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辈子医生,死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

他们一个是云南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一个是云南妇产科专家。结婚数十年,一直奋斗在医学前线,死前唯一的遗愿便是做“无语良师”。

14年后,这对逝世的医学伉俪,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母校昆明医科大学“相遇”,并留下一张特殊的“夫妻合影”,感动无数国人!

那么,他们究竟是谁?身上又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捐献遗体

2000年,78岁的李秉权教授,看着每况愈下的身体,做出了一个决定——捐献遗体

事实上,这个决定并不是临时起意的,他早就有了这个打算,且是他一生的心愿。

为医学事业鞠躬尽瘁了一辈子的李秉权,深知长期以来,能供教学和研究的遗体十分稀少。

就拿昆明医学院,也就是如今的昆明医科大学来说,当时一具遗体,要供35个左右的学生一起解剖使用。

而按照教学要求,应该是2到3人用一具遗体。

现有的遗体数量,与需求量相差甚远,连学生的教学活动都无法满足,更别说满足科研工作了。

对于这种情况,李秉权十分忧虑,并更加坚定了去世后捐献遗体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年事渐高,他认为申请捐献的工作已是刻不容缓。于是,他向家人坦露了这个埋藏心底多年的想法。

“我当了一辈子医生,死后这身皮囊也要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并且李秉权还提出,遗体供学生解剖后,再做成骨骼标本,供教学使用。

世人去世,一般都讲究“入土为安”。

可如果按照李秉权教授的要求来,不仅要经历反复的解剖,更是要经历剔肉、腐蚀、脱脂、漂白、晒干的标本制作过程。

于他的家人而言,这一道道程序,无不是在折磨和撕裂他们的内心。

所以,毫无心理准备的子女们,在听闻这个想法后,一开始都难以接受。但李秉权的妻子胡素秋却表示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因为她想了却丈夫的心愿,还因为同是医学工作者的她,很清楚捐献遗体对医学教育、乃至科研都有重大贡献。

在两位老人的坚持下,最终子女们也改变了主意,表示支持父母的决定。

2005年3月8日,李秉权和妻子一起填写了无偿捐献遗体的申请表,并领到了由昆明医科大学颁发的“荣誉证书”。

彼时,躺在病榻上的李老,完成这些后,终于放心了,“总算是了却了我的心愿。”

追随爱人

21天后,他因病离开了人世。

儿女们则遵从他的遗愿,捐献了其遗体,他也成为云南省第一位捐献遗体的医学教授。

由于李老生前患过脑梗塞、高血压血管硬化,所以,可供做病理解剖,他体内的病灶也被制成了病理标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骨骼也制成了标本,置于昆明医科大学的生命科学馆。从此,玻璃罩下的台座成为了他新的“讲台”。

那时,83岁的胡素秋,虽然很坚强地说着:“我支持他,死后我也要捐献遗体。”但她内心却悲痛欲绝。

正如后来她在传记中描述的,“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让我痛不欲生,归家后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渐渐地,她开始振作起来,“作为未亡的人,应该按照丈夫的嘱托,要好好活着。”

但家中的陈列,书房的摆设,她始终保持着和之前一样。因为这样就好像他并未真正离开过。

当时,已是耄耋之年的胡素秋,仍然坚持到门诊工作。直到2007年,她才依依不舍地从那个热爱一生的工作岗位退休。

2008年3月,自认时日不多的她,写下了一封遗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面写道,去世后,遗体进行捐献,眼角膜、皮、肝、肾等一切可以移植的器官,均可供给需要的病人。等解剖后,骨骼也制成标本。

2015年12月,93岁高龄的胡素秋老人安详离世。

在临终前,她不断向女儿提起自己的遗愿,“把遗体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

因为她想重回自己热爱的岗位,更想在那里,和爱人做到真正的生死不离。这足以见得两人感情的深厚。

而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引人惊叹!因为两人一个是寒门医生,一个是名门千金。

医学伉俪

1922年,李秉权出生在云南腾冲的一个贫苦家庭。年幼之时,父母就因病去世,家里只剩下哥嫂与其相依为命。

幼时的经历,加之后来日本侵略者带来的灾难,让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救祖国同胞于危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毕业后,他如愿考上了云南大学医学院,它正是昆明医科大学的前身。

在这里,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遇到了可以相守一生的人,那就是胡素秋。

两人虽是同年出生,也都是医学生,但家庭条件和身份背景却悬殊甚大。

胡素秋是将门之后,她父亲是曾参加过护国运动、代理过云南省政府主席的胡瑛。

正所谓一家养女,百家求。胡素秋出身名门,相貌身材又好,还有文化,自然不乏上门求亲者。

并且这些人,都是非富即贵。

但向来思想独立的胡素秋,偏偏不想自己的终身大事,交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相不中那群养尊处优的富家子弟。

唯独李秉权,她甚是钟意。究其原因,就像她在传记中提到的,“他贫贱不移,且自强不息,并且对我一往情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是极好的。

不然,也不会写下另一段话,“李秉权与我相识62年,结婚56年,历经坎坷,相依为命。回顾此生,无怨无悔。”

虽然两人出身不同,但好在志向相投、灵魂契合,所以,门第之差也不算是什么。

1948年,获得学士学位,并参加工作的李秉权,花费一个多月的工资,为胡素秋买了一支派克钢笔。

这支钢笔,不仅是定情信物,也是胡素秋珍藏半个多世纪的宝贝。

1949年12月底,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夫妻二人都进入到了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一个在外科,一个在妇产科,虽然领域不同,但都在为中国的医学添砖加瓦。

1953年,李秉权由外科转到了神经外科,成为新中国首批培养的神经外科医师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他又和医学同仁在昆明医学院附属医院创立了云南第一个脑系外科,弥补了该省神经外科的短板。

因此,他一直被认为是云南神经外科的创始人。而在他手上,诞生了诸多“首次”案例。

比如,1966年,他在云南首次进行了“大脑半球实质切除术”,为一位患有癫痫的男孩,成功切除了右大脑半球。

并且之后,还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一例双头畸形人的切除手术。

1979年,在对越反击战期间,为抢救颅脑重伤的士兵,李秉权创新治疗方法,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经过他的救治,52名伤兵,活下来了51人。这治愈率,在当时真是无可比拟的。也正是如此,他被授予了一等功。

而李秉权对医学的贡献远远不止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凭借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曾写下了很多医学著作。例如《临床实用神经系统解剖学》以及《脑肿胀》等等。

与丈夫相比,胡素秋在妇产科领域也是大放异彩。

她始终坚守在医生岗位上,是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妇产科台柱子”。中国首部《妇女更年期卫生》也是她编写的。

不仅如此,她还培养了数不胜数的年轻医生,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和李秉权,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医学伉俪”。

再次“重逢”

他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了医学事业中。

在子女眼中,医学更像是父母的孩子,和之相比,这个“生命”得到了太多偏爱,以至于他们一家五口连吃年夜饭都凑不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大儿子李向新回忆,很少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在家中吃饭,就算是凑在一起了,父母聊的也是医院里的各种事情。

不仅无暇照顾子女,他们虽在一个单位,却时常都难以照顾彼此。

有一次,胡素秋因病接受了一场手术,谁料期间发生了大出血休克,情况十分危机。

但恰逢这个时候,李秉权这边也有病人要抢救,所以,他没能出现在妻子身边。

对此,胡素秋没有任何怨言,她明白医生的忙碌,也清楚平衡家庭和事业,不是单靠个人的努力,而是家人的齐心协力。

这也是两人为何能够执手数十载的原因之一。

2019年,9月25日,昆明医科大学举行了李秉权和胡素秋骨骼标本捐献的接收仪式。

在李秉权逝世14年之后,这对医学伉俪,也终于以这样特殊的方式再次“重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依旧并肩站在一起,真正做到了生死相依,让人泪目。

这是一场特殊的重逢,也是他们故事的延续……

结语

从踏足医学领域,李秉权教授和妻子便再从未离开过,甚至去世,他们也想为热爱的事业尽最后一份力,令人敬佩。

生命虽逝,但精神永存,灵魂不朽,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