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月,。如今5个月过去了,日前工信部再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推进“信号升格”专项行动,通过通信网络和基站建设优化,实现移动网络4G、5G信号显著增强,网络深度覆盖,支撑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信号升格”

加强重点场所网络深度覆盖

专项行动提出,面向政务中心、文旅、医疗机构、高等学校、交通枢纽等11个重点场景加强网络覆盖。移动网络平均下载速率不低于220兆,平均上传速率不低于45兆。网络卡顿、时延等主要指标全面优化,移动网络达标速率占比不低于95%,5G流量占比显著提高。到2025年底,超过3万公里铁路和50万公里公路、200条地铁线路实现移动网络连续覆盖。

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无线技术部主任 秦岩:到2025年底,要完成超过12万个重点场所的深度覆盖。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实施了为期三年的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5G基站三年增加近4倍,5G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从11%跃升至一半以上。

“信号升格”

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信号升格”启动以来,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赋能作用,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

今年“五一”,成都宽窄巷子单日游客接待量超过10万人。为了应对激增的人流,电信运营商在客流最集中的宽窄巷子地铁站,对无线网络进行了升级扩容。

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工作人员 赵鑫:我们现在的5G网络容量大概提升了2.5倍,本次升级我们采用了轻量化的方案,没有增加过多的设备,也没有对网络整个架构做较大的改动。 后续我们会在更多的区域采用相同的方案,为用户带来更好的网络体验。

据了解,这次网络优化升级后,网络速率提升了3倍,单个基站覆盖面积和服务用户人数也大幅提升。除了宽窄巷子片区外,成都东站、熊猫基地、春熙路、太古里等游客密集区域也进行了相应的扩容升级。

江西德安这家纺织生产企业正在加班生产一批海外订单产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借助信号升格改造升级了智能数字化车间,工人只要将生产所需的配料数据输入到系统内,不同类型的产品就能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提高了20%以上,生产能耗成本下降10%。

德安县华远针织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薛忠福:我们在“五一”期间计划生产300多万米的纺织品,原来生产这批订单需要300多人来加班,现在有了5G+智能化工厂以后,我们只需要几个操作员就可以完成。

在深圳,“信号升格”为急救物资配送“加速度”。一架搭载着急救用血液的无人机从深圳市血液中心出发,只用了15分钟就抵达南山区的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与以往车载运输相比效率提高80%。目前,依托5G低空网络的支持,深圳已经开通了12条这样的血液运输航线,跨城区低空运输最快9分钟就能送达。

今年以来,深圳电信针对低空运输航路,新建508个5G基站,通过技术手段解决5G网络在低空领域信号覆盖弱、隔离抗干扰困难等问题。

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云中台副总经理 林乃峰:目前深圳电信仍在开展基站建设工作,预计年底前完成基站新增建设1500余个,同步开展针对低空的5G通感一体技术攻关与应用试点工作,实现深圳低空运输航路5G信号全覆盖。

“信号升格”上高原

5G飞入可可西里无人区

目前,我国5G网络覆盖从“市市通”到“县县通”并持续向乡镇、行政村延伸。随着“信号升格”行动展开,在青藏高原的无人区里也有了5G信号。

从格尔木驱车近300公里,穿越大片山地和茫茫戈壁,经过11个小时的颠簸。记者来到了位于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

总台央视记者 孙蓟潍:我现在是在海拔4800米的可可西里卓乃湖保护站,这个保护站有着整个可可西里无人区唯一的一座通信基站,现在这个通信基站已经能够提供5G+4K的信号传输服务。

卓乃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集中迁徙产仔的主要区域,有“藏羚羊大产房”之称,是保护藏羚羊的重要观测点。记者到达保护站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保护站副站长才索加跟巡山队员开完会后,跟孩子进行了视频通话。

可可西里管理处卓乃湖保护站副站长 才索加:以前咱们巡山也好,驻站也好,从109国道一出去就没有信号了,现在有了这个网络以后,感觉家人就在我的身边一样。

才索加告诉记者,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以前只有保护区南部察日错湖周边5个村落以及109国道沿线有通信信号覆盖,其他区域都没有网络。

每年五月到七月,藏羚羊会集中迁徙到卓乃湖产仔。

保护站巡山队员在这期间要加强对藏羚羊种群的跟踪观测和监护。 随着保护站开通5G信号,实现高清视频回传,远在西宁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人员也能通过大屏幕远程观看卓乃湖的情况了,改变了以往单纯依赖人工巡逻的工作模式,减轻了巡山队员的工作负担。

目前,卓乃湖保护站周边7公里的区域已经接入5G网络,上网传输速率最高可以达到800兆。

“信号升格”

助力打造5G智能盐湖

“信号升格”不仅让可可西里无人区有了5G信号,也加速推动了青藏高原上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总台央视记者 孙蓟潍:我现在是在亚洲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这里曾经是一片无人区,随着信号升格行动的展开,这里已经覆盖了5G网络。

在盐湖采矿区,记者看到通信施工人员正在对盐湖边的基站进行升级改造。

青海移动格尔木分公司5G盐湖实验室经理 赵承明:通过我们加装的设备实现了整个湖区网络的5G无缝覆盖。同时,我们为湖区的18、19两条采盐船实现技术网络的保障,这个应该是整个青海盐湖第一次采用5G技术实现赋能国产化重大设备的一个实验性的应用。

赵承明所说的18、19号两条采盐船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钾肥公司正在试验推广的5G无人采盐船。记者在盐湖中心码头的采盐船远程控制室看到,操作人员借助5G网络使用红外线远程维护功能对采盐船的核心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热成像监测。这两条采盐船已经实现无人值守,按规定航线自动采收供矿。

青海盐湖工业公司钾肥生产一车间设备主任 李生斌:主要还是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测,岗位人员只是最基本的监测和简单维护、清洁。

目前,察尔汗盐湖采矿区110平方公里已经实现了5G全覆盖。5G传输速率已达到远程工业级控制要求条件。未来将利用5G网络逐步全面推广无人驾驶、无人监测智能化管理,打造智能数字化盐湖生产系统。

来源:央视新闻

记者:孙蓟潍、郝毅杰、何俊儒、陈凯、赵学锋、柳成、仁增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