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在人类中世纪历史上,1月6日有很多大事,英国的哈德罗二世在这天加冕,西班牙在这天彻底驱逐了伊比利亚半岛的摩尔人,实现了民族解放。还有中国:堪称中世界亚洲最完备科学的法典《大明律》,也在这天正式颁布,如上几条,各个影响深远。

但对于近代世界版图来说,影响力同样重大的,却是1547年1月6日这天:十七岁的俄罗斯大公伊凡·瓦西里耶维奇(下面简称伊凡)正式加冕为帝,区区“大公”的名号,这位少年气盛的领袖早已不满足,反而脑洞大开,给自己取了个新名号,当然这个名号,也不是他原创,相反是把罗马皇帝的头衔“凯撒”,简单粗暴转了个音,变成了一个近代史上无比出名的尊称:沙皇!

这位叫伊凡的少年帝王,就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加冕成君临天下的皇帝,还带着这么霸气的名号。要是不懂俄国史,可能还会以为这娃就是生的好。但当时的俄国臣民们,绝不会这么想。别看这位君主还年轻,但早已是一位臣民们噤若寒蝉的狠毒人物,正如他那流传欧洲史的狠毒称号:伊凡雷帝。

有多雷?那要稍微从头说:伊凡即位很早,三岁就继承了父亲瓦西里三世的王位,却赶上了十分糟烂的年头:父亲去世的早,下面还有几个如狼似虎的叔叔,全都眼睛喷火的冲来抢王位。可怜三岁小大公,就好似个案板上的弱肉。不过幸运的是,他身边总算还有个守护人:母亲叶琳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说虎父无犬子,放在伊凡身上,更是狠人无弱妈。这位叶琳娜女士,看上去十分娇弱,伊凡即位那天,她想着死去的丈夫,还当场抱着儿子哇哇哭。可擦干了眼泪,就是个女中豪杰,面对那些手握重兵的小叔子们,真是不慌不忙,突然一个发力,立刻秋风扫落叶般全拿下,当着伊凡的面,相继把这几个实在亲戚干脆利落斩掉,总算稳住局面。

此情此景,也在伊凡幼小的心灵里,深深扎根下一个强大信念:要坐稳位置,就必须狠!

就这样,在母亲手把手教导下,伊凡开始了执政之路,当然那些年里,国家大事都是母亲一把抓,他只有一边干看的份儿。但学习却不放松,在母亲的督促下,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博览了各类书籍,本事才干一天天长。风雨飘摇的俄罗斯公国,也在母亲的治理下蒸蒸日上。但是,到他八岁那年,母亲叶琳娜过世了。

母亲的过世,是伊凡童年时代,又一次沉痛打击,并且立刻屋漏偏逢连阴雨,欺负他年岁小,原先几家一直在母亲面前装孙子的贵族立刻撒欢,宫廷里连着发生几场政变,杀得血雨腥风。八岁小男孩伊凡,就像三国里的汉献帝一样,被几家贵族争来抢去,抢来就做傀儡。直到五年之后,伊凡的舅父及时出手,终于帮伊凡夺回权力,把几家贵族统统杀掉。

这是长期受母亲严格教育的伊凡,第一次亲手下令杀人,手上沾满了叛乱者鲜血后,他的心情也突然开朗:原来,我也可以这么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以后,伊凡迅速成熟了,开始用灵活手腕,稳住国内局面,王位越坐越稳,等着如愿加冕沙皇后,更是出手就来狠招:对各路大贵族采取高压政策,甚至给他立下大功的舅父,也把他几次重手恶治,就为树立自己独家专权的地位。不出几年,终于在俄罗斯呼风唤雨了。

舒了一口气的伊凡,也开始向外露出獠牙:既然都是沙皇了,在国内窝里横多没出息。是暴君就要出去横。俄罗斯,这个昔日从蒙古铁蹄下艰难挣扎粗来的小公国,此时实力暴涨,在伊凡率领下,嗷嗷叫就要出去吞疆并土。

谁知刚一张嘴,就给崩掉满口牙,先瞄准了伏尔加河上的喀山汗国,没想到这也是个硬茬子,作为蒙古金帐汗国分出来的一支,继承了昔日蒙古人骁勇善战的精神,骑射十分强,还擅长用火绳枪,铸城技术也强大。和俄军打了几把,硬没让伊凡占到便宜。

这下伊凡暴怒了,他用了最狠一招:御驾亲征。1552年,二十二岁的伊凡,带上俄国压箱底的军队来了:十五万大军,一百五十门大炮,不惜血本造了大批战车攻城塔,把喀山城围的水泄不通。死拼狠打三个月,把喀山的水源断绝,每天不间断炮轰,最终将喀山城拿下,所有的喀山百姓,全数被屠戮消灭。以最凶残的方式,伊凡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这次突破后,俄罗斯的势力,越过了乌拉尔山,扩张从此加速度,先后打败了阿斯特兰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领土滚雪球般扩大,当然也碰上过硬茬子,信心爆棚的伊凡,1558年又发动立窝尼亚战争,意图向西欧扩张,却惹上了强悍的波兰和立陶宛,被这两个当时欧洲强国揍得落花流水。

就在四处发动战争的同时,伊凡也对内加强镇压,特别是采取特辖地区制,把全国土地分为沙皇特辖区域和普通区域,一下废掉贵族特权,建立自家独裁,还多次掀起血雨腥风大案,曾经在七年间,连续处死四千多贵族,终于建起了强大独裁统治。由于手段强硬,他也被称为血腥的伊凡。

但实事求是说,正是从这位伊凡大帝开始,昔日小国俄罗斯,开始了崛起道路,终于成为近代史上恐怖的战斗民族。而放伊凡本人身上,他的恐怖,却也恐怖过头,一生暴虐的他,晚年更严重精神分裂,一次发起飙,竟把自己的皇位继承人伊凡太子活活打死,上演欧洲中世纪最荒唐雷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