山第一图书馆”的地方,可惜在 1958 年毁于风灾,如今遗址尚存。不远处,镇南湖和进宦湖宛如两颗明珠,其间的长条半岛形陆地琴屿上,塔湖庙和戏台相映成趣。本想再深入其中细细品味,但领队的电话催促着集合,我们只能匆匆结束丽水街之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旅游 户外拓展 景区合作

广告推广 古道建设 航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