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是我国常见的食用鱼,民间也会把它俗称为福寿鱼、非洲鲫鱼,它们的肉质吃起来很有嚼劲,味道鲜美,并且鱼刺少,虽然它们是外来物种,但它们在国内的饭店还是很受欢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罗非鱼主要是入侵了我国的沿海地区,但近日在澜沧江也看到了它们的身影,有位钓友在澜沧江直播垂钓时,发现水里的鱼情好到离谱,整个垂钓过程一直都是连竿的状态,正当直播间网友纷纷感叹之时,一条巨型罗非鱼被拉出水面,看上去估计有半米左右,钓友还说这种巨型罗非鱼并不是稀有的,当地有很多罗非鱼都是这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对罗非鱼进行细分的话,那它们的种类能达到六百多种,作为喜欢生存在温暖环境中的鱼,它们的原产地在非洲和中东地区,为什么它们会突然出现在我国的澜沧江呢?它们到底是什么时间入侵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澜沧江罗非鱼的来源,可以从2006年讲起,那时的云南为了发展渔业经济,大力扶持了罗非鱼养殖产业,而澜沧江的西双版纳河段的水质也相当好,那里海拔低、水温高,水域开阔,很适合养罗非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最初引入罗非鱼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从那以后,我国养殖罗非鱼的产量就越来越高,直到在90年代时,我国罗非鱼的养殖产量就成了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罗非鱼养殖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60年代开始,我国的罗非鱼产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从60年代到70年代,那时养殖的罗非鱼全是莫桑比克罗非鱼,品种十分单一,第二个时间是70年代到80年代,那时的品种就变成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福寿鱼,这三个品种共同撑起了当时的罗非鱼市场,从80年代到现在,品种又变成了单一的尼罗罗非鱼,不过,尼罗罗非鱼的杂交品种也开始兴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在澜沧江里出现的罗非鱼,估计都是尼罗罗非鱼,并且,那些入侵到自然水域里的罗非鱼估计都来自于养殖场,除了澜沧江,我国的长江、珠江、南方沿海城市都是罗非鱼入侵的重灾区,罗非鱼已经在这些地区建立了自然种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它们一般生活在中下层水域,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去挑选捕食对象,有时候会吃像轮虫这样生活在水里的虫子,有时也会吃1、2厘米的小鱼,广泛的食性也帮助了它们在野外更好的发展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热带鱼的罗非鱼想入侵北方还是很难的,但南方地区已经被罗非鱼严重入侵了,它们没什么耐低温的能力,但耐高温的能力相当强,比如尼罗罗非鱼,它们在40度左右的水里也照样能活下去,不过温度降到5度就会死,尽管如此,它们的杂交品种不太一样,比如奥尼罗非鱼,当温度降到3度才会死,这说明杂交之后罗非鱼开始变得越来越能适应低温环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非鱼在南方地区可以说是什么都不愁,再加上它们长得快、发育周期短,一旦扩散到自然水域中,那肯定会建立起种群。它们虽然好吃,但入侵到自然水域中并不是什么好事,它们的泛滥会影响到我国本土鱼的发展,让本土鱼的生存空间、食物资源大大减少,因此,对于罗非鱼的入侵还是要保持警惕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澜沧江中的罗非鱼一定要重视起来,有关部门应当高度关注罗非鱼的发展动态,对于它们的繁殖一定要进行控制,不然等真的失控了,那澜沧江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彻底崩溃。