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杜伟菁,现在是常熟市人民法院的驻院调解员。退休前,我担任常熟市琴川街道绿源社区书记。退休后,为发挥余热,从2019年至今,我先后在常熟市调处中心、常熟市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担任专职调解。2023年1月至12月,我参与调解案件1359件,调解成功案件261件。

2023年12月底,法院立案窗口收到一份起诉某国企的起诉状。原告是一家建筑材料供应公司,被告某国企在2020年承建常熟的工程期间向原告采购了43万余元的建材,支付了40万元后,余款3万余元货款久拖不付,原告催讨无果诉至法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旦过后,窗口工作人员将案卷材料交到了我手上。阅卷后,我从原告起诉状的字里行间看出了急切和无奈,第一时间拨打原告提供的被告联系电话,可连续几天,该号码始终无人接听。我没有放弃,终于在接手案件的第四天拨通了被告的电话,但接听电话的人只是个项目上的工作人员,口头答复自己去核对一下账目随即挂断了电话。三天后,我再次拨打电话询问进展,该工作人员说自己去联系原告后再回复我。等了多日,迟迟没有接到被告的来电,我按耐不住又再次拨打被告电话竟然又不接了。看来仅凭这个号码想要化解纠纷有一定障碍,我想起来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查询被告公司的电话,终于联系到了该公司的负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负责人携带被告公司的相关手续来到法院,在我的组织之下,与原告签订了调解协议,双方约定农历腊月二十六前付款。签下调解协议书的那一刻,我看到原告老板一直紧锁的眉头微微有些舒展。春节放假前,我电话联系原告询问被告履行情况,原告老板感激地说:“谢谢杜阿姨,被告已经给我们公司付款了,这拖了三年多的事情,还是靠你给解决啦。”在多年的调解工作中,当事人的一声“谢谢你们”、一个满意的笑容、一句“就这样了结吧”,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肯定。

经过三年来的探索,我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调解方法和技巧,诸如:公心兼听、以情动人、换位思考、因人而异、部门联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力争提高调解效率。当看到外来民工成功讨回久拖无望的欠薪,看到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解开一个又一个难以消除的心结,看到一对对“夫妻仇”“婆媳仇”“父子仇”“朋友仇”的“冤家仇人”握手言和、重归于好……都倍感欣慰。我将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人民调解工作,继续为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娘舅”面面观

渡一段纷争,攒一份和谐。杜伟菁同志自2019年担任专职调解员以来,全身心投入一线调解工作,事事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司法调解岗位上争当示范引领的表率,用热心温暖每个当事人,用专业解开心头死结,用真情化解社会矛盾。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政府分忧,让百姓满意”的宗旨,为维护和提升常熟司法“老娘舅”的形象增光添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